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濤
【摘要】初中化學適于探究的內容較多,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使其感知化學事物,引導他們分析化學事物的內在結構,從而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通過探究找出新的突破點,完成探究活動。從而使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更具實效性,這仍是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孜孜以求的目標。
【關鍵詞】探究教學 化學課堂 規律 知識網絡 開放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60-01
初中化學適于探究的內容較多,如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化學變化等。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和認識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使其感知化學事物,引導他們分析化學事物的內在結構,從而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通過探究找出新的突破點,完成探究活動。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探究教學融入到化學課堂教學中呢?
一、化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
化學學習并非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求知過程,一個人的知識必須基于個人對經驗的操作、交流,通過反省來主動形成。學生只有在教學活動中,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表現在以下方面:注意教學的過程,主動獲取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積極思考,認真聽課,并積極主動地發言,真正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要發揚民主,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大膽質疑,提出問題,教學時要采取多種方式,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所教授的化學知識,必須經過學生的主動感知、消化、改造后使之適合他們自己的化學認知結構,才能被理解掌握。
二、探究化學規律,構建知識網絡
在課堂教學中對化學規律進行探究,可以使原來的一些知識串聯成網,從而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通過知識的自我構建來完成知識的內化,使知識內容更加有條理,使學生記憶的思路更加明晰,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和記憶。如在進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教學時,我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從1號到18號元素的原子的核外電子是如何排布的?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有什么特點?如在演示實驗時,學生并未掌握有關實驗的理論知識,在沒有理論的指導下,學生觀察實驗時往往會忽略掉最關鍵的內容。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實驗的條件、環節和實驗的主要結果(即告訴學生觀察什么、如何去觀察),使學生能看懂實驗,準確地觀察到實驗的現象和結果。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探究,使學生通過探究,不但可以輕松地學習了有關知識,而且還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探究問題要富啟發性
化學探究是由問題來引出的,要通過問題的引領,引起學生對所探究問題的關注,激發和調動學生質疑、探究和思考的積極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提出問題質量的高低和問題是否有啟發性,也就決定了實驗探究教學的質量和探究水平的高低。在學習中,通過提出探究性問題,學生進行驗證,主動探究,不但學習了學科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運用全面知識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譬如:在探究溶液的酸堿性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酸溶液一定顯酸性嗎?堿溶液一定顯堿性嗎?鹽溶液一定顯中性嗎?學生可以通過問題的啟發,自己設計實驗并通過親自操作完成實驗來得出結論。
四、引導學生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探究
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應是多種多樣的。許多問題本身就具有開放性,這也決定了學生探究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于許多探究性的問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決定如何進行探究,他們可以通過查找資料、上網學習、和同學進行討論、向其他人詢問或通過調查,然后再設計出實驗方案,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不管采取的是哪一種途徑,問題的探索性解決過程都是有價值的創造性的過程。如在學習了金屬活動順序表后,同學們很想知道其他的一些金屬在順序表中的位置如何,他們就可以通過查找資料和進行實驗探究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五、用開放性的探究內容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探究問題的設計上,要找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探究,這樣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不同的學生對問題思考的著眼點是不同的,對實驗觀察的角度也具有差異性,所以對問題探究的結果就會多種多樣。而且由于人們對事物認識的局限性,許多問題的結果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是有爭議的,因而許多問題就會沒有標準答案。但探究問題的開放性并不是指探究的問題是隨意的或問題的結論可以是隨意的,而必須要以探究能夠提高同學們的知識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根本。通過這些開放性的探究活動,不但不會降低探究的價值,反而會讓學生更能體會到科學探究的真實性和科學探究的艱辛,能夠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化學課堂中的探究性教學是一種綜合性教學,科學合理的探究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使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更具有實用性和高效性,這仍是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孜孜以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Y20070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