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今生注定與講臺為伴。千萬次,在心底問:語文究竟是什么?我能為我的學生奉獻上什么?踏上漫漫追尋路,驀然回首,才發現語還是語,文還是文。把握住了語文教育的本,才能彰顯課文課堂的魂。語文課應該憑借經典的語言、豐富的人文、深邃的哲思、濃烈的情感,鮮活的形象,帶給學生快樂的享受,靈魂的升華,信念的堅定,理想的憧憬。是浪漫,是詩意,是激情,是真實,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如沐春風,如飲甘醇,如食美珍,傾聽每個生命個體拔節的
聲音。
一、語言與精神和諧共生
語文本是有情物,字字句句總關情。一篇篇或文質兼美,或激情豪邁,或意蘊深沉,或哲思橫生的課文,一句句凝聚著作者靈感、激情與思想的文字,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扇文學殿堂的大門,打開了一個個廣闊而深邃的人類精神世界,并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學生的情感,影響著學生的感受與思考,并最終積淀為學生積極的人生價值觀。語文教師就通過承載著語文使命的課堂,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去體會真情實感,通過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的語言,讓學生領略一道道讓人流連忘返的絢爛風景,享受一場場散發著濃郁芳香的精神盛宴,經歷一次次激蕩內心情感的教育體驗,與課本和諧共生,與作者交流對話,讓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臺、真情流露的天地、深情表白的地方。
二、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語文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語文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整體,處處蘊含著矛盾。生成與預設之間的平衡與突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精彩的生成離不開之前的精心預設,精心的預設無法全部預知精彩的生成。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課堂上,教師時刻關注的是學生的感情——用孩子的眼光、用孩子的視角思考課堂;關注學生的語言,讓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關注學生的興趣——輕松快樂、無拘無束地走進課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答疑解惑,點撥引導。正視“陰錯陽差”,重視“節外生枝”,珍視“靈光一閃”,讓課堂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意濃濃,笑聲陣陣,生機勃勃,動靜有致,張弛有度,趣實結合,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是師生自由的精神殿堂。
三、師生生命深刻共鳴
語文課是師生共同經歷、享受生命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課堂。師生將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在這里,每一個人的生命權都得到最大化的豐盈與發展,張揚個性,釋放心靈,激發生命活力。在促進生命成長的課堂上,處處彰顯的是教師先進的、開放的教育理念,民主而機智的教學智慧,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拋卻急功近利的欲望思想,掙脫應試教育的羈絆束縛,潛沉下心來,回歸到教育的本真狀態——人的樸素而快樂的狀態——沒有功名利祿所帶來的扭曲,只有順乎自然的發展。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碰撞、爭論、幽默,思接千載、浮想聯翩。每個人都能潛心閱讀,享受閱讀的快樂;真心寫作,體驗表達的喜悅;走出教室,感受生活的美好。課堂上,教師表現出的不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凄苦與無奈,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矢志不渝,更是心靈與心靈的相通相融,是智慧與情感的交流碰撞,是思想與靈魂的共生共鳴。
在我一生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曾反反復復地問自己:我能給學生留下什么值得回憶的東西?我能給自己留下多少值得回憶的瞬間?路漫漫求索之,那就是有沒有一節課會永遠根植于學生的心靈世界,讓學生在人生路上偶然會想起我?那就是有沒有一節課會永遠徘徊在自己的腦海中,讓自己鐘愛得意并一生銘記?我想:這便是我不變的信念與永恒的追求!而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博的仁愛之心、深厚的專業學識,才能成就教育的神話,才能讓學生記一輩子,跟他們有一個生命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