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高職院校為學生開設的一門教育課程,能夠很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以及綜合能力素養。就當前情況來看,多數高職院校開始重視語文教學改革,語文成為一門必修課。文章分析了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職語文教學與實踐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語文教學 實踐方法
[作者簡介]王娜(1976- ),女,山東海陽人,營口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遼寧 營口 115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07-0084-03
隨著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目前其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教育開展過程中,語文課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語文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校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在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語文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文素質是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品質。高職語文教學能夠滲透人文情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在高職語文教材中,選用了一些具備豐富情感和教育意義的課文,通過課文講解,滲透人文情感,能夠讓學生從中領悟到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教師通過講解教材,讓學生感悟作者的思想,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明辨是非黑白的能力,引發他們對事物的思考??傊呗氃盒UZ文教學不是為了糾正學生的錯別字,而是要發揮其人文性和基礎性的特點,適應現代學科交叉滲透的趨勢。在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語文課程肩負重任,語文是一門富含人文思想的課程,通過大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引導和感染學生,積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語文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基礎
語文是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前提,學生需要一步步接受新的事物,這與語文方面的知識脫離不了。比如,要做數學方面的問題,審題離不開語文,證明論題也不能離開語文,答題更是跟語文密不可分,歷史、政治等學科也是如此。只要有閱讀的地方,就離不開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知識的精華。高職教育是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縱觀當前畢業生就業狀況,就業競爭非常激烈,如果畢業生的文學素養較高,在單位面試時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優點以及崗位適應的能力,那么就更容易贏得良好的工作機會。
(三)語文教育有利于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語文教育、語文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關系著高校學生乃至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主要是由語文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語文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重視并優先發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人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語文是教育的基礎學科,是綜合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重新提出人才能力要求,根據新時期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訓練,提高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知識水平,增強學生對未來社會發展要求的適應性??傊?,高職語文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其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優勢。大學語文在高職院校中,其意義和價值已經超出了一門課程的范圍,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高職語文教學與實踐方法分析
(一)更新教學觀念,體現職業特色
作為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要積極轉變觀念,意識到大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明白語文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為語文課程的正常開設創造條件。通常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都喜歡當代文學多于古代文學,喜歡中國文化多過外國文學,喜歡小說多過詩歌、散文,教師在進行篇目選擇時,要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最好能平衡幾個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取舍,用高效率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另外,教師也可以增加一些應用文部分,這能夠更好地發揮語文在學生日后職業生涯中的作用。語文教學時,要把握語文教學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思想觀念,緊跟時代的潮流,這樣學生的思想才會與時俱進??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體現職業特色。如在欣賞生活閱歷較為豐富的作家的作品時,要能夠明確他們對人生的感悟,讓學生透過作品感受作者的人格情懷,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要具備接受打擊和挫折的能力,使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具有抗擊挫折的能力,提高職業素養。
(二)全方位使用多媒體,為課堂教學服務
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語文課件,對語文教師來說,可以把需要學習的內容在同一個畫面中進行整合,把課文以及圖片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行有效的語文知識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聯系,找出一些精選的幻燈片或者照片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思維,形象地講解和解說,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時,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春江花月夜》的歌曲,問學生:“你們從音樂中感受到什么?但這個教學設計放在開頭好還是結尾好?”之后讓大家討論分析,總結還是放在開頭較好,因為教學立足點是詩歌教學。比如,在學習李白的作品《蜀道難》時,可以用課件向學生展示巴蜀地區奇特、險峻的自然風光,讓學生通過真實的畫面感受文章的開頭“危乎高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學習《天山景物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自然風光,比如原始森林、草原等,再配上一些美妙的音樂和抒情的文字,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如電影鏡頭般流動的畫面,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分析,變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畫面和音樂,流入學生的心目中,讓學生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美。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負荊請罪”這個故事時,可以使用圖片教學,在圖片中配以對應的文字,其中一張是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頗將軍嗎?”另一張是廉頗負荊請罪的畫面,并配以文字說明。其中一個文字的內容是:請同學們聯系課文中的“完璧歸趙”以及“澠池之會”的具體內容來分析藺相如的品質。另一個文字的內容是:怎么看出藺相如具有的品質,這個人物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教師可以進行積極引導,把知識的講解與學生情操的培養、陶冶結合起來,不斷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
(三)把課外資源引入課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以歷史知識為積淀,激發學習興趣。教學的精髓是讓學生變得樂學,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處在記憶的最佳狀態,用快樂的心態去探索語文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歷史故事和背景來豐富高職語文課堂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赤壁賦》時,學生對課本中的詞句不是特別關心,反而喜歡曹操橫槊賦詩的歷史事件,在講解了這個歷史故事后,才為學生分析詩人在慷慨風格背后的那種失意。學生想明白為什么故事來到赤壁,智慧的諸葛亮沒有寫,周瑜也沒有寫,為什么是寫歷史上頗受爭議的曹操。到底蘇軾這一代文豪一生中經歷了什么樣的大風大浪,他對人生有著什么樣的感慨等。
導語激發興趣,增加教學效果。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個好的導語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學習《拿來主義》時,教師可以設置引導語:在天津,有一位作家叫馮驥才,在他一次對法國進行訪問的時候,在一個宴會上遭遇記者接連發問。一名記者這樣問道:“先生您好,貴國實施改革開放了,很多方面開始效仿資產階級,你們難道不擔心自己國家也會變成資產階級嗎?”馮驥才回答說:“不,因為人吃了豬不會變成豬?!边@樣幽默巧妙的回答贏得了宴會的一片喝彩。事實上,我們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東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只要堅持原則就能獲得成功,這就是“拿來主義”。這樣的課堂導入情景不擔心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四)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培養閱讀能力,增強創新意識。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教師可以把需要閱讀的內容進行分類,舉行相應的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能夠學會思考,為更好地達成大學語文教學目標,采用新型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內快樂地進行閱讀。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閱讀,每個人都把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同組的其他同學,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分工合作,培養團隊精神,這些精神在以后的就業中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時,要抓住文章中具有鋪墊作用的細小的情節,并對這些情節進行延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增加閱讀的興趣。比如,楊振寧的《鄧稼先》一文著重表現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致力于科學研究,為科學做出犧牲的一種高尚的品格,在寫作時,作者從自己的身份角度出發,沒有把重點放在對于事件的描述上,學生讀了文章后可能會對鄧稼先先生的偉大人格體會得不是特別明顯。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擴展閱讀,找出與鄧稼先先生相關的小故事,從而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先生的人格魅力。此外,還可以開展辯論賽、語言藝術比賽、超級演說家等活動,增加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提高文學藝術修養,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目的。
提升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要對學生的文學造詣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以及寫作能力。一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喜歡紙上談兵,讓人讀起來毫無生機。還存在“假、大、空”的現象,寫出的作文毫無情感可言,沒有創新意識,有的是照搬作文書上的模板,導致所寫的作文千人一面。高職語文教師要認清學生作文寫作的現狀,積極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強化寫作訓練,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寫作教學設計時,要把教學當作一門很好的藝術來看待。比如,在進行一些半命題作文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把那些寫作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與寫作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進行交叉分組,讓每一位寫作的成員輪流擔任小組的組長,讓小組組長組織成員圍繞半命題作文的內容和要求進行評論,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查漏補缺,提高語文寫作能力。在小組合作討論后,要讓各個小組進行意見交換,采用比賽評分的方式,展開各個小組之間的比賽,進一步拓寬學生寫作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
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與實踐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同時還要提升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何興楚.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教學改革的應有思路[J].孝感職業技術師范學報,2011(4).
[2]韋淑,匡明,毛知蘭.淺談農村初中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0(8).
[3]李英.淺談提高職校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