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摘 要:新教材中卡通版塊如何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是教師探索的方向。它的趣味特征是實現學生聽、讀、演最好的載體。因此,可以充分地挖掘該版塊潛在的趣味點,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優化;聽;讀;觀;演;趣味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斯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興趣所在,快樂所在。
新教材增設的Cartoon time是一個極具幽默感和趣味性的版塊,能利用好該版塊的趣味點,優化該版塊教學,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會話能力。因此,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了嘗試。
一、優化“聽”的能力
Cartoon time中出現的都是各種極具特點的小動物。它們除了長相各具特色,它們的音色、語音、語調也各不相同。尤其在每個故事情境中,它們夸張的語音、語調成了學生的聽覺盛宴。如何利用好該版塊“聽”趣味的功能,則能更大意義地訓練學生聽英語的能力。
在譯林版新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1的Cartoon time課件設計中,為了刺激學生有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去完成“聽”所要達成的任務。我利用了一張簡單的圖片做牽引提問,并對學生給出的回答做了一連串的追問,使學生充滿好奇心,然后對“聽”產生了期待。最大限度提升了他們對“聽”的興趣。
T:Whats the matter with Bobby?
S1:He is hungry.
T:What can he eat?
S2:He can eat...
T:Where can he find them?
S3:In/On the...
T:Maybe you are right. Lets listen to Bobby and Sam.
當學生聽到Sam和Bobby滑稽而夸張的對話后,學生非常愉快地“聽”到了他們想要的信息。而此刻學生也完全拋開“聽”英語帶給他們一連串的形容:聽不懂、聽不清、太快了等等。這便是“聽”的趣味。
二、優化“讀”的味道
Story time版塊的“讀”,我們自然是花了大力氣的。但篇幅和話題的限制總給學生帶來這樣那樣“讀”不出味道的理由。Cartoon time則成為我們學生賴以模仿趣味讀的最佳材料。它的出現在一定意義上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讀”的興趣。因此能“讀”出它的味道自然也是該版塊所承載的使命。如何讓學生“讀”出味道呢?
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設計PPT上將原因分解到每句話,讓學生模仿讀。2.適當地標記重讀和連讀。提醒學生有意識地去抓住它們的語音、語調。3.做出適當的感情鋪墊,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故事的精髓部分。例如: 三年級上冊Unit 6 Cartoon time中, Bobby 和 Sam 去買雞蛋, 商店 老 板 雞 媽 媽 卻 問 :What colour? Sam 和 Bobby 很納悶。 這時雞 媽媽 說:Red, blue, green,brown, orange or yellow?Sam 和Bobby 更糊涂了: 雞蛋怎么會有這么多種顏色?仔細一看,原來雞蛋的各種顏色都是雞媽媽染上去的。在模仿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先體會到Sam和Bobby的納悶。那學生便可以用他們所理解的方式讀出他們表達“納悶”的語音、語調。
三、體現“演”的快樂
如果說Story time版塊表演的時候學生還有所保留的話,在該板塊,學生全然能夠忘乎所以,盡情展示自我,儼然他們就是那些小動物的化身。能夠做到這一點,讓學生“演”出快樂,快樂地“演”,自然也要從他們感興趣的點滴出發。
首先給學生提供“演”到位所需要承載的軟條件——他們的語言準備。在聽、讀環節給予充分的指導和模仿后,還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準備自己的角色扮演語言??焖俑鶕巧趾媒M后,便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準備自己熟悉的角色。
其次給學生提供“演”盡興所需要的硬條件——他們表演的道具。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我不得不相信就地取材的魅力和吸引力。學生可以把椅子當秋千、沙發、河邊;也可以把透明膠垂下當釣竿;更可以隨手畫個豬鼻子貼上;門窗的利用更是信手拈來。他們也是為取得這些現成的材料不亦樂乎。
最后給學生最大的空間去發揮,并給出中肯的評價,讓他們體驗成就感,體驗快樂。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到,小小卡通故事大有“文章”可做。在今后的Cartoon time教學中,我會多從這四個方面去挖掘它的
趣味點,讓學生樂學、善學,充分發揮教材Cartoon time板塊的特點,挖掘其隱含的教育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有一種快樂來自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磊.譯林新版英語Cartoon time板塊的趣味整合[J].小學教學設計,2013(05).
[2]韓蓓.對譯林版小學英語Cartoon time版塊教學模式的思考和實踐[J].新課程:小學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