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純梅
小學生的情感正處在形成與發(fā)展時期。情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新的品質的塑造,按照教學要求,通過教學活動,讓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促使學生在情感上發(fā)生積極變化的過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注重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投入,語文教學中更是如此,所占的分量越來越大。情感教育就像一泓清泉,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引領學生從品讀課文開始,激活心中向上的情感。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的情感如一汪清水,稍加點化就會像一粒石子投入池中,便會泛起無數漣漪,激起層層波瀾。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文本,抓住文本中動人情感之處,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情感。激發(fā)情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方式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普及,多媒體已經普及到班級,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在教學設計時,通過圖片、視頻以及各種媒體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提升。以教學《桂林山水》一課為例,教學時,可以進行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從網絡上搜索一些圖片或視頻,主要包括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湖面,峰巒疊嶂的群山,甚至包括紅葉似火的香山,碧草連天的草原,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處。然后教師再出示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有山有水有人,還有竹筏小舟,同時教師插入話外音,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對桂林山水的欣賞和贊美之中,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云霧迷蒙,綠樹紅花,竹筏小舟,山美水美人更美,其它任何地方的景色都無法與桂林山水相媲美。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情感也被激活了。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導體味情感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兒童時期形成,那么這個人就很難有高尚的情感”。教學中通過一定的方式點燃了學生激情之后,教師應繼續(xù)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分析,將知識進行內化處理,變?yōu)閷W生自己的知識,同時提升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和動力,包括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的能力。文章中的語句看似描寫或敘說,其實都蘊含著作者深深的情感,而且是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因此在品讀欣賞時要咀嚼文中的每一個句子和每一個詞語,理解其深層的內涵及蘊意。學生在體會到文章的韻味之后,就會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深受作者的影響。例如:在教學《海濱仲夏夜》時,作者以抒情的語調描寫仲夏夜的海濱,感受到了大海的雄偉和壯闊。但作者的真實描寫意圖又是什么呢?這就需要我們去認真品讀,體會文章的深層含義,透過對大海波濤翻滾、霞光閃耀的描繪,剖析出作者的真實描寫意圖,不僅僅是在寫霞光,寫潮聲,更多的是想表現人們的生活,透露出人們的心聲以及時代的氣息。學生從品析中了解到作者從高遠的角度,用飽含激情的描述,獲得了積極向上的品質和情感。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引領體會情感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娎首x是表達情感體會文章內涵的重要途徑,也是讓情感得以表達的前提條件。平時學習中,學生有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可以指導或給予提示,但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必須通過朗讀才能體會出來,這一點教師不可以強加給學生,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表達清楚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反復地朗讀和認真地體會,才能理解文章中的內涵,才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并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內在情感。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文講述時除了要進行字詞句的品讀之外,還應該多進行情感上的指導,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品位。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泛讀,讀出學生難以把握的情感,但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朗讀體會,讀出文章的意境之美,體會到作者的所要表達的情感。以《草原》一文為例,文章景美人美語言美,在朗讀感悟時,可以先通篇朗讀,在充分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意境之美,然后還可以分塊朗讀,可以讀一段,可以讀一句,細細品味作者的情感意境,體會明朗的天空,碧綠的草原,以及濃濃的民族風情,情感得到陶冶。
四、教師以情傳情,用真心激發(fā)情感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yè)就是給學生傳遞情感的職業(yè)。確實如此,教師的情緒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很多時候,教師心情的變化往往會表現在臉上,因為面部的表情乃是心靈的窗戶,是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會因為教師的情緒變化而變化,看老師的臉色行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根據文本內容以及教學的需要,充分合理的運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牽動學生情感的改變,讓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正是基于這一點原因,教師不能把平時工作學習中的情緒帶到課堂中來。一些老師因為作業(yè)批改的原因在課堂上批評學生,情緒有時顯得很激動,學生都很緊張,接著再來講述課文,分析文章的話,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很難在短時間內進入角色,嚴重影響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進入教室,教師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投入教學狀態(tài),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之中。比如應以贊嘆自豪的神情朗讀《黃山奇松》,以贊美舒服的感受品析《黃果樹瀑布》。表揚學生的時候應面帶微笑,眼含贊許之情,學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贊美之意,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
綜合上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情感教育可以充分調動和開發(fā)學生在學習上的非智力因素。進而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豐富學生的情感。作為教師應始終把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恒議題,培養(yǎng)出一批批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