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余 欽惠平
摘要:遵循高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成長規律,從課程建設理念、模塊化課程體系、文化基礎課標準、評價方式、職業素養五方面著手“分段教學,七年一貫”課程體系建設,有益于中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的平穩過渡。
關鍵詞:中職與本科;“分段教學,七年一貫”;課程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5)05-0050-02
一、課程體系系統化理念的確立
自2013年起,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與南京曉莊學院合作試點中職與本科“3+4”分段培養自動化專業項目。學校整體考慮中職三年與本科四年的課程設置采用“分段教學,七年一貫”課程體系建設思想,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形成規律,以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中心,構建了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實訓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專業課程體系。中職階段以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基礎技能實踐課程教學為主,以能力拓展為輔,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動手能力的培養。本科階段以專業核心課程和技術開發實踐為主,著重技術分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場景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實踐性。
根據中職與本科兩個階段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構建課程體系,規劃教學內容,制定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1]既應避免中職與本科課程內容的重復,又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以保證實現課程內容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
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
中職教育強調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而本科教育強調課程的學科性,理論性、系統性更強。在教學過程中,要推翻原有的教學模式,采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整體設計課程結構并統籌安排、分段實施,總體分為中職核心課程和本科核心課程兩部分。核心課程采用基本素質模塊、專業基本能力模塊、專業崗位能力模塊、專業綜合能力模塊和職業能力拓展模塊五個模塊式的結構。
課程設置以知識的延續和能力的提升為主線,突出中職基礎地位,強調本科的拓展與深化作用,強化自動化專業高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在邏輯關系,實現分段培養目標的有機統一。如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與本科《電路分析》、中職《電機與控制》與本科《電機與拖動基礎》、中職《可編程控制器技術(一)》與本科《可編程控制器技術(二)》等課程的互通,實現了中職和本科學生在知識和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三、高標準嚴要求的文化基礎課程
中職教育如果著重強調職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忽視文化基礎知識學習,就會影響學生本科階段的快速成長。相應的基礎課程掌握不夠對自動化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就會產生一定障礙,限制學生專業實踐知識、技能的理解,導致學生缺乏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影響學生職業創新能力和終身發展。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旨在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中職階段加強學生語文、數學、英語、物理、計算機基礎等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制定不低于高中要求的文化基礎課程標準,教考分離,由市教育局統一考核,可確保教學質量。并規定相應中職學生要通過江蘇省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三級B類考試和計算機一級考試。文化基礎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具備在大學繼續學習的基礎能力和條件,為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統一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方式
考核評價方式是實現“分段教學,七年一貫”目標的關鍵。現代職教體系構建推行統一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方式。每學期或每年的分段考核,除了統一考試的成績外,還應包含學生的平時表現,以達標的方式來實現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專業課程的學習,要將傳統的評價方式改為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方式,綜合能力的考核采用任務考核方式,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評分。技能考核,要體現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充分考慮學生的創新性,鼓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五、七年一貫遞進化的職業素養培育
職業素養的培育是綜合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方面。在培養體系中,應根據青少年成長和認知規律,設置從中職到本科兩個階段的職業素養系列課程。中職校在新生入學教育中,需加強專業教育,引導學生熱愛今后所學專業,積極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以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中職校通過大量的技能實訓,應在學生品格形成的關鍵期按照有關規程嚴格要求,認真做好每一個細小環節的實踐學習,使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能嚴格按技術規程辦事的職業素養和團隊精神。
在應用型人才就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創造力的培養居于核心地位。創造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具備對核心知識的透徹把握和遷移能力,并不斷靈活運用。本科四年中,課程教育教學中應強化創造力的培養。任務驅動模式有助于培養人的問題意識、綜合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本科院校要設置“社會化”、“綜合化”的職業教育課程,讓學生到實習實訓基地親手操作設備,親身體驗產品制作過程、進行項目試驗和科技研發等,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中職與本科“分段教學,七年一貫”課程體系建設模式有助于解決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低、本科人才培養技能缺失等問題,實現中職本科銜接培養的平穩過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登蓮,董興.對現代職教體系建構芻議[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5).
(責任編輯:章躍一)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CHEN Zhang-yu & QIN Hui-ping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211135,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Following the growth rule of highly-skilled applied talents,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taged education and seven-year cohesion which consider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cept, modularized curriculum system, basic course standard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was developed. This system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smoothly transfer for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staged teaching and seven-year cohes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