楊立敏
班主任工作需要具備一種事無巨細的精神,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更要關注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做學生心靈的守護者。因而,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要像一個稻草人,守護他們心靈的麥田,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成為學生心靈的守護者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做參考。
首先,要守信重諾,做學生的知心人。人與人之間,信任是發展關系的前提,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也是如此,學生只有信任我們,才能打開心扉,向我們講述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者是困惑。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多元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前所未有的緊張,學生面對這個世界也會產生出更多的自我保護意識——把自己層層包裹,對誰也不愿意敞開心扉。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要做到守信重諾,言必行,行必果,讓學生知道我們是值得相信的人。
其次,將為了學生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班主任工作說來簡單,但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一個難以量化的工作。因此,要做學生心靈的守護者,一定要將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工作方向的正確性。具體說來,個人的工作方法、能力可能會有不同,但只要擁有對學生的愛,就可以成長為學生心靈的守護者。
第三,要關注細節,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現代社會,心理疾病成為了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頑疾。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也發現,受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心理疾病也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關注到學生的每一個行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我們也要關注到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發展、基本品質的構建等,做他們的心靈守護者,解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小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第四,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不同的生命個體之間,往往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尤其對于這么小的學生而言,更不可能千人一面,他們之間往往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同。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要尊重這種個性差異,甚至鼓勵這種個性差異的存在,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來選擇工作方法,讓學生樂于接受,將他們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教育工作的成果是具有滯后性的,我們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個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可能要過很久甚至幾十年才能顯現出來,那么,就讓我們憑著一顆真心,守護學生善良的心靈,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綠燈,平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