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教育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外,還應注重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文章首先介紹了通用管理能力的有關概念,指出高職學生培養通用管理能力的意義,對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分析論證,強調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對高職學生成才和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重要。
[關鍵詞]高職學生 通用管理能力 培養 意義 途徑
[作者簡介]張喜春(1966- ),男,吉林吉林人,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叢日杰(1987- ),女,遼寧朝陽人,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張炯(1974- ),男,陜西西安人,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吉林 吉林 13202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4年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17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07-0111-02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現代職業教育是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全體勞動者可持續職業發展的教育類型。為達成培養目標,高職教育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優化的教育產品,推行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將成為適應學生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一個重要手段。當前,高職教育領域依然存在“重專業、輕素質”“重行業、輕通識”的情況,應著力加強對學生跨越各行業、專業之上的通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各種通用能力中,通用管理能力又是亟待強化的一個典型方面。
通用管理能力(General Management Performa-
nce)是指不同職業群體中體現出來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識要求,是一切管理者應當共同具備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一般包括自我發展、團隊建設、資源使用、運營績效管理四個方面的能力。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現代企業招聘時需要新員工除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表達能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等。半數以上國內公司認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合格的員工。而員工不合格的原因之一就是通用管理能力不足。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對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需求比本科院校更為緊迫。研究顯示,高職畢業生普遍存在時間管理、協調安排、自主學習、分析判斷、抗挫折能力、溝通能力、服務意識、成本意識欠佳等問題,這些專業技能以外的因素嚴重影響了其就業崗位的落實和職業生涯的進一步發展。高職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培養水平無法跟上市場用人需求的步伐已成為影響高職教育自身發展和高職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意義
1.培養具有現代職業理念和良好職業操守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通過對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幫助學生多元化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思維、溝通和動手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獨立人格,促進學生向終身發展的方向努力邁進。僅以通用管理能力四項內容中的自我管理為例,學生通過對設定目標、時間管理、自我規劃等能力的培養鍛煉,不僅可以了解自我認知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正確評價自己的方法,還能夠了解確定個人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并學會運用相應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合理目標,合理地規劃職業生涯。這些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將變得更加自信,更有目標,更腳踏實地,更富有責任感。高職教育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勞動者可持續發展,要想實現這些培養目標,加強對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顯然是十分有益而必要的。
2.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需要。201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699萬,被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然而,2014年大學畢業生達到727萬,加上2013年尚未就業的大學生,2014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仍難好轉。面對困難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改善自身的兩個方面,一個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另一個是心態。核心競爭力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快速適應企業需要的能力,心態則影響大學生就業時的定位和對自身的判斷。有研究顯示,通過對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會使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提高,學生心態有極大改善。因此,加強對高職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培養,對于促進高職學生就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3.高職學生終身職業發展及用人單位不斷提高人才整體水平的雙重需要。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已有12年,這期間在我國經濟獲得更加迅猛發展的同時,企業也經受了更加激烈的競爭。今天的企業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原材料、市場、供應鏈都是全球化的,人才也不例外。企業間的競爭更直觀地體現在人才水平的競爭上,不斷提高人才整體水平已成為企業存續和發展的命脈。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許多企業的人才水平并不盡如人意,特別是不少企業的中層領導者,以往大都是專業技術出身,在被提拔到管理者崗位后,常常不能適應身份定位的轉換,在戰略決策、團隊領導、績效運營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出現知識和能力的短板,給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阻礙。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為企業的人才梯隊培養打好基礎,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前更好地了解企業需求,注重職業化素質的養成,為其以后在企業的晉升和終身發展提供前期儲備。另外,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提升,也為他們未來在不同崗位和職業間的轉換帶來更多便利,而這樣的轉換已成為職場上的常態。
二、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途徑
1.高職通用管理能力課程體系開發與建設。通用管理能力課程體系一般包括自我發展、團隊建設、資源使用與運營績效管理四個模塊,各模塊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系。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建設,應該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貼近職業和專業,不求大求全,應具體且實用。可以既有面向所有專業的基礎類課程,又有面向個別專業的強化類課程。比如,針對所有學生開設的“通用管理能力實務”課程可以全面介紹提高通用管理能力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針對個別專業,如機械電氣類專業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可以開設“從操作工到班組長”課程等,里面重點介紹團隊建設模塊的團隊意識、團隊領導與激勵、團隊沖突處理、團隊文化等內容,以及資源使用模塊中的資源配置、成本管理等內容,還可以包含運營績效管理中的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和客戶管理等內容,以幫助高職學生在就業后有能力從一線操作工崗位脫穎而出,成為基層甚至更高層面的管理者。
2.加快校企合作,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普遍在財政投入、校企合作影響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研究顯示,高職學生要想培養通用管理能力,僅依靠校內課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應增加學生在校內外的實訓和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在模擬或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訓,學生能更直觀地體會和運用通用管理能力中的各項知識和技能,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加快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的步伐。校企合作不僅是理論聯系實踐的紐帶,更是高職學生成功就業的橋梁。高職學生到企業參加實訓或頂崗實習,可以親身體驗企業的工作要求,實踐并調整自身所學,既鍛煉了能力,又提高了信心。
3.利用“第二課堂”培養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暗诙n堂”是高職教學的重要陣地,是課堂的有力補充和延續?!暗诙n堂”具有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易于學生接受等特點,在“第二課堂”中,學生往往更加主動、更有創造性。利用“第二課堂”培養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充分融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常見的“第二課堂”活動既包括各種大賽,如由共青團中央主辦的“挑戰杯”等各種創業計劃大賽,也包括各種學生社團組織參與的與管理有關的創業、公益和創新活動,如企業家論壇及講座、青年創業論壇及創業實踐、“公益未來”大學生公益活動等。這些活動既可以為學生帶來積極向上的力量,促進學生主動對通用管理能力知識進行消化與吸收,其活動本身也對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意識、溝通意識、成本意識以及抗壓能力等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學生一般都能較快地提高有關能力。從已有研究來看,“第二課堂”在培養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方面效果顯著。
4.在“項目化”教學中融入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目標。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項目化”改革,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突出高職辦學特色、促使課程改革走向優質的有效途徑。“項目化”教學活動的特點是以項目為載體,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中心,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此方法與傳統教學的本質區別在于其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夠使學生將學習內容和工作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這些能力中許多都涉及通用管理能力。因此,如果在“項目化”教學的能力和素質目標中融入培養學生在各個崗位之間通用的可遷移的能力,使其具備在職業發展和職業遷移中必備的能力,即通用能力,尤其是通用管理能力,那么將對高職學生的就業和終身發展大有裨益。許多研究顯示,在“項目化”教學中充分融入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目標,是培養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目前我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挺進的關鍵階段。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正承擔著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為培養更多合格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應大力加強對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探索。對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養具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只有掌握這些規律和特點,并采用行之有效的途徑,高職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培養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金鋒,宋士云.地方高校大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12(5).
[2]吳克強.高職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培養與就業關系研究——兼談六安職業技術學院“3+3”人才培養模式[J].職業時空,2012(6).
[3]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教發[2014]6號)[Z].2014-06-16.
[4]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Z].2011-10-20.
[5]宋士云.通用管理能力概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
[6]謝洋.名企談技能人才[N].中國青年報,2008-06-23.
[7]徐靜蹘,陳彬.通用能力培養:高職教育必須強化的目標[J].教育與職業,2008(27).
[8]謝國萍.淺談通用管理能力培養的意義[J].科技信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