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文 隋亞潔
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集中學教材中的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生理衛生于一身,知識可謂包羅萬象。但是,各科單元知識自成體系,獨具特點,科學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又相輔相成,為了體現科學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實現科學高效課堂的高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幾點科學課高效課堂的做法。
一、科學高效課堂應從充分研讀教材開始,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教學學習的共同抓手
我首先讓學生獨自與附近的同學一起研讀教材獨自去發現問題,并盡量解決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還可以帶到小組中去解決。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學會探究的精神。如,我在上六年級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一文時,由于白醋和小蘇打每個同學家中都有,而且這個實驗沒有危險,所以我首先讓學生獨立做,獨立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學生可能發現的只有表面現象,這就需要他們去思考、去探討。
二、科學的高效課堂要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為核心
1.高效課堂教學首先是學生自己學習
高效課堂是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師應讓學生更多地去實驗、摸索、探究,以便達到學習目標獲得科學概念。如,課文《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在匯報交流時,學生也可以用不同方式來完成,學生是自己的探究,自主的實驗和個性化的總結主體,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創造能力得以有效的培養。
2.高效課堂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能力培養既是科學的學習目標,同時探究又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學習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實驗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3.高效課堂也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教師要適時引導
教師在對學生引導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應該怎樣引導?當然,并不是只要有困難就去引導,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則不需要去引導。(2)學生的思考是不是全面,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必須去引導。(3)學生的理解夠不夠深入,對不夠深入的教師必須去引導。
三、高效課堂應關注學生的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科學課上,我們應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發展,展示學生的多樣性。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思維都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時間一久就能在他們頭腦中產生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因此,在科學課上創設多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潛能是十分重
要的。
總之,科學的高效課堂不僅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探究精神的培養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安瑞蘭.略論小學科學的教學藝術[J].學周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