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
鋼筆字書寫,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它是鞏固識字的手段之一。為此,我進行了《培養自主探究書寫鋼筆字技巧教學模式》的研究。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努力恰當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書寫鋼筆字能力,讓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習能力在寫字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從而切實地為學生的終生學習發展奠定基礎。要想達到此目的,良好的教學方法極為重要。
一、三姿奠基礎,好習慣促發展
正確的寫字姿勢與規范的運筆方法,是提高學生寫字能力的基本保證。練字初期,如果不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而一味追求字寫得漂亮,那是舍本逐末之舉。正確的寫字姿勢應是:坐著寫字,上身要端正,兩腳自然地平踏地面,右手執筆,左臂橫案,雙目注視筆尖。具體要求是:頭正、肩平、身正、臂開、足安。
二、以“趣”激活,學生樂于書寫
1.鑒賞中陶冶情感
中國書法是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鋼筆寫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科學地根據學生的年齡,向他們展示難度不同的書寫作品,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漢字的優雅美妙,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那份熱愛之情。
2.活動中激發欲望
教師要及時抓住時機,開展各種各樣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寫字比賽,展示優秀作品和進步作品,充分體現寫字教育的趣味性。用活動吸引學生,把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激發出來,逐步產生“我也要寫”“我要與他比比”的欲望。此時,鋼筆字寫字教學就有了實效性,讓學生在成就感中慢慢享受、領略寫字的妙處。
3.情境中激發興趣
讓學生把“鋼筆”當成自己的小士兵,只要你認真訓練它,定會聽從你的命令。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使學生產生主動探索了解鋼筆這種書寫工具的欲望,為寫好鋼筆字打下基礎。
三、授“法”激活,學生善于參與
教育家埃德加·富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可見,教授學生方法比教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
1.課上我用夸張的筆畫手法,讓學生體驗筆畫的特點。比如:“豎”筆畫中“懸針豎”和“垂露豎”,究其“為什么像針、像露珠”的根源,最終達到怎樣運筆寫好每一筆的目的。
2.課下引導學生學習臨摹鋼筆楷書字帖,鼓勵學生只要認真、仔細品味每個字的每一筆,那么你的字就會變得有生命起來。
3.臨摹后寫臨貼感受,把臨中所悟所思及時記錄。這樣學生親歷并體驗探究過程,在深入實踐與思考中獲得感悟與深入理解,感受了學習的認識過程。教師利用此與學生溝通,進一步了解學生寫字心理,適時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主探究學習的信心。
四、“愛”的撫摸,激發書寫欲望
教師要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如筆畫不規范、學生不會運筆等問題。教師光說教,學生的書寫不會改觀。教師可抓住學生信任、喜歡教師這一特點,握住學生的小手,手把手教,并用和藹的語言鼓勵學生。由此,學生感到教師對他的愛,更加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書寫鋼筆字的欲望。
五、以“典范”作用,達到教而不教的目的
教師的身教利于言教。作為一名教師,尤其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自身的語文素養要高,更重要的是要寫一手好字。因為小學生的模仿力極強,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嚴格規范自己的板書,這樣才能起到教而不教的效果。
六、合作中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來有所發現。在新授后,學生在自己練習中、思維受阻時(寫不好),組織學生討論,給予他們提供獨立探究的機會、討論的機會。(學生寫后,同桌小組內互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七、適時表揚,樹立學習自信
“喜歡表揚”是小學生的重要心理特點,是鼓勵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學生成功,使其不斷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喜悅,從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教師要隨時注意心理效應,更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如,盡管字整體看得很亂,但只要一個筆畫有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這樣會有效地支撐學生奮發向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
八、具體模式
1.訓練模式
學習興趣 三姿正確 書寫技巧
名家書法鑒賞 坐姿 執筆 書本 反復
童趣語言講解 觀察比較 臨摹字帖 臨后反思 脫貼書寫字有體
2.教學模式
培養興趣 三姿培養 技巧教學
(1)材料選擇 (1)講解“三姿“重要性 (1)有效示范
(2)情境訓練 (2)舉事例、講道理 (2)夸張筆畫,對比教學
(3)成績再現 (3)比賽中促行為發展 (3)臨摹字帖
(4)活動樹信 (4)適時表揚
綜上所述,小學的鋼筆字書寫教學,教師應該摒棄那種“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傳統的機械練習的陋規,而替之以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寫字教學既新又活,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最終達到教育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