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麗
【摘 要】
本文從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入手,逐步從鼓勵學生提問,享受課堂學習;提供自由空間,促進學生發展;關注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收集反饋信息,給予恰當評價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希望通過這些策略充分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讓語文課堂真正回歸,凸顯學生的地位。
【關鍵詞】
提問 空間 分層 信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要把促進學生主體性的完善和發展,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全面、快樂地成長。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鼓勵學生提問,享受課堂學習
傳統的語文課堂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毫不厭倦、不怕苦、不怕累,在講臺上孜孜不倦的給學生們講解。但是,這樣的課堂是學生們喜歡的嗎?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孩子們并不喜歡教師一言堂,他們希望自己也能有機會在課上發言,希望自己也可以與老師爭辯。因此,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給予學生們說話的機會,要創設學生發言的空間,要滿足學生們的愿望,讓他們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參與者。讓學生們的歡聲笑語在語文課中響起,讓學生們歡快的笑顏留在課堂中。但是,在長期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們習慣了聽,他們并不會主動地提問。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放下身段,蹲下來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問,說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四年級上冊《普羅米修斯盜火》時,孩子們對于這樣的神話故事特別感興趣,他們有無數個問題想問,但卻不敢舉手。我看著他們畏畏縮縮的樣子,笑著對他們說:“同學們,你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哦,老師會一一為你們解答的,不要害怕老師批評,只要你舉手,老師都會表揚的。”孩子們被我鼓勵之后,他們不再拘束了,紛紛舉起了手,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和最想提出的問題。如此的氛圍是孩子們喜歡的,也是他們所享受的。
二、提供自由空間,促進學生發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促進學生健康、自由與全面發展,將學生塑造成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個性的社會接班人。可見,我們需要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來安排自己的事,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在教室里“死讀書”。
例如:在教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九色鹿》時,孩子們學完文本內容之后,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說,我就給他們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有孩子說:九色鹿不該救調達;有孩子說:九色鹿是善良的,它救調達是對的,但是調達是個小人;還有孩子說:雖然國王去抓九色鹿,但是國王不是小人,他知錯就改,還是可以贊揚的……孩子們形形色色的回答,讓我非常驚嘆。我相信,只有給予學生們機會,他們才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在善與惡的較量中得到了錘煉。如此的自主發言,是學生們喜歡的,也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最佳手段。
三、關注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
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強,有些孩子接受知識比較遲緩。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也就是老祖宗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不僅僅要因材施教,我們還要分層次施教。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讓他們在教師的關注中慢慢成長。
例如: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我們要分三個層次:第一層,要具有拓展性;第二層,要夯實基礎;第三層,要簡單可實施。要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成績有差距,因此老師在對待學生是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老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立最低和最高限度,最低限度是讓所有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這樣他們才會有信心繼續學習。
四、收集反饋信息,給予恰當評價
評價是對學生的鼓勵,也是對學生的不足指出方向的最佳方式。對于后進生,如果他們偶爾舉手發言,教師給予激勵性評價,就會讓他們信心倍增。對于中等生,如果教師給予恰當的點評,他們就會從中領悟到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對于優等生,我們需要表揚,也需要偶爾的給予小打擊,讓他們在順境逆境中都能從容應對。當然,評價也是發展學生主體性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否得當很關鍵。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順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發展學生們的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這也將會是今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我們要學會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也要錘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讓他們的主體性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M】.江蘇教育出版社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