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慧玲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的現狀,提出了讀后活動有效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并設計了部分方案。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 設計類型 設計原則
一、引言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課教學的效果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采用“三階段”閱讀教學模式,即在閱讀教學中一般要設計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在這三個階段中,讀前與讀中這兩個階段的教學側重初步感知和理解語言材料,而讀后階段則側重檢查閱讀效果以及所學語言的鞏固和運用,使學生能在閱讀的基礎上將和閱讀材料相關的主題內容、觀點和所學語言知識結合起來,進行語言輸出。因此,讀后語言輸出活動的設計是否有效也就成為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環節。
通過日常教學中的大量課堂觀察與分析,筆者發現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教師在平常的課堂中過分關注輸入,而忽略了輸出;只重視讀前和讀中階段,只重視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知識點的講解,讀后階段往往草草了之,甚至干脆省略;公開課教學的讀后活動則一般是完成任務型閱讀或是寫作文。讀后教學活動形同虛設,千篇一律,活動形式單調。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借助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的閱讀材料,探討如何設計閱讀課的讀后活動。
二、高中英語讀后活動設計的類型及方案
讀前階段和讀中階段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幫助學生掌握新的語言點,只是將學生置于理解層面上,那么在讀后階段的教學任務則應該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條件,在學生的“知”和“做”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幫助學生把學到的語言知識通過有計劃的分階段的訓練進行消化和吸收。
1.文本知識鞏固型。在進行了讀前和讀中的前兩個階段后,教師可以在讀后階段圍繞所學文本,通過針對性的練習活動幫助學生把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行訓練,從而消化和吸收,對文本進行有效的鞏固。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如:詞匯練習、完成表格(如任務型閱讀題型)、歸納文章(段落)大意、復述文章。
2.文本知識拓展運用型。在學生初步理解文章并對閱讀效果進行初步的鞏固后,教師可組織安排一些運用型練習活動,以引導學生正確、靈活運用所學內容。(1)寫作型。在讀中階段對文本的主題和基本框架進行分析,并據此對課文進行縮寫、仿寫或改寫;將課文由一種體裁改寫成另一種體裁,如:將戲劇改寫成故事,或將故事改寫成對白;讓學生發揮想象續寫文章結尾、制作海報等。(2)表演型。表演型的閱讀課讀后活動有角色扮演,采訪,辯論等。學生要進行這些活動,不但要熟悉課文內容,還要對所學的語言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和觀看者都處于積極狀態,課堂氣氛熱烈,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3.文本主題升華型。《新課標》把高中的總目標定位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這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共同構成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其中,情感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效率。因此,提升學生的情感是閱讀教學的另一重要目標。牛津課本每個單元都有獨特的主題,如歷史、地理、科技、藝術、人物。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不僅能完善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更能使學生道德得以提升,人格得以發展,達到“以情促知,情知并茂”的理想狀態。
教師可以從閱讀材料中提煉出一些有意義的話題,然后創設情境,組織學生去評議文章中的人物、事跡,討論社會熱點話題,讓學生發揮想象,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發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譯林牛津版模塊四第一單元的閱讀課文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其話題是 “Whats happiness to you?” 文章主要以采訪桑蘭的形式展開,講述她如何在常人無法想象的逆境中保持樂觀心態,追尋自己的幸福。教師可以在讀后活動中以逐層遞進的方式設置多個話題,如討論從桑蘭身上學到了什么;討論如果自己周圍的人遇到了不幸,怎么去幫助他;討論如果自己遇到不幸,該如何面對。通過這種依托文本,圍繞文本主題,逐層遞進的方式,文本主題深化到生活,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和激發,實現了英語教學中知情意的統一。
三、讀后活動設計的原則
1.輸入與輸出一致。教師要重視語言的輸入和吸收,為學生搭建“腳手架”,并且合理設計與輸入知識和主題相關的讀后活動,使學生語言的輸出基于語言和教學主題的輸入。
2.強化主題意識。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文本,都有一個特定主題。閱讀教學無論在什么階段都應圍繞這一主題。教師設計的讀后活動必須緊扣文本的主題,來處理教學內容,設計拓展活動。
3.全員參與。教師在設計讀后活動時,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難易要適當,要符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讀后活動的組織形式要做到個體活動與小組活動、集體活動相結合,力求全員參與,不能設計超出學生實際水平過高過難,不能使活動淪為少數幾個學生的表演秀。
除了本文列出的讀后活動形式外,高中英語閱讀課的讀后活動的設計形式還有很多,教師在設計和運用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實際水平,要根據文本的類型和主題靈活選擇和運用不同的讀后活動,活動的設計還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切實貫徹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努力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偉平,辛銅川.談英語讀后階段的語言產出性訓練[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
[2]戴軍熔,鄭春紅,朱雯,吳璇.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設計與實施[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