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法》的頒布對規范我國旅游市場,推動旅游業良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于此,就《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管理的影響做了相應的研究。首先,文章從規范團費和規范導游行為兩個方面分析了《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環節中的相關規定,然后文章具體探討了《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管理的四點影響,諸如改革經營模式、完善內部管理、加強外部管理、打造品牌服務。
關鍵詞:旅游法;旅行社;經營管理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旅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我國相關部門的統計,2014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次36億人次,國外旅游人次1.09億人次,全年旅游收入高達3.25萬億元。然而,我國旅游市場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表現在景區層面,也表現在游客個人素質層面,還表現在旅行社層面。不少游客在外出旅游時喜歡選擇旅行社作為旅游方式,然而導游辱罵游客、強制購物等惡性事件卻屢屢見諸報端,不僅損害了游客的個人利益,也阻礙了中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旅游法》作為一部規范中國旅游市場的法律,對旅行社的經營管理提出了相關要求,能有效地維護游客以及旅行社自身的利益。本文立足于此,就《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管理的影響做了相應的研究。
二、《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管理的相關規定分析
《旅游法》是一部針對旅游市場的綜合法,它包含了旅游者、旅游規劃和促進以及旅游安全等多項內容,旅行社的經營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一)規范團費
團費不規范是旅行社經營管理中經常發生的問題,不少旅行社為了吸引游客,以成本價甚至低于成本價的極低價格來招攬游客,然后通過購物或諸如觀光車、低劣景點、特種演藝廳等其他付費項目來收取回扣,坑騙消費者。對此,《旅游法》旅游經營章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然后通過其他手段謀利。
(二)規范導游行為
導游行為不規范也是旅行社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網絡上屢屢爆出的導游辱罵游客事件便是明證。一些旅行社在不支付導游全額服務費用的前提下,將導游的收入和游客的消費相掛鉤,從而誘使導游在游客游玩過程中,向游客索取小費,或擅自變更旅游路線,將游客引入商場或其他另行付費的項目之中。《旅游法》第三十八條對此行為明令禁止,這不僅能維護游客利益,也能保障導游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旅游法》背景下旅行社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
旅行社之所以在運營中會出現上述問題,其根本原因便是經營管理水平低下,這種經營管理水平低下表現在經營模式、內外部管理以及品牌服務等多個層面。《旅游法》的頒布對于旅行社總結問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有著重要影響。
(一)改革經營模式
《旅游法》已經對不合理低價團做了禁止,因此,旅行社應該從改革經營模式的角度來入手,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首先,旅行社要確立明確的經營理念,即在市場環境中通過優質服務來招攬顧客,而不是通過欺騙、誘導等來謀取不正當利益;其次,旅行社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目前游客早已過了“旅游等于購物”的階段,更注重文化觀光與審美,因此旅行社可以適時地推出文化游等活動,而不是一味地引導游客消費;最后,旅行社要樹立正確的經營目標,不能將利潤作為唯一的指標,而是應該綜合考慮市場效益、生態效益以及文化效益等。
(二)完善內部管理
內部管理是指旅行社內部的自我管理,它包括旅行社的業務范圍、導游的聘用等多個層面的問題。《旅游法》從不同方面對旅行社的內部管理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完善內部管理也是旅行社在《旅游法》背景下的必然選擇。首先,旅游業之所以亂象重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不少旅行社隨意出租自身的業務經營許可證,從而導致許多資質低、服務差的旅行社肆意橫行。《旅游法》對此明令禁止,這也會使旅行社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使用;其次,旅行社與導游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旅行社管理中的難點所在,過去旅行社通常不會跟導游簽訂合同,也不會支付全額工資,而是讓導游從游客消費等環節中賺取提成。《勞動法》中對旅行社的職責與導游的工作做了明確的規定,這也會促使旅行社重新協調與導游的關系,與其簽訂合同,并交付工資與保險。這在完善內部管理的同時,也保障了導游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外部管理
旅行社是作為溝通游客和旅游景點之間的橋梁而存在的,因而其外部管理的目標也主要集中于景區與游客之間。首先,就旅游景區而言,它作為游客旅游的場所,需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條件、收費標準、承載能力以及安全措施等。以前,不少旅行社為了賺取利潤,會與一些無牌無證的景區建立私下聯系,景區給予旅行社高額回報,旅行社則將游客引入景區之中。《旅游法》的頒布對景區方面做了很多要求,包括資質、條件等,這也會迫使旅行社調整與景區的關系,完善自身的外部管理;其次,就游客而言,他們是旅行社的利潤之源,同時也是其服務對象。《旅游法》中的不少規定,切實維護了游客的利益,降低了旅行社從游客里獲取不正當利益的可能性,這也會使旅行社主動調整與游客的關系。
(四)打造品牌服務
無論是改革經營模式,還是完善內外部管理,其實質都是提升旅行社的服務質量。不少旅行社在運營中,有著嚴重的“一竿子買賣”思想,只考慮當下的利益,而不考慮長遠的發展,因而坑、騙等亂象才會屢禁不絕。《旅游法》的頒布,為整治旅游市場、規范旅行社經營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因而旅行社必要改變過往錯誤的經營方式,而是通過提供優良的服務來贏得市場口碑,通過打造自身的品牌,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推動旅行社良性發展。
四、結語
旅行社是我國旅游市場中的重要一環,對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旅行社在經營管理中卻存在著不少弊端。《旅游法》的頒布為旅行社的經營管理做了多項硬性要求,這對旅行社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圓媛.淺析新《旅游法》出臺后對旅行社經營的影響[J].旅游縱覽月刊,2014(02):47
[2]和振勇.《旅游法》對旅行社經營管理的影響研究[J].商,2015(14):216
[3]馬智勇.論《旅游法》背景下的旅行社經營管理對策[J].旅游縱覽月刊,2013(08):105-108
作者簡介:麻廣波(1982—),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