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仙 張宇紅
建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建構玩具和建構材料進行的一種創造性造型活動,在游戲中,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還可以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及細心、耐心、恒心等優良的個性品質。
如今,在我班的建構活動中,幼兒的操作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構思、去構造,沒有主題,建構較為隨意,缺乏計劃性,沒有完整大型的作品呈現,幼兒的建構發展較為遲緩,而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在建構游戲中,應該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任意搭建,還能夠進行有主題內容的搭建活動。那么,如何讓我們大班的建構游戲“活”起來,提高幼兒的建構水平呢?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借助“我的家鄉”這個主題建構,嘗試以多種互動方式來推進幼兒的建構游戲
發展。
一、與環境互動,激發幼兒建構興趣
1.與周圍生活環境互動
朱家角是個美麗的古鎮,在開展“我們的城市”這一主題活動時,我們決定帶領幼兒領略家鄉的美景,從情感入手,激發幼兒主題建構的興趣。以景物入手,讓幼兒直觀感受古鎮建筑的特點,場景布局,為后續的實踐操作添磚鋪瓦。
2.與班級環境互動
(1)主題墻面呈現家鄉風貌為建構主題鋪路
在幼兒參觀回園后,我創設了我的家鄉的主題墻面,將幼兒參觀時的照片,幼兒繪畫的老房子、新房子的作品表現在墻面上。幼兒在“看看說說”中對家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建構家鄉的規劃有了初步認識。
(2)建構步驟圖為幼兒搭建建構平臺
當有了實地體驗以及主題墻面的刺激后,幼兒對建構家鄉的興趣越來越濃,建構游戲中有時能聽到他們的討論:這個積木搭老房子時怎么翹角呀?房子上的窗戶要怎么開呢?幼兒有了建構的意愿,可是對建構物體時的具體操作該怎樣還不清楚,于是建構區中,我投放了一些關于老房子、小車搭建的步驟圖。幼兒在觀察探索中,嘗試建構,大膽地表達表現自己的理解。
(3)建構設計規劃使建構目的更明確
①平面規劃——書面設計圖
建構游戲中,和幼兒共同進行建構計劃的商討,不但可以開拓幼兒的建構思路,同時讓教師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還可以使幼兒的后續活動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在幼兒對家鄉興趣逐漸濃厚時,我提出在建構區中設計一個“我的家鄉”主題來搭建。然后,請幼兒分組設計“建構圖”,在商討的過程中確定最終圖紙,讓他們在搭建的時候有目的、有計劃、不盲目地搭設。幼兒對于自己討論而產生的主題很感興趣,這樣就有利于游戲的開展。
②立體規劃——地面分區
有了規劃圖,我們將建構區的地面也適當劃分了三個區域:老城區、新城區以及我還有的想法。特別要說的是:“我還有的想法”是為幼兒想象創造預留的空間,滿足幼兒隨時生成建構內容的需要。在主題建構“我的家鄉”中,有時幼兒會想在“家鄉”中建一個公園,有時想建一個小游樂場,這些都是幼兒的合理想法,教師理當
支持。
二、與材料互動,提升幼兒建構技能
在確定規劃圖后,我們要開始建構了。而游戲材料是建構的前提和基礎,有了必備的材料,才能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愿望。那么怎樣的材料適合發展幼兒的建構技能又適合主題的搭建呢?
1.分析幼兒對材料的選擇
幼兒的建構游戲材料種類很多,但我發現,幼兒對材料的選擇較為單一,用到的材料較少,缺少針對性。同時,對于大班幼兒,需要利用各種材料有選擇地搭建,提高自己的建構技能。
2.分析材料的適宜性
(1)主材料
針對我們擬定的建構主題“我的家鄉”,我和幼兒一起利用區域活動等時間探索各種材料的玩法,各種材料分別適合建構哪個部分做到心中有數,學會怎樣選擇和合理利用材料。于是,我們達成了一致:(如下表)
經過我們的共同商討嘗試后,幼兒在建構時對材料的選擇更具針對性了,也大大提高了建構效率。
(2)輔助材料
輔助材料的提供來源于幼兒的實際建構需求,更多地由幼兒因需收集,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三、與教師互動,提高幼兒建構質量
教師在組織建構游戲時只需根據不同的游戲情況,采取不同的介入方式,有重點地指導游戲。
1.共同協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當幼兒在建構中產生問題尋求幫助時,我們可以和幼兒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
2.平行游戲,以行為暗示啟迪建構內容
幼兒畢竟能力有限,當想法受技能限制時,往往會拖進程,我的做法是:幼兒在建筑工地進行建構,我也參與其中,與他們一起建構。
3.適時介入提問,引發幼兒主動思考
在建構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幼兒的問題或困難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接入。我認為這時的介入是隨機的,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
四、與同伴互動,提高幼兒建構合作性
主題建構和個體單列建構最大的區別在于:單列建構只看幼兒個體的努力,不需要他與同伴發生關系。
1.互相交流,關注同伴建構情況
在每次活動后,我都組織幼兒以參觀團的身份一起欣賞作品,觀賞自己以及他人的勞動成果,幼兒感覺到有一種成就感。同時請他們互相評價,激發幼兒繼續進行完善建構主題的愿望。
2.團隊合作,提高建構游戲效能
通過幾次游戲,哪些幼兒缺乏基本的協調合作能力,哪些幼兒交流合作能力強,具有號召力,教師一目了然。針對這些幼兒的性格情感發展特點,教師在人員分配上做了隱性控制,游戲中避免了處理人際糾紛的時間浪費,也通過成功的合作體驗或者是有時失敗的合作體驗讓幼兒逐漸明白“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五、在“我的家鄉”主題背景下推動幼兒建構游戲的體會
在“我的家鄉”這個建構主題背景下,我采取了這些多元互動方式推進幼兒建構游戲,在這過程中,我也有一些體會。
1.多元互動方式,需要教師沉下心來聆聽、觀察幼兒的真正需要
從主題的確立到建構主要都來源于幼兒的想法,在這個建構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擔任著游戲的幫助者、激勵者、合作者和發現者——發現幼兒的一個個“創造之舉”。
2.多元互動方式,給教師和幼兒提供了教學相長的互動平臺
幼兒的不斷思考,發現生成了很多新的內容,這是教師無法預設的,在和幼兒共同建構的過程中,幼兒變得更會思考了,教師也從中產生了新的應對方法。
3.多元互動方式,更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幼兒在建構的過程中會迸發出很多新想法,如:通過觀察圖片,幼兒想出橋梁的架空建構,通過自己生活環境觀察得出建構小區里的路燈設置等。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尋求方法,逐漸完善。
4.多元互動方式,提高了幼兒的學習品質
從整個主題建構的過程中,幼兒從欣賞環境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建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展創造性,在和教師同伴的互動中,提高完成任務的持久性。
5.多元互動方式,為幼兒的建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在這個主題建構中,幼兒從前期的無從下手到中期的選擇適宜材料觀察模仿,再到后期的多材料創造變通,建構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建構技能也有了一定的積累。
我們說,一個會思考的幼兒一定是一個聰明的幼兒,那么,一個善于發現幼兒思考的教師,就一定會是一個聰慧的教師。在這個“聰明+聰慧”的組合團隊中,我們將樂此不疲地接受新的主題,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