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成
【摘 要】隨著國內工程公司持續進軍海外市場,國際化EPC工程可謂遍地開花,很多未知的項目風險也隨之而來。國際化工程在設計標準、施工規范、思維慣例、工程量核算等諸多方面與國內工程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就此對工程設計相關的多個方面展開問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以求降低承攬國際化EPC工程的風險,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關鍵詞】國際化工程 工程設計 設計問題 應對策略
工程項目管理在工程中發揮“龍頭”作用,負責各參與方之間以及相關外圍的關系協調、項目計劃制定、執行與控制、工程質量監管等。但是,任何一個工程的根基都源于設計,它直接影響采購供貨和建設施工,是決定工程投資和技術水平的關鍵因素,具有綱領性的意義。結合近些年的國際化工程設計經驗,筆者認為在以下方面需要做更為細致縝密的考慮。
1 設計標準
設計標準,是有著很強的時效性、實踐性和檢驗性的,從標準發布執行到其升版的一個生命周期內,首先它是被作為工程設計的依據和準繩,指導著工藝配置和布置、設備和材料的選型采購等,以及可能發生的材料代換(涉及土建、儀電、管道等多方面),其次它還關系著工程的竣工驗收和安全運行。
設計標準的選擇確定是在項目前期進行,但是其影響可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所以,在工程合同中要有明確的設計標準要求,是基于國標GB(優先選擇以降低風險)、德標DIN、美標ANSI、日標JIS,還是被各方認可的其它標準。同時,還要明確在發生材料代換時(一般地材料采購供貨是在工程建設國內),如需要諸如相關產品樣本等資料時,應有明確的責任方(可引進被各方認可的當地設計咨詢公司)負責收集提供,并能保證其真實有效性。
2 施工及驗收規范
工程施工,是將設計理念和方案具體轉化成物質成果的決定性環節。作為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必然要熟知工程建設中需要遵循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只有做到“有章可循”地施工,才能保證并檢驗工程設計的效果和成果。
不過,這就給工程設計提出了一個問題—施工的具體方式方法和規定等,是否應在施工圖上做出詳細要求?這對于由國外建筑企業負責施工的工程尤為突出。國內工程上,我們設計時會考慮一些“慣例常規”,而且會在設計施工說明中列舉施工及驗收規范和要求。但是國際工程上,由于工程建設地的建筑行業技術水平、勞務狀況等與國內存在諸多差異(如焊接技術、材料狀況、機具使用、經驗值等),很多國內工程上的“司空見慣”變成了“聞所未聞”,直接導致施工圖設計無法被施工執行。
因此在國際化工程上,我們要打破國內工程設計上的思維定式,摒棄原有的慣性思維。在工程合同簽訂時,需要各方對施工及驗收規范達成一致意見,保證能夠實際地“按圖施工”,或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進行合理的設計變更。對于在施工圖中明確的相關規范條款及操作要求,一定要保證其實際施工的可操作性。
3 施工圖設計深度
工程設計,有其自身的優劣之分,主要體現在設計方案的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等方面。但是,同一個設計方案轉變成施工圖(文字說明、表格統計、流程圖和平立面布置圖)上仍然存在優劣差別,這卻是跟設計人的工作態度和經驗有直接關系。同時,制定詳細的、標準化的施工圖設計規定尤為重要,主要包括:(1)圖形表示,包含設備、材料、建構筑物;(2)定位尺寸,包含定位基準、平面定位、立面標高;(3)材料等級規格表;(4)介質路由表示,包含水、電、風、氣等;(5)支吊架,包含定位和制作安裝圖;(6)詳圖設計等。
精準的施工圖表達,可以檢查并糾正碰撞、錯誤定位等,還能考慮預留合理的操作空間等,有利于更好地實現設計意圖并指導施工。
4 設計分界
設計分界,牽涉同一個設計專業內部的不同子系統之間、各個外部參與專業之間的分界。在“按圖施工”時,容易暴露的問題主要有:(1)施工圖的索引圖號不明確;(2)前后續接的材料規格選型不一致;(3)介質路由有漏項;(4)設計任務委托不明確或理解不準確造成的設計錯誤或漏項,表現在設計院內部的不同專業之間,還表現在設備供貨廠家(有承攬部分工程設計)與設計院之間;(5)設備和材料的劃分界面不明確,直接影響設備和材料的招標采購。
因此,項目負責人在開展設計前必須明確界定各方職責和分界線,并在設計過程中進行積極協調。同時,設計人之間也要積極主動地相互溝通,高度重視圖紙互審,切忌各自為戰。
5 標準圖集
國內工程上,設計選用本公司或者國家的標準圖集時,由于施工方可以根據工程慣例經驗或者有條件在同一平臺上去獲取并理解指定的圖集,所以能比較方便地將其轉化成具體施工。
但是國際工程上,為了使設計能被施工方直接和準確地執行,必須考慮到技術條件等方面的國內外差異,需根據實際情況對選用圖集進行轉化——參照國際通用標準、優化改進設計(某些圖集所述內容、技術可能已經被淘汰)、細化圖紙細節(避免出現國內工程上的縮略語或經驗值等),以實現國際工程上的設計都是“新技術、新設計”。
6 工程量
一項工程的實現,必定是一定數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后的產出,而這也正是非常重要且敏感的要素,直接關系到工程各參與方的實際利益。
工程動工前,工程量與工程造價就是來自施工圖和項目單價,而其根源還是在工程設計上,包括設備、材料和建安量的統計,還會涉及國際物流運輸等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對工程量核算給予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要積極發掘并利用具備良好功用的設計工具,在保證設計正確的前提下,利用計算機軟件來提高統計的準確度,避免人為漏項。其次,要對各種設備、材料進行標準化的嚴格定義,以使得施工圖設計和招標采購能在同一個“統計表格”平臺上進行,避免二次轉換帶來的誤差甚至錯誤。再者,施工開始后,工程設計需要對施工圖進行系統地跟蹤管理,根據現場施工反饋來及時地對施工圖設計進行變更升版,并要形成文檔進行系統管理,包括:(1)設計變更的時間和版次;(2)變更內容和方案;(3)原因分析和影響方面;(4)變更后的施工再反饋等。還有,人的主觀因素和無法預估的客觀條件變化也會對工程量和工程造價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工程設計無小事,我們必須秉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并遵循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做好國際化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