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摘 要】
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尤其是語文學科作為基礎課程之一,能夠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邏輯能力與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融入人文陶冶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筆者主要針對人文陶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進行分析研究,同時提出部分具體體現方法。
【關鍵詞】
人文陶冶 小學語文教學 體現
語文學科是小學教育階段一門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課程,是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綜合體現,在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過程中具有先天性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人文陶冶,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與基礎性,所以,教師應該充分把握語文教學與人文陶冶之間的關系,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人文陶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健全小學生的人格,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倡素質教育,人文陶冶的核心是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幫助其進行準確的人生定位。在人文色彩較強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有目的的融入人文陶冶,對健全學生人格具有事半功效的重要作用。第二,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陶冶,可以幫助小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現階段,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內容十分豐富、多姿多彩,充滿人文色彩的課文有很多,包括偉人故事、風景描寫、寓言故事和古詩詞等。小學生正處于關鍵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時期,分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較低,其中人文素養又是形成這些能力的基礎,所以通過各種類型的課文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人文陶冶,幫助其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時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人文陶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1.培養人文精神,提高學習興趣
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執行與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與之前的教材相比變化顯著,新教材中的課文類型更加注重情感教育,且富有人文色彩,這對于融入人文陶冶提供了一定的教學基礎,通過課文教學有效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精神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具有一定的教學意義,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社會百態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從而更好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逐步提升他們的審美觀與道德觀。例如,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時,在對課文進行通讀之后,引導小學生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同時在人文陶冶方面,教師要讓小學生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課文中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也能夠對小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影響,提高其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同時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從人文色彩出發學習和理解課文內容。
2.進行審美教育,拓展人文陶冶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人文陶冶,可以通過有效的審美教育,拓寬小學生的人文陶冶。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和教學需求,營造一個特殊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般學習和感受課文內容,從而幫助其理解和分析整篇文章,對于關鍵部分要賦予相應的情感色彩,寄情于物,把人物情感與自然風光有機結合,以此來豐富小學生的思想情感。創造審美情感對于人文陶冶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讓小學生在審美環境教育下,其感知、想象與思維都受到環境的感染或熏陶,從而發現更多的美。例如,在《臺灣的蝴蝶谷》教學中,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教師應該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他們知道寶島臺灣的蝴蝶品種全、色彩艷、數量多,在世界上都很有名,從而感受到臺灣蝴蝶谷美麗壯觀的景象,拓展小學生善于發現自然之美,從而提升人文素養。
3.強化情感教育,提高人文素養
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其人文素養,情感教育的效果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將不同種類的情感教育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文章中的情感進行遷移與渲染,并且引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感悟,融入人文陶冶,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人文素養。特別是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學生把無聲的課文內容轉變為有聲的言語,對文章中的人物、故事、景色等都印象較為深刻,全面感知文章內容,同時也受到課文中的情感熏陶,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人文素養。例如,在《長城和運河》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到不同的情感熏陶與審美體驗,從而了解長城和運河這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結晶,進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的人文素養就能夠得以有效提升。
三、總 結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陶冶,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與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增強人文陶冶,重視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逐步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03)
【3】全國中語會編.語文教育論文選【C】.開明出版社,1995
【4】袁振國.教育新思想【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5】佚名.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6】小學語文教學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01)
【7】陳進雄.感悟積累運用(小學語文教學)【J】.山西教育報刊社
【8】郭連媛.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
【9】王影.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
【10】蘆金肖.抓好小學語文教學 提升學生人文素養【J】.學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