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林
【摘要】本文把焦點對準縣級普通高中的英語教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普通高中學校的英語課堂不夠高效,其中對學生的情感關注不夠是一個突出問題。英語教學中師生缺乏情感的溝通與交流,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不開心,時間和精力投入多,卻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本文就這個急迫的問題的嚴重性、產生原因和解決策略加以闡釋與探討。
【關鍵詞】學生情感 愉快 學習英語 高效
一、現狀闡述
在應試教育環境中,在短期效益目標驅使下,我們高中英語老師圍繞著高考,盯著升學率,急功近利,幾乎沒有真正研討過新課程的理念和方法,沒有真正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普通高中的英語課堂常常是:許多年老的老師夾雜著濃重的方言對一個個語言知識反復強調,用時間加汗水的方式去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不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對學生的疑慮不加鼓勵。他們把課堂變成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居高臨下,學生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只是傾聽教師的“獨白”,師生之間隔著一道無形的坎。談到教學效果,教師抱怨不斷:學生太笨,接受能力不好,用功不夠,我們已經是十分的投入了。這就讓我們不得不靜心思考一個被忽視了的重大問題: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二、新課標下的情感理念和看法
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高中英語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平等相待,尊重每個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制約師生積極情感的因素
1.傳統教學觀制約師生的積極情感。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制約積極情感的首要因素。教師過分強調自己的權威地位,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操作機器的技術工,注意力集中在知識呈現、語篇分析、考點訓練和記憶等技術層面上。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對于教師的辛勤付出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去配合、去接受。教師若不去真正了解學生,不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就不能把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出來。我們教師或者忽視了情感態度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或者不清楚怎么去滲透情感目標,去進行情感互動,結果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這極大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智能發展。
2.應試教育制約師生的積極情感。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為了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正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導向作用,學生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搞題海戰術。學校的安排以考試為中心,教師本著考什么就教什么去組織教學,不考的東西不受重視或被廢棄。比如高考不考口語,教師的教學就不去考慮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師生間,生生間的口語交流被視作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啞巴英語成為必然,沉悶的課堂成為可能。應試教育也造就了這樣的課堂:教師心中裝著不足三分之一的尖子生,他們是沖擊重點大學的寵兒;教師也十分“關照”學困生,雙差生,唯恐他們課堂鬧事,擾亂課堂秩序;而大部分中等生被擱置在遺忘的角落,他們做得好時引不起教師的注意,做得不好時也得不到教師的關愛與幫助,久而久之這個班級大群體在英語學習上提不起勁。
四、構建積極情感互動課堂的策略
1.樹立新課標下的教學觀,把情感互動貫穿教學始終。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要符合新課程的需要,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應充分考慮教學任務在課堂上的可操作性,教學任務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愉快地使用英語并能夠達到一個具體的成果,讓學生能夠收獲成功的快樂。
2.用教師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育不僅是科學的事業,也是藝術的事業。感情是一切藝術風格之母,情感是形成教學藝術魅力的關鍵因素。作為教師沒有對事業執著的愛,沒有對學生真誠的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教學的。教師本人的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性,可以左右學生的思想情感。教師走進教室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師生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3.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很重要。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往往會依照你的期望去行事。假如教師預期學生表現良好,他們往往就會有優秀的表現,反之,如果教師認為他們一無是處,他們就會真的破罐子破摔。假如教師對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寄予很高的期望,而對能力很高的學生寄予很低的期望,最后的結果比較,前者反而比后者表現更出色。我們英語教師若能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那教學效果肯定會大幅度提高。
4.掌握學生情感特點,善用腦筋想點子,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實踐證明,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人的情感是波動的,高漲的情感不會居高不下,教師必須要進行不斷激活,以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設想,放學后把沒有背完一篇英語課文而帶有抵觸感的學生留在教師里背誦,恐怕老師陪一二個小時也無濟于事。如果一開始就明確告訴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背完,先背完先回家,結果肯定大不一樣。
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心中裝著學生,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不是一臺臺冷冰冰的機器。多了解學生的心理,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教學,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我們不只是在教英語,我們更是在教學生,教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孩子,我們要真正讓英語教學回歸到以學生為本的軌道上,達到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愉快的雙贏效果。
參考文獻:
[1]葛文山.三分靠教學,七分靠溝通[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 (07).
[2]劉麗平.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探究[J].中學外語教與學.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