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波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進入了學習化、信息化時代,人們需要不斷地學習,繼續教育,甚至終身學習。會學習有賴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基礎。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養成良好習慣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育理念。
一、抓好常規管理,培養良好的“習慣意識”
習慣,是非意識行為,也可以說是不自覺的行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多次重復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習慣貫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學生如果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于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要求學生的日常行為, 抓好平日的常規管理,是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開始,讓其在頭腦中形成“原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個規矩”的意識,即形成“習慣意識”,使其成為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內部動力。見到老師長輩有禮貌地問候、上課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進出老師辦公室要報告等等這些細節,老師都要嚴格要求。但老師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遵守這些規范,要給學生講道理,結合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游戲、班隊活動等讓學生明白這樣要求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我為什么要這么做的道理,從思想上加以認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二、注重課堂教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注意朗讀背誦習慣的培養
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的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朗讀、背誦有利于學生增強記憶力,有助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對學生進行感情陶冶,有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朗讀背誦習慣的形成對學生有兩點促進作用:①朗讀背誦有助于學生發展記憶力,提高理解能力。宋代學者陳亮云:“童子以記誦為能。”有現在足夠的記憶,才有他日豐富多變的理解;有深刻的朗誦才有成年時源源不絕的活用。蘇步青教授曾經說:“他小時候背誦《孟子》《史記》等書,很多內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來了。隨著背誦的增多和年齡的增長,所背內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學功底,就是那時候由背誦打下的。”②朗讀背誦有助于學生發展記憶力,提高理解能力。葉圣陶說:“讀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語言教育,因為課本里的語言是近乎規范的。”朗讀背誦課文,字字入眼,聲聲入耳,句句入心,對于母語的形態、句式、語調、語速、語境等都有了明確的了解、正確的認識,在頭腦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歷久訓練,就形成了規范的語感。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朗讀出來,這就把兩者自然地溝通起來,使口頭語言日漸規范,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大有裨益。
在培養朗讀背誦習慣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個原則。①重視漢語拼音教學和普通話訓練。準確地讀是流利地讀、有感情地讀的基礎,只有從最基本的要求扎扎實實地做起,要求學生用普通話,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地去讀。讀正了字音,讀通了詞句,讀斷了句讀,讀準了語調,讀清了思路,讀懂了技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訓練,就一定能使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②注意聲音清楚響亮,不拖音拖調。一般小學生初學朗讀時,往往是讀得不熟練,在集體朗讀時出現一種拖腔拖調的不良“唱讀”習慣。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在教學生讀句子時,就注意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句音停頓,讀一段課文時,又教學生學會句讀的停頓,并讓學生在朗讀時注意保持正常的說話速度。
(二)注意寫的教學習慣的培養
首先,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我想注重寫字姿勢、寫字方法的引導勢在必行。第一步,我開始了寫字坐姿的引導:我做了個手勢,示意同學們坐正。同學們都把身子挺了挺坐直了,但過不了十分鐘,有的同學又彎下腰去,有的又斜過了身子。我說:“坐如鐘,站如松”,很多同學動了動身子。稍過一會兒,坐姿又恢復了原樣。 顯然,孩子們很不適應。有的同學還悄悄地說:“這樣坐真累,腰都酸了。”我笑笑,“習慣了的要改是很辛苦的,要是長時間不正確的姿勢坐下去,長大不是駝背就是斜肩。”我一邊說還一邊把那難看的樣子表現給孩子們看。這回他們都笑了起來,身子也不由得挺了挺,比剛才坐得更直了。這告訴我,他們堅定了改正的決心。我感到很是欣慰。一堂課提醒了幾次也訓練了幾次。想想也是,習慣養成了,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糾正過來呢?如果當初他們剛學寫字的時候,老師家長就很重視書寫習慣,也許就不會這樣了。但我不灰心,學生也如此,我得利用文明午休時間天天堅持提醒,相信同學們肯定會改過來的。第二步,當然是握筆方法的指導了。我以示范的形式,讓學生跟著我握好筆,再讓同桌檢查姿勢。掌握握筆方法對學生來說倒不是難事,大多一試就會,可讓他們就以此握筆方法寫字,好多同學又接受不了,“唉,這個字難看死了。”“這樣寫,我寫不快,特別的別扭。”“同學們,萬事開頭難,要有信心哦。”第三步,互相督促,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一個好習慣的習得需要努力,需要堅持。人生有兩個習慣,好習慣讓你終身受益,可壞習慣讓人遺憾終身。孩子們知道這一點,相信他們會堅持的。
其次,持之以恒,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成功者通常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是記錄當天的重要事件或成長學習心得,宛如一處反省的園地。一個熱愛寫作、堅持寫日記、勤于思考的孩子,將來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豐富、人格健全的人,一定能為這個美好的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家長、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