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桃
一、 事無巨細
《禮記·中庸》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事無巨細,任何事情事先做好計劃,才不至于手忙腳亂。小學階段,學生的各種行為習慣需要班主任一整套規章制度的約束才能慢慢養成,因此班主任(尤其是新手)可以事先準備每日工作計劃記錄本,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在每周開始前,班主任在筆記本上記錄好這一周需要重點解決班級的幾個問題。比如我們班某一周的重點是:值日不遲到,首先我會發信息通知家長,家長的知曉與配合對班主任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在黑板上寫下醒目的字進行提醒。后續還要進行跟蹤檢查,我安排班干部在黑板的右下角對每天的包干區、教室值日情況以及非值日生到校情況進行登記,登記人員也做好了分工:一、當天的包干區值日組長負責記錄包干區情況;二、衛生委員負責記錄教室值日情況,班級衛生委員可以設置兩名,他們兩個是分工合作的關系;三、當天早讀課代表負責記錄非值日生到校早讀情況。跟蹤觀察了一周下來,班上無論是值日情況還是早讀情況都會好許多,學生比較自覺,班干部比較負責。班主任要信任班干部,放手讓他們去管理班級,時不時在班上對所有人的表現進行點評,盡量說一些正能量的話語,這樣可以讓全班學生的集體感與個人存在感增強。
二、 生活教育
《禮記》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一名教師所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專業上的知識,更要有優良的品德。學生良好的品德培養也是班主任要關注的方面。陶行知言“生活即是教育”,在生活中滲透德育,與學生產生共鳴,才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事半功倍。
班主任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可以化繁為簡,盡可能地讓學生將心比心,學會寬容別人。班主任還可以結合教師的閱歷教育學生。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少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為了教育我們班學生珍惜學校生活,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我拿出了十多年前初中、高中寫的日記,將一些有趣或者發人深省的篇章念給學生聽,教育學生日記是一個人美好青春歲月的見證,現在我們班有很多學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我會說自己讀書時的一些體會,如第一天上學時高興的心情,如“我覺得學習可有意思了”、“我可愛學習了”、“我要做行為習慣最棒的孩子”。一些正能量的話語說多了,學生也會受到感染,慢慢地就會變優秀,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其他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會有質的飛躍。
班主任還可以結合班會主題、結合國際新聞大事等教育孩子,比如第一周的班會主題是人生教育,第二周是交通安全,第三周是感恩生命,我會結合本周發生的國際大事,如馬航飛機失事、昆明火車站事件等,呼吁孩子注意安全,同時感恩生命,珍惜生活。班會課上看完《感恩生命》的視頻后,我給學生念了老舍寫的《我的母親》,很多孩子在老舍的文章中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思母之情,適時教育他們孝順父母,體諒母親,感恩母愛。
三、 春風化雨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需要呵護,需要關懷,尤其是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多給他們鼓勵、表揚,讓他們在全班人面前先自信起來,而不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狀態。剛接手新班的時候,我事先對班上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及行為習慣都了如指掌。比如今年我們班有一個特殊的孩子,智力沒有發育完整。但是他的行為習慣不錯,按時值日,不遲到,從不與人吵鬧,我會在班上大力表揚他,說:“老師給你點32個贊”,并做點贊的手勢讓他自信起來。我還會在班上念他的作文,雖然很多字寫得比較潦草,筆畫太多的字,他就開始寫不清楚,句子有時也不通順,但是構思還不錯,我邊念作文邊自己進行補充,大力表揚他,呼吁每個孩子學習他對不放棄的精神。并且在校訊通上向全班家長發信息表揚這位孩子,打電話給他媽媽溝通,贊美他,并且提出一些建議。在提升孩子自信心時,也給家長巨大的鼓舞。
我經常在班上說的一句話是:“除非你自己承認比別人差,不然沒有人會覺得你很差。”這時我注意到我們班一些行為習慣不怎么好的學生,會自言自語:“我一點都不差。”這是一種心理暗示法,給孩子信心,才能把他們的潛力發揮出來。寒假里,我把這樣一段話發給全班家長:“無論成績好壞,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長大,陪著他(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她)是一棵參天大樹。”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盡可能地“事無巨細”,并且運用一些教育機智,化繁為簡,巧妙化解學生矛盾,將生活化教育的理念貫穿于管理,擁有春風化雨般的愛心與耐心,讓每個孩子沐浴在班主任的關懷中,自信而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