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劉良波 張豫 王勇
【摘要】動物生物化學作為一門前沿學科,由于其概念抽象、內容廣泛,給教與學工作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隨著“MOOC”、“微視頻”等獨特的教學模式進入課堂,本文就石河子大學《動物生物化學》課程基于MOOC平臺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索,以期為同行進行相關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生物化學 ?混合式教學 ?MOOC
【基金項目】石河子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KG-2013-3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55-01
動物生物化學是生物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它的理論知識及相關技術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是生命科學、醫學等相關專業學生和科研工作人員的一門必修課程。由于動物生物化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廣泛、概念抽象等原因,給教與學都帶來了一定難度。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已是動物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師生可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共享資源,這為課程改革與創新提出了新思路。MOOC是當前最為活躍的一種授課方式,因其獨特的教學方式和良好的效果廣受關注。結合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本文就《動物生物化學》課程基于MOOC平臺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索,以為同行教學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的定義
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在線學習和線下教學的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這其中既發揮了老師的指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一)在線教學平臺
在線教學平臺包括教學資源、討論內容及在線測試。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布各類教學資源,包括教學日歷、大綱、微視頻等。討論內容即在學生對教材及教學資源充分掌握后,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布討論題目,使學生在討論拓展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在線測試環節是以客觀性命題方式,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教師不需出試卷,只需要在平臺中上傳大量客觀性試題即可隨機組卷,避免教師改卷的麻煩。同時考試結束后系統還會根據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對客觀題進行分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錯誤率改進下一年的教學方案。
(二)課堂教學平臺
課堂教學平臺包括課程引導、討論答疑及實習指導。課程引導即介紹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課程安排、考核方法、教學要求及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等;討論答疑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即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小組PPT匯報的形式進行,教師則進行引導和答疑;實習指導即學生根據自己擬定課題實施試驗,老師負責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答疑和個別講解。
(三)網絡交流平臺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有效的利用交流平臺的討論區進行溝通,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或QQ群發布通知、答疑或如有無法理解的內容進行討論。
三、“混合式”教學引入動物生物化學技術的意義
(一)培優補差
在大多數高等院校,此課程一般多為大班授課,教師們只能照顧到部分學生,加上本門課程概念抽象、結構式負責等特點,對于學得快和學得慢的學生們很難同時兼顧。MO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學可以培優補差,讓學得快的學生“吃得好”,學得慢的學生“吃得飽”。尤其是教學資源中錄制的“微視頻”使學生的學習超越時間、空間、教材的限制,也可以隨時隨地的展開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混合式”教學將課堂上教師“獨唱”轉變為師生“合唱”,從學生的個人“作戰”轉變為師生的互助共贏,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也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課堂上的被動學習壓抑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混合式”教學中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期潛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方法要沒有固定模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時代發展的需要而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不斷吸收和摸索新的教學方法,真正的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曹海英,元元.基于MOOCs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電子制作,2015,(3):105.
[2]金貴朝.MOOC支撐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8-10.
[3]方淑梅,馮乃杰,貝麗霞等.《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57-59.
[4]史建紅,呂心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改進生物化學教學模式[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106-108.
作者簡介:
張輝(1978-),男,山東泰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