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聲樂集體課的優越性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 聲樂; 集體課
聲樂作為學前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它以歌聲為主要手段,表達人們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這種美好的演唱效果來自于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刻苦的訓練,更來自于聲樂教師一對一的個別授課方式的精心指導,這種授課方式有利于教師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素質條件、基礎程度、學習能力和存在的問題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更準確、更直接地進行教學。但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太恰當。因為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門類多,聲樂課時少,學生人數也很多,生源基礎良莠不齊,音樂素質和嗓音條件都比不了聲樂專業學生,那么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就不能采取專業院校“一對一”這種單一的上課模式,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必須以集體課教學為主。
一、學前教育專業聲樂集體課的優越性
(一)集體課教學的高效率。學 生 在 一 起學習是比較節約時間和精力 的。比如:發聲、練習。由于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即使是同時啟蒙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的演唱能力必然會出現高低。老師把學生的這些優缺點在集體課中點評,或將平時練聲、歌唱過程 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來進行討論。這樣更容易激起學生的競爭 力和判斷力。因此老師在集體課教學中可以舉一反 三,并且讓學生 互相學習、借鑒。學生通過自我反復比較、觸類旁觀,得出來的正確結論勝過老師的千言萬語,課堂的學習氣氛和學習質量得到了大大 提高。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善于交流學習,集體課教學可以在課堂上提供學生表演、觀摩的相互交流機會,活躍學習氣氛,更大的調
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學生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取長補短。良好的氛圍避免了初學者常見的膽怯、害羞和對聲樂的最初迷茫,能迅速提高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
二、學前教育專業聲樂集體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差別。集體教學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最主要的問題是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妨礙學生個性、特長和學習態度的發展。幼師學校的學生來自各地,在聲樂學習上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音樂基礎很好,“唱”好的學生一心想著成為專業演員;有的在音樂上是空白,“唱”不好的學生在集體課中消磨時光,逐漸失去了對聲樂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大班集體授課,就是使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好的同學無法滿足學習需求,不利于學生聲樂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比較單一??偸乔宦傻鼐毬晫W唱新歌藝術處理課堂回課,幾年中幾十個歌曲的教學都是一個程序,周而復始,流水作業,讓人感覺枯燥無味。其中由于集體練聲的時間長,缺乏個別指導,許多學生感覺自己是濫竿充數,缺乏與教師交流,因而造成教學不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在學唱與分析歌曲過程中,形式過于粗淺簡單,部分教師僅滿足于在學生學會了一首歌曲之后,就讓學生一遍遍地重復演唱,缺乏活力。
(三)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集體課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決定著教學策略的實施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老師每次授課時間為四十或五十分鐘。由于課時的不足,人數眾多,老師對歌唱機理、心理等知識的傳授只能蜻蜓點水式的走過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它不能保證教師個別指導的時間,不利于歌唱的記憶,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
三、完善學前教育專業聲樂集體課教學的對策
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集體課教學的質量,應從提高學生音樂修養、歌唱素質、教育教學素養入手,從基礎的、共性的方面去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和進行幼兒教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聲樂專業的基礎課程。聲樂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用于傳授與聲樂藝術緊密相關的聲樂基本理論知識。并不直接涉及到歌唱訓練的內容,屬于聲樂專業方向的素質課程和知識拓展課程。主要運用理論教學的授課形式,與聲樂訓練、實踐和欣賞相結合等。解決歌唱中的理論知識,對歌唱訓練和歌唱表演等起到輔助的支撐作用。
(二)歌唱訓練、教學觀摩。在聲樂大課教學過程中,歌唱訓練和一對一的小課有明顯的區別,它重點解決的是共性方面的技術方法。如:解決正確的歌唱姿勢、歌唱呼吸、基礎發聲、咬字吐字等問題。在歌唱訓練中,以基礎發聲、初級練聲曲、初級中外歌曲的演唱練習作為教學內容。對歌曲加強整體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呼吸自然,音色統一、咬字吐字規范,避免追求高難度技巧。
聲樂教學觀摩是聲樂大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觀摩演示讓學生們了解彼此間存在的先天差異(音色、樂感等)和在歌唱技術和表現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在觀摩中找到問題、指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聲樂觀摩課有鮮明的示范意義,對培養學生的歌唱表現力、耳朵聽辨能力和他們的職業教學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適時的聲樂觀摩課,對于聲樂初學者來說是很有裨益的。
(三)構建創造性的評價機制。評價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創造能力,建立自信,鼓足勇氣,力進取。如果教師課堂評價運用得好,它對于創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要對學生的錯誤、缺點、不足要寬容;對學生的優點、進步、創造性亮點要大力表揚,不能高高在上,刻薄苛求,挫傷學生的創造熱情。第二在評價中教師要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從實際出發,全面地賞識學生創造能力新的進展,使學生能較多感受成功與被肯定的喜悅,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內驅力,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充分、和諧發展。第三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創造力時,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從多角度、多方面評價學生的音樂素養,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只有這樣,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以最大的發揮。
作者簡介:張兵(1981.10—),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