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迪
摘要:中國家具從業人員750萬,其中從事家具設計的人員占10%左右,以此計算,中國家具設計師從業人數在70萬左右。家具設計業屬知識密集型現代服務業,它的發展將帶動制造業、裝潢業、木材業等眾多關聯行業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家具設計職業在勞動分工中主要有以下崗位:裝潢公司家具設計師、家具公司家具設計師,獨立家具設計師等等。
關鍵詞:家具設計;模型制作;教程安排
中國家具從業人員750萬,其中從事家具設計的人員占10%左右,以此計算,中國家具設計師從業人數在70萬左右。分布情況大致如下:其中70%的從業人員分布在室內設計行業和裝潢行業、大型出口企業研發部門、大型家具制造企業。其余30%分散于各設計院、各類型設計事務所等。家具設計業屬知識密集型現代服務業,它的發展將帶動制造業、裝潢業、木材業等眾多關聯行業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現在國內出現一批以工作室為單位的職業家具設計師,并形成一定的風潮。同時,他們也受到國內外各大展覽的青睞,成為設計圈內一股清新之風。
家具設計課程除少數專業院校有獨立的家具設計專業以外,其他的家具設計課程均在產品設計專業和環境藝術專業之中。在不同的專業課程中,家具設計課程的課程時間和制作時間安排上均有不同程度上的不足。課程時間不充裕也會造成課程的最終效果不佳。家具設計課程通常是大三年級的學生課程,他們已經有了前期的設計基礎。
在產品設計專業中,家具設計課程的課時大約在56課時左右,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家具設計課程的課時大約是72課時左右。中包含理論講解,方案創新,模型制作三個部分。課程時間的安排并沒有一定的標準,均按授課老師的不同要求進行時間上的安排。有的藝術類院校會安排一次或多次家具市場考察,一般為宜家家居或是家具世界等等;有的則會專門考察燈具市場。學生可以從專業賣場的角度看到更多真實的、成熟的家具是如何呈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同時讓學生明白商業與創意之間是如何取得平衡,如何做出取舍。這樣既從消費者的角度又從設計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件或是一套成熟的家具產品,對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其次,家具市場的考察還可以讓學生親自觀察實際家具產品,體驗真實的觸感,了解產品內在的結構特征以及制作的工藝與流程等等。這些都是書本以外非常重要的知識講授。
家具設計課程通常會以家具設計史作為課程的開端,一般分為國外家具史和國內家具史。國內家具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特色分別講解,同時歸納出較為重要的特征,例如明清家具,榫卯結構等。有一些藝術類院校則需要學生畫出榫卯結構的圖紙,例如,燕尾榫,圓頭榫,暗榫等等。課時較長的還要求用實木制作基本的榫卯結構。家具的材質和工藝講解也十分重要,包含對材料的了解,制作工藝的流程,家具的基本配套。特別是不同的材質組合,配合不同的加工工藝,家具工廠慣用的制作工藝等等。家具的風格與形態設計,不同時期的背景下會產生各式各樣不同風格的家具產品。
家具課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以講解為主,了解家具的歷史,材料與工藝,風格與形態。通過對家具市場的考察后,確定設計主題。學生可以單獨設計一件產品,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設計一套家具。
設計創新部分一直是家具設計課程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難點之一。學生們的反饋大多是有些茫然無從著手。有些學生會選擇大膽的風格,夸張的手法設計一件極具個人風格的家具方案。有些學生會從材料出發,收集破舊衣物,對舊式家具重新改造。有些同學則會針對某種特定的主題進行設計。教師啟發學生的過程是一個反復磨練的過程,教師可以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其實學生是有想法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思考,只不過需要認識和挖掘。這里想談的是,第一部分的背景知識了解給第二部分的方案創新并未帶來明顯效果。家具設計的背景知識講授中,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學習基本知識的過程。然而第二部分的設計創新,則需要更多的去認識到家具與人之間的關系,這需要學生不斷的摸索和嘗試。
家具的設計與創新,在課程學習階段可以不受到市場的限制,但需要考慮到材質和加工工藝。如果完成的可能性較低,方案則是需要修改。學生需要大量的草圖繪制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對此進行論證。待方案確定后,許多學生對于形態很有把握,但是尺寸卻沒有進一步完善。家具中的人機工程學極為重要,這不僅僅是尺寸的問題,更多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舒適與愉悅。
最后的部分是家具模型制作。通常而言,這個部分是放在課程較后的時間段,很多情況都是學生在設計方案確定后,才會去購買模型材料和工具。但是由于設計方案遲遲不定,網絡購物的時間不確定等原因,導致不同程度的課程時間浪費。通常模型材料的購買都是通過網購,或是建材市場,以及專業的文具店。每位同學的設計方案不同,故有很多的模型材料比較特殊,須從網上購買,延時情況較多。
學生在模型制作中容易出現尺寸和比例不正確的情況。這是由于模型材質的不可控性,這也和教師的講授有關。經驗豐富的老師,會在前面的課程中講到有關模型材料的特征。學生除了手繪草圖,建模渲染,模型制作也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因而調整設計方案,當然是在原設計特點不變的情況下做出妥協的方案。有些同學則在方案設計和前期制作過程中都較為順利,但模型制作到中期就會發現之前的尺寸越來越小(或大),三視圖上面盡管會有材質的厚度,但是模型材質的厚度則是另一個標準。所以越是到了模型制作的中后期,越應該謹慎。如果發現尺寸偏差較大,則應該停下來,做適當的調整而不是繼續做下去。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該盡早發現此類問題。
為了更好的利用課程學時,市場考察和方案創新可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穿插進行。家具市場考察本是對實物家具的多方面體驗,讓學生感受成熟的市場,現階段的家具風格走勢,了解結構,加工工藝,實物效果等等,這些都對學生們而言都是喜聞樂見的授課方式。在學習家具史的同時就可以安排一些手繪的作業,讓學生親手繪制家具效果圖,體驗各種不同風格特色的家具。這對后期的家具創新和設計工作都有不錯的效果。
以上是筆者在多年家具設計課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每次結束家具課程的時候,看到學生們的作品時,總會有很多感慨。有的學生不善言辭,默默不做聲,但最后呈交的作業卻令人驚訝。若當時能及時地多多溝通,多多了解,一定會有更加令人驚喜的效果。這里面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師的啟發,同時還需要教師對于課程的熟練掌控,這樣方能在每次課程中都能讓更多的學生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