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慧
摘要:合作學習是當前應用較廣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之一,希望學生在學習或工作中能夠將集體利益的實現與個人利益的實現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最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自己學習目標與理想。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合作學習在學生協作能力、交際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和增強方面的優勢,使其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青睞。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就其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開展進行初探,并對合作學習的有關策略做出了總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策略
學生以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為目標,而開展的分工明確的互助性學習活動,即為合作學習。隨著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合作學習的已成為當前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之一。將合作學習與高中英語教學相結合,既能夠有效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又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且合作學習也為學生協作意識和交際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條捷徑。鑒于此,為了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素質,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探索是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價值的。
一、科學分組,做好英語合作學習準備工作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基本上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而開展的。因而也可以說,小組分配的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展的有效性。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時,務必要科學分組、有效分組、合理分組,為有效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首先教師在對小組進行分配時不能過于隨意,要有一定的根據或規律,比如這一組學生的興趣特長各有不同,另一組學生的性格正好互補等等。所以這也就要求教師能夠大致了解和掌握授課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個性、興趣愛好、優勢、劣勢、學習情況等等。其次,教師在對所在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要注意組與組之間的同質性,盡可能地使每組的實力持平狀態;另外,在分組時,教師還要注意組內的異質性,即突出組員的多樣性和多元化,在一組內不能都是成績好的學生,也不能都是成績差的學生,每個組員都應尤其“與眾不同”之處。再者,為方便管理,教師在分組后還要選出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長,負責管理和協調組員的工作以及對教師和其他小組的溝通,這同時也是為學生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便利。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小組成員的特性對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配,使得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能有所擔當和發揮。比如,比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5“Canada—‘The True North”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或安排學生對加拿大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如讓小組成員A去收集與加拿大相關的語言文化,讓成員B去收集加拿大特有的動物或生態環境信息,再讓成員C去收集加拿大的一些著名人物或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信息資料等等。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通力合作,來促進小組目標的實現。
二、營造環境,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諸多的教學實踐表明,環境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成效有重要影響,因而為促進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營造相對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通過優良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來熏陶和影響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情景創設、情景游戲、小組比賽等方式來營造合適的英語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加地投入,對英語學習內容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悟,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
比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三的unit4“Body language”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良好學習環境的方式來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圍繞“Body language”這個主題進行討論,每個小組派出代表講出或演示出小組討論總結出的肢體語言,比如比出剪刀手表示“勝利”,豎起食指抵在嘴巴上表示“安靜”,朝別人豎起大拇指表示“贊揚”等等。由于肢體語言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或被使用到,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教學興趣較濃,對知識的渴望程度較高,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更加的投入,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
三、適時引導,充分發揮教師教學指導作用
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向學生下發合適的學習任務與合作學習的要求包括合作形式與時機外,教師還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和學習任務完成后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評價,借助評價來激勵學生,提高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興趣。根據組織行為學理論,帶有鼓勵或表揚以為的行為與言辭更能夠促使人不斷上進,因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評價時,應盡量地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讓學生在高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喜悅,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增強。另外就學生的角度而言,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叛逆心理較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對幫助和關心那些學習差的學生,通過適時的引導和積極的鼓勵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不是過多的批評或用嘲諷的語氣來責備學生。也正因為如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同時教師在評價時,應側重于對學習小組整體的表揚,而不是側重于對學生個人的表揚,這樣才能發揮出合作小組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此外,學習效果評價一方除了可以由教師擔任,也可以由學生擔任,學生身處其中,其觀察和評價的更加直觀。且這樣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合作學習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既是借此來推進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也是借此來增進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同時也是利用合作學習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創新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以及其他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應時刻保持積極飽滿的教學態度和精神狀態,做好課前準備,構建良好學習氛圍,適時引導,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武繼國.高中英語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05)
[2]趙婧,徐帆.合作學習的現代教學意蘊[J].中國教師,2010(17)
作者簡介: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2級碩士。專業:學科教學論(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