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平
喜歡美術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廣大農村兒童同樣喜歡美術,且有很多兒童具有美術天賦。然而多數農村學校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等影響了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一些農村薄弱小學的美術課堂成了名副其實的擺設課。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農村的優勢,開展好農村美術教育教學活動呢?
一、留心+細心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建構者,應具有開發本土化、鄉土化、校本化課程的能力。
1.留心——自然景物入畫中唾手可得
農村學校由于受條件限制,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時得不到有力地貫徹實施,可是農村卻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要走出“教科書是唯一課程資源”的狹窄天地,努力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融入社會,開“源”建“庫”。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我題寫在美術教室墻壁上的標語,它提醒我們從大自然中學習美術將受益匪淺。廣闊的農村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美術資源庫,我們應該多引導學生留心觀察、體驗這片土地,攝取身邊的畫面,讓學生盡情去描繪五光十色的農村生活。美麗的田野、農家小院、小橋流水、古樹磚瓦、野草花木、瓜果蔬菜、雞鴨牛羊都可以作為觀察和描繪的素材。不要怕麻煩,告訴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體驗生活的美麗,品嘗生活的快樂,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只要留心,教師或許還會發現學生創造出許多意外的繪畫方法呢!
2.細心——鄉土文化進課堂富有特色
只要細心,就會發現有許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術教學材料:樹葉、鵝卵石、草編、小州蚌、蝗蟲、果籽、柚子皮、稻草……有那么多的材料等著我們選用,足可以令城里的孩子們望“農”興嘆。把這些唾手可得的實用材料作為美術的教具和學具引進課堂,定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體驗。有時我想,農村的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幸運多了,城市里的美術課準備東西都要錢,而我們只要細心尋找就能夠就地取材!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把美麗的自然與最富有創造力的兒童美術教育融為一體,既豐富了美術教育內容,也促進了農村美術教育發展。實踐證明,留心加細心利用農村人文、自然資源,開展富有農村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是符合農村孩子學習美術的路子,不僅使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充滿活力與生命力,還提高了孩子們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關心+耐心
新課程提倡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多數農村小學教師沒有教具,學生沒有學具,也沒有這方面的圖書資料,學生缺少練習技藝的場所,美術教育氛圍不濃,正常的教學活動較難開展。
1.關心——想方設法備齊常用美術工具
美術課不像其他文化課,只要書本、作業本就夠了,它需要的材料除了繪畫的,還有手工的,尤其是手工工具和材料,剪刀、膠水等必不可少,其他則要平時搜集和準備。要讓學生配齊所有的美術用品不太可能,解決學生的美術用具是令農村美術老師頭痛的事,也是教好每個學生、上好每一節美術課的前提條件。
2.耐心——管理好美術用品須節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考慮到條件差、沒有美術用品的學生還占相當大比例,教師應與學校領導商量提供常用的美術學習用品。學校出錢準備了顏料、剪刀、蠟筆、彩紙,解決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帶美術用品的麻煩,這樣學生才有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美術。學生有了美術學習用品,還要耐心地做好保管工作,沒有耐心管理,這些工具很快就會被弄壞,造成浪費。
三、恒心+愛心
新課程提倡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開展美術協作教學。美術教學單憑美術老師個人能力是不能完成的,只有依靠全體師生共同協作,美術教學才能出好成果。
1.恒心——發揮師生特長協作開展美術活動
讓有美術特長的學科教師參與美術興趣小組,課外美術活動中勤指導是很有效的方法。美術老師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既能與有特長的學科老師組織輔導,又能“拉攏”有興趣的老師共同指導,讓更多的老師參與美術學科,發揮他們的才能,開辟新的用武之地。他們促進了學校美術文化發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榮譽。有的老師指導書法,有的老師指導篆刻……藝術節里就能得到好收獲。
定期舉辦大型美術節,讓多數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比賽創作,欣賞家長與孩子的美術作品。每個家長看到了孩子們的作品,即便不是他們孩子的,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會受到震動,其觀念就會轉變,不再認為美術課沒有必要學,而要求學校多開展各種各樣的美術活動。再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制成鏡框,在校園內展示,使校園具有良好的美術文化氛圍。家長的認識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就越來越濃,美術教學自然也好開展了。
2.愛心——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學好美術
愛心是啟迪兒童智慧生成的源泉。要做到心中沒有差生,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一顆愛美之心。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孩子們心中最喜歡的教師。
對于一些有特長的學生,我會無償地為他們輔導,贈送美術用品,促進他們成長。課堂作業,要尊重孩子們的原創思維,張揚他們的個性,讓美術教學洋溢人文關懷。對于孩子們的作品,首先給以鼓勵和表揚,然后循循善誘,熱情輔導,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在實踐中體驗,在評價中提高。啟迪他們感悟真、善、美,擁有真、善、美的心靈;能夠品味生活,用充滿想象與創造的頭腦、智慧的眼睛和靈巧的雙手,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總之,留心加細心挖掘農村的資源優勢,教學內容就會更豐富、更適宜農村孩子學習;關心農村學生的學習生活,耐心解決美術學具,有利于課堂教學開展,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成長;教師間協作,持之以恒開展課外輔導,可以使兒童獲得好的美術教育,特長得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