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中
“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師不僅要考慮如何教好,更應考慮如何幫學生學好。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核心任務,優化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成動腦、動口、動手的好習慣,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讓課堂散發其應有的魅力。
一、精心備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是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教師鉆研教材越透徹,備課越認真,課堂教學設計越全面,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課堂效率才會越高。
1.加強備課
教師在每次學習新課之前必須對這節課需完成的知識目標十分清楚,根據目標確定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備課的時候更應考慮如何進行教學才能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用什么辦法解決教學的
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可能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知識等。做到有的放矢,運用自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小組備課、集體備課是不錯的選擇。
2.了解學生
在備課環節上,教師要對學情有充分的了解。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等。在備課時心中始終裝著學生,除備常規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善于分析學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練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與探討,促進其主動發展。這樣做才會使時間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甚至產生大于課堂四十分鐘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課堂結構,營造和諧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這是保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堂是一個情感場,學生會帶著各種各樣的感情上每一節課。良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我認為,課堂教學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識的教學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學習了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力的訓練是否“務實、得法、有效”。課堂上師生積極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點燃求知的火花,所以,和諧的情感氛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三、抓好課堂教學環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口算
每節課不少于2分鐘,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情境
為教學服務,注重實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深入
思考。
3.自學
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重點做好小組建設工作。
4.展示
不單單是學生對知識的展示,更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掌握最優方法和策略。
5.反饋
要設計(使用)不同層次的習題,重視基礎,穩步提升。
四、加強目標教學,引進競爭機制
在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每節課教師要確立明確的目標,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限定適時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并進行檢查,增強學生學習的緊迫感。其次,教師要善于引進競爭機制,在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中,可采用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爭第一比賽、爭速度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緊張愉快的氣氛中,高效率地完成任務。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導作用,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要有明確的目標,因材施教,又要有靈活的方法,收效顯著的教學措施,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