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愛軍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現代化進程加快,過去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式,改革開放之后企業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大,如何突破管理模式的局限,不斷的進行創新,是企業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振興民族企業的重要舉措。筆者在下文中將從我國企業在創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出發,簡要的分析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趨勢和主要的手段。
關鍵詞:管理創新;企業;手段;趨勢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企業具備競爭力的關鍵是企業素質和創新能力,企業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中獲取自己的地位并長足發展下去就離不開創新,尤其是管理的創新。企業要進行管理創新主要有兩個條件:首先是要具備管理的基礎;其次就是要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管理措施,重視人才的創新。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要注重知識資產管理、機遇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讓各種制度和機制的建立都以人為本,使得這些規章制度在有效的管理制約人才的同時又能不斷的給予他們激勵、動力,從而正真的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開放以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不斷的開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從生產型管理變為生產經營型管理,企業依照國家的政策法規管理生產的同時自己承擔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和虧損,這是市場經濟機制不斷建立和完善對于企業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企業要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突破傳統管理思想帶來的局限,建立更加完善的創新型管理體系。
(二)知識經濟的要求。科技革命發展到今天,工業經濟的浪潮逐漸被知識經濟所取代,隨著人們的知識積累和生產方式的改變,以自然資源的占有和分配的粗放型經濟模式逐漸朝著以人才、信息技術和知識為代表的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也正是知識經濟發展背景下的必然趨勢。
(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要求??萍几锩詠砣蚪洕陌l展聯系越來越加緊密,國際交往更加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有利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各國的商品、經濟、技術和服務在全球范圍內廣泛的流通。國家和地區之間在面對經濟一體化建立了相應的組織,共同面對世界市場的競爭。比如,歐洲共同體、、東盟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等都是全球經濟相互依賴的表現。我國企業在一體化背景下就需要改變過去的管理手段,以此迎接國際市場的競爭。
二、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手段
(一)理念創新手段。市場經濟具有盲目性、競爭性和滯后性等局限性,企業在生產經濟和銷售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所以企業要對市場的商品價值波動和走向有預測意識。企業要具備根據市場的價值規律變化調整企業內部的管理經營模式;除此之外,在市場機制背景下,企業也要注重人文體制建設,提高員工的價值觀,營造良好的企業工作氛圍。因為創新管理的管理核心還是在于人員的管理,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企業關心員工,讓員工在工作中獲得身份感、地位感和歸屬感是企業凝聚創造力的重要措施。
(二)技術創新手段。企業的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包括了技術創新??茖W是技術創新的源頭,而技術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源頭,企業的技術創新和企業產品的創新相互聯系十分密切。技術創新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技術創新的取得又是一個企業管理水平好壞的折射,也就是說技術創新一方面是技術問題,另一方面還是管理問題。因為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前提條件之一,技術創新能夠最大化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但是技術創新需要以市場的經濟杠桿為導向,所以要從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入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進行技術創新。
(三)管理制度創新手段。企業體制的重新組合是企業在利益分配、資產分撥、人員安排方面進行的全面探索,主要目的是消除企業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促進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比如,根據企業的經營業務項目的發展情況,將公司分為由主要經營業務項目組成的控股公司和其余非主營業務項目組成子公司,除了名稱不變之外,分開的企業各自具備法人代表,其管理和經營都是獨立的。企業的兼并和重組是做大做強企業的重要政策,所以企業在遵循我國企業的管理機制的前提之下積極建立健全相對應的管理創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方法創新手段。在科學技術急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正代表了企業的發展速度,企業要應用網絡信息系統對其資源、資產和物流進行監管,這是對傳統經濟體系規則的一種改變,對于加強企業之間的交易和合作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可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經營手段的創新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強大的網絡信息系統能夠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國際和國內市場進行市場的考察和預測,然后根據市場的走向及時的作出對策,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帶來的經濟波動。
(五)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手段。全球經濟一體化將國際市場上的經濟競爭白熱化,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得抓住戰略資本,人力資源和金融資源是企業參與競爭的兩大戰略資本,企業將管理的重點由財、物管理為逐漸轉向“ 以人為本”的管理。企業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是培養員工創新能力、提高員工工作責任感的一個有效措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正真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六)文化創新手段。國家強調精神文明建設,企業也要樹立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以此提高員工的工作自豪感和責任感,是企業對內增強企業員工凝聚力,對外提高企業形象和大眾口碑的重要手段。形成艱苦奮斗、工作嚴謹、團結一心的良好工作氛圍,繼承和發揚行業的優良傳統,增強行業榮譽感及新時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管理創新的發展趨勢
企業管理創新的發展趨勢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的:首先,企業的發展的同時要履行期社會責任,單純的以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就會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企業注重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履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職責也是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加客戶忠誠度的需要;企業的競爭由傳統的要素競爭轉向企業運營能力的競爭。運營能力是決定生產率的關鍵因素。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就要使企業的生產、營銷、組織、管理更加靈活有效;企業要通過外部的有利競爭資源彌補自身發展中的不足之處,企業間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轉向供應鏈協作、網絡組織、虛擬企業、戰略聯盟、企業集團等形式;企業需要通過動態的考核管理使得企業內部績效測評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全面的績效管理包含了組織、經理和員工的全部績效整合,單一考核只注重工作結果和短期效益,動態的全面的績效考核則是將績效管理與公司戰略緊密聯系起來,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長期發展;信息技術時代,企業需要改變運作方式以其科技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徹底改變企業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和組織形式。
四、結語
總之,只有對我國企業管理現狀有了充分認識,才能更堅定我國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決心。通過客觀的分析我國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我國企業管理制度的新手段,把這種管理新進行到底,讓它融入到市場經濟中。這樣才能實現我國現代企業經濟的再次騰飛。
參考文獻:
[1] 王榮祝,嚴秀菊,何申潔. 淺談企業管理創新[J]. 企業經濟. 2001(07)
[2] 侯秉文. 對企業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 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