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獨立學院的培養方案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缺乏適應企業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問題,獨立學院應遵循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理念、加強學科基礎、加強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優化、打造專業課程平臺的原則修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樹立自身品牌。
[關鍵詞]獨立學院 "人才培養方案 "修訂
[作者簡介]齊運鋒(1973- ),男,江蘇徐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教務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和民辦高等教育。(江蘇 "南京 "21004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獨立學院學生專業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項目編號:201413982009Y)和2014年度濱江學院第三期教改課題“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14JY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8.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16-0033-03
從1999年獨立學院出現以來,其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張,極大地緩解了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短缺的困難,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2003年8月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規范和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發[2003]8號)中,規范了獨立學院的辦學和管理。2004年開展的辦學條件專項檢查,使獨立學院進入了規范管理新時期。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培養過程及方式的總體設計,是組織教學過程、規范教學環節的主要依據,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
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從市場需求的實際出發,鼓勵個性發展,加強實踐環節,培養目標應定位在技術工程師。如果仍舊克隆母體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不考慮生源的差別,不考慮辦學的差異,則將失去辦學的優勢,甚至被淘汰。獨立學院要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培養方案也必須進行改革,要符合自身辦學的特點以及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因此各獨立學院也紛紛開展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加強實習實踐教學,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獨立學院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要建立符合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案,不僅是獨立學院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作為獨立學院,一定要利用特有的辦學優勢,逐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才僅僅十年多,內涵建設剛剛起步,人才培養定位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目標定位還不是特別清晰、還不能完全體現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設定、培養過程還難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對母體高校還有很強的依賴性等,這些都嚴重制約了獨立學院的生存與發展,也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因此,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迫使獨立學院必須從規模擴張向內涵建設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逐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起符合社會需求、具有自身特點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課程設置不合理,社會需求和實際培養之間存在偏差,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獨立學院在建立、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都離不開舉辦高校的支持,因此獨立學院始終受舉辦高校的影響,特別是在辦學初期,由于獨立學院的師資和辦學設施都必須依賴舉辦高校,因此其培養方案一般都是直接使用舉辦高校的,采用的是“拿來主義”,即使是修改了部分課程,但由于任課教師基本都來自舉辦高校,授課內容的變化也很有限,因此對于培養體系而言并沒有變化,在課程方面也無法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
獨立學院已有畢業生近10屆,對畢業生的畢業后調查情況表明,企業認為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在技術應用方面有更大的優勢,但他們的實習實踐經驗還不夠充分,自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加強,企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并沒有得到及時的響應。主要表現在獨立學院的培養過程和培養目標上,與普通本科生培養并沒有太多變化,甚至與普通本科院校存在雷同情況,學院在培養高層次人才還是培養職業技術型人才的選擇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2.缺乏適應企業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由于獨立學院辦學時間較短,實習條件建設不到位,實踐教學時間在培養方案中所占的分量也不足,學生實習的機會也不多,在實踐教學和管理中的經驗積累都不夠豐富,因而還沒有能夠建立起適應企業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
職業素養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最突出的體現,而所有這些都需要通過實踐教學才能真正實現。但由于獨立學院辦學的獨特性,以及經費投入等原因,使得實習條件建設投入不足,真正參與實踐教學指導的人員比較缺乏,大部分專業的實習實踐性教學環節落實還不到位。因此,盡管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是應用型,但與國內外應用型院校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獨立學院現有的培養計劃中,實習實踐的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等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實習過程和結果評價手段單一。在現有的教學培養方案中,實習環節主要包括課程實驗、設計、專業實習等。實習教學內容盡管有教學大綱作依據,但是由于受實習條件限制,質量監控基本上由擔任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個人掌握。因此,在實際的實習過程中對于實習內容很難保質保量地完成,更談不上擴展與創新以及過程監督。
第二,實習內容比較簡單。在獨立學院,很多實習實踐教學時間只安排了1~2周,學分也只有1~2個,學生不重視,教師也不便安排真正的大型綜合性實踐。實踐環節一般應包含任務安排、查閱資料、實踐操作、撰寫報告、師生交流等,其中真正用于實際教學的也只有3/5的時間,因此實際的實習效果很難達到要求,更難以達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第三,實習實踐場地沒有保證。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學生的專業實習最好是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與運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種安排基本沒有問題,因為企業也有專門人員負責實習工作的安排。現在,雖然各專業也都有專業實習基地,但很多是有名無實,企業接受實習的學生數量有限,同時企業既怕影響生產,又怕負擔學生實習期間的安全責任等,因此大部分企業一般只能接受一些參觀性的實習實踐,主要的實習內容只能在實驗室里通過仿真或模擬的方式完成,使得部分實踐教學特別是生產實習教學徒有虛名,得不到落實。
二、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原則
1.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要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等有關文件精神,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時要結合國家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業規范要求、專業認證要求、行業標準以及專業資格考試要求,同時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中相應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要求、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環節等,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和定位,體現獨立學院自身的應用型辦學特色,努力培養具有特色的多樣化人才,建立相適應的學分結構、課程體系和管理模式。
教育部在2014年的工作要點中也提出,要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推動省、行業部門(協會)和高校聯合制定專業人才評價標準,促進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實際制定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要實施好卓越工程師等各類卓越教育培養計劃,積極推進部分學科專業領域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共建大學生校外科研實踐基地。因此,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要及時總結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成效,結合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積極吸收教育教學改革經驗和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精煉課堂教學,強化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貫通,制訂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品德優良、基礎扎實、知識豐富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2.加強學科基礎,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才的需求。強化基礎理論教學、注重專業思想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拓寬專業口徑,構建全校統一的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和各類專業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充分利用和整合學校各類學科優勢教育教學資源,促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貫通,設置靈活多樣、滿足市場需求的專業方向課程,積極探索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樹立“個個優秀、人人成才”的觀念,尊重和兼顧不同學生多樣性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以公共基礎、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教育平臺為基礎,在推行專業共性教育的同時,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卓越計劃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因材施教,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搭建平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加強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應包括軍訓、實驗、課程論文(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和實習(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社會實踐等環節,所有實踐教學應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為主,并及時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實踐教學方法,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按照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的學分比例,豐富和優化實踐教學內容,設置滿足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發展需要的培養環節,建立以創新性實驗、開放設計性實驗、學科競賽、科研訓練項目、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的實踐體系,將教學理念和方法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創優教育,同時合理設置實踐課程,豐富實踐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實踐教育一體化,構建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推進實踐基地和資源的開發與建設,逐步建立起覆蓋課內外的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基礎教學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三層次的實踐教學內容,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4.加強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優化。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結構的設置密切相關,獨立學院應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人才培養的特點,對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要構建符合應用型特點的課程結構體系。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要具體體現在課程教學內容中,要根據學院培養目標結合專業特色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使培養方案得到具體落實。學科基礎課程設置堅持學科基礎性、系統性、學術性、拓展性、寬口徑原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所劃分的專業類設置學科基礎課程,并應覆蓋相應專業主要課程的80%以上,相同專業類的各專業學科基礎課程原則上相同。
獨立學院的基礎課程教學要適應專業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踐教學的需要,最好是有針對性的案例教學,要根據專業課程的需求組織基礎課程的教學。在教學內容中更要加強理論與實踐內容的相互結合,首先,教師要明確專業培養的目標和定位,要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應用實例和實習實踐內容的傳授,將新技術和能力引入課堂中;最后,要特別強調實踐性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將原理融入實例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真實的實例中理解原理和學會應用。
5.打造專業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分為專業主干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專業任選課程。專業課程平臺強調專業的前沿信息和專業發展的前瞻性,專業主干課程為必修課程,設置既要體現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又要體現專業本身特點和辦學特色。專業方向課程應按照拓寬專業口徑與靈活設置專業方向相結合的原則,盡量模塊化、小型化和多樣化,設置若干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供學生靈活選擇,以增強學生就業的針對性。
三、結論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新生事物,是以本科層次為主的教學型大學,其辦學理念應以社會需求、學生就業為導向。隨著國家對獨立學院辦學模式的宏觀調控和高考生源的變化,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計劃、提高辦學質量已逐漸成為獨立學院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要求。對于獨立學院來說,要想不斷發展壯大,就應堅持本科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充分體現“本科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兩個基本特征,注重實踐,面向應用,辦出自身特色。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健康發展,獨立學院就必須充分利用舉辦高效優質資源與辦學經驗,設計具有特色的培養方案,走特色發展的道路,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獨立學院培養方案要從沿用舉辦高校向具有自我特色的方案過渡,結合地方經濟需要制訂有特色、可創新、能發展的培養方案,在培養方案的修訂中要更加注重用人單位的參與,使修訂的培養方案具有更強的實踐性,加強與市場需求接軌,真正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樹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
[參考文獻]
[1]曾富珍.關于獨立學院教學計劃修訂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2]汪茂湘,胡劍鋒.試論民辦本科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07(3).
[3]鄭慶柱.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探究——結合浙江省溫州市所屬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2008(7).
[4]張應強.高等教育改革與我國民辦高校的可持續發展[J].大學教育科學,2006(6).
[5]游俊.構建獨立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5(6).
[6]金秋萍.獨立學院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6(2).
[7]羅君,齊運鋒.獨立學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3(12).
[8]周濟.促進高校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