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就業指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很好地結合、針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內容不健全、就業指導教育方法陳舊等問題。基于以上問題,文章提出了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策略:樹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新理念,包括職業生涯發展的理念、全程性理念、服務性理念;遵循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行動原則,包括發展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引導性原則和實效性原則。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指導 問題 對策
[作者簡介]徐曉影(1980- ),女,吉林乾安人,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冷巖松(1979- ),男,吉林雙遼人,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人事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吉林 "長春 "1300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現代大學制度下獨立學院運行機制創新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FFB108074)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16-0071-03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界定
針對就業指導的相關理論最早是美國提出來的,主要來源是帕森斯(Parsons)提出的與創業相關的就業指導理論。薩帕(Super.D.E)和羅杰斯(Rogers)在心理學以及人本主義等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完成了就業指導向生涯指導的轉變,成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重要理論基礎。就業指導同時也稱為“求職擇業指導”“職業指導”或“職業輔導”,在定義上有著狹義和廣義的區分。“狹義的就業指導主要是給相關的就業者提供相關的就業信息,幫助就業者進行就業的選擇,主要是作為具體職業和擇業者的中介角色。廣義的就業指導主要是指以相關求職者的發展特點和相關的意愿為主要的前提條件,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就業和擇業意識,為大家提供選擇不同職業、獲取更多職業知識的途徑,為廣大的勞動力市場介紹不同學歷的人才。”①毋庸置疑,對于大學生而言,就業指導主要是提到的廣義的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指導主要是指能夠為廣大大學生提供實現就業的一些幫助,一般體現在大學生就業趨向的相關指導、就業素質的一般培養以及就業能力的不斷鍛煉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就業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就業的能力以及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既能夠為廣大的大學生就業實現幫助,也能夠為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獲得更多的就業指導與服務提供渠道,對高校畢業生的能力帶來直接的影響,屬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②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校中的就業指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很好地結合。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認識到就業指導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卻沒有制定相關制度以及明確相關步驟,也沒有把相關的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結合。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由于較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相關的就業政策給廣大的高校學生帶來了考驗,學校簡單的就業指導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相關需求。而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貫徹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從本質上為大學生就業心理提供相應的指導。目前學校里的就業指導只是在追求就業率的提升,在教學內容上只是簡單的政策學習以及相關就業知識和面試時的一些技巧等,對于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進行解決。在對廣大的學生進行了必要的就業指導之后,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必要的擇業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擇業觀,才能夠不斷地端正自身對于就業的態度,擺正自身就業的心理特點,擁有良好的就業心理,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就業指導方面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關于就業方面的知識。對于高校而言,就業指導工作和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對于學生而言,就業屬于載體,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內容;在運用的過程中,載體和內容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運用好兩者,才能使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正確的觀念,這對于就業來講是最為重要的。
2.針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內容不健全。很多學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就業指導的過程中,雖然基本上是按照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來進行開展的,但是,相關的教育的內容還是不具針對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極大推進以及社會的飛速發展,目前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根據大學生自身的特點開展,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根據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指導方案。然而,目前很多學校對大學生的教育還是按照原有的就業指導進行,沒有任何的針對性,不能給學生帶來特定的幫助,給學生使用的一些就業指導材料沒有及時地更新,跟不上國家就業政策的變化和就業形勢的變化,對于社會熱點問題沒能及時地更新,國家的一些新的舉措和觀點也沒有及時加入現有的教材。由此,學校給予學生的就業指導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致使學生對此沒有任何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就喪失了信心。
3.就業指導教育方法陳舊。對于目前高校大學生而言,只有擺脫原有的、陳舊的就業指導觀念,才能為今后就業提供一定的幫助。高校對大學生就業進行必要的指導并不是單純地講解一些目前的就業政策、相關的就業形勢以及就業信息等,這些信息尚未涉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相關職業道德培養等。目前,大多數高校給大學生提供的就業指導方法也僅僅局限在網絡以及相關的招聘會等,這樣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起到多大的幫助,針對性不強,不能從根本上對大學生的就業起到指導作用。伴隨著很多大學不斷地擴招,大學生人數在逐年增加,學生大多來自不同的地區,由于受到不同區域文化的影響,思想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校陳舊的就業指導教育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
三、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策略
1.樹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新理念。第一,樹立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理念。對于職業生涯而言主要是指一個特定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職業能力的取得、特定職業愛好的養成、不同職業的選擇、選擇特定的工作就業直至退出職業勞動這樣的一個過程,是指一個人一生中的工作經歷。首先,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包括工作職位的選擇、相關的職責、相關的活動以及一些特定的決策,同時也包括一個人的主要態度、相關的需要等;對于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而言,主要是把職業生涯的一般發展對象定位于大學生這一群體,指大學生對這一職業的相關需求、最高期望、不同價值觀的體現等;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對不同職業的選擇、工作中職位的變化以及在不斷工作的過程中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③其次,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一種能夠促進就業的發展理念,即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以不斷促進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以往那種低層次的工作狀態進行改變,著眼于目前學生職業觀的發展,將為了工作而工作提升為具體的職業發展。④詳細講來,就是在就業指導的過程中不斷指引大學生從全面的視角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必要的審視,指導大學生對自己進行必要的定位,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擇業觀,幫助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明確不同的就業目標,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及時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為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樹立全程化的就業指導理念。目前對于大學生而言,對自己的職業觀進行必要的明確,樹立自己的就業目標,養成一種良好的職業素養,這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對于職業生涯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偶然性的事件,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的過程。因此,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屬于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應讓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始終。
第三,樹立服務性的就業指導理念。對于學生而言,不論是學校特定的就業指導機構,還是一些政府部門的就業指導機構,都是以發揮自身的就業職能為根本任務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就業指導機構在自身的定位方面存在嚴重欠缺,存在嚴重的管理性特征,服務性能沒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不能給學生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因此,對相關的就業指導機構來講,要想得到學生的認可,必須要全面地服務于學生,提高學生的服務質量。⑤
2.遵循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行動原則。一是發展性原則。對于大學生而言,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相關發展主要是通過教育目標充分體現出來的,在對就業指導進行必要分類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育目的以及目標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具有補救性的就業指導、具有訓練性的就業指導、具有發展性的就業指導。其中,具有補救性的就業指導主要是針對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事后教育;具有訓練性的就業指導主要體現出一種臨時性的就業指導;具有發展性的就業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核心,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就業素質,對前兩者有著極大的幫助。綜合看來,對于大學生而言能否順利適應一份工作主要看其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就業的相關需求、就業的一些形勢等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要求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要與時俱進,學校在開展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跟隨社會的不斷發展。
二是系統性原則。對于大學生而言,進行就業指導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畢業后順利就業。對于在一目標的實現,不單單是對學生進行相關就業信息的指導、相關就業政策的解釋,而是為學生制訂科學實用的學習方式。其中的自我認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科學的方法,對自我進行全面的測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更好地認清自身的優劣勢,在擇業的過程中能夠全面地考慮。
三是引導性原則。對于目前的大學生而言,不斷引導他們有足夠的對職業角色的自我認知是就業指導工作的首要任務。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前,大多數的精力是放在學習上的,對于相關的工作、職業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在進入到大學之后,慢慢地接觸到一些相關的職業信息,但是這些職業信息大多是不完整的,在以后的工作中并不能形成一種職業角色意識。因此,對于高校而言,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要從學生入學開始,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接觸相關的職業信息,學校在此基礎上給予正確的指導。對職業意識進行引導主要對相關的職業概念以及不同種類的指導,同時進行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對職業技能進行必要的訓練。對于這種引導主要以社會對相關職業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不同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必要的培訓,讓學生對職業角色意識有著更強的自我認知。
四是實效性原則。這里所說的實效性主要是指通過實踐活動得到的實際結果,主要體現為實踐活動最本質的特征。高校中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因此要不斷突出自身的特點,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注重學生的實際需要。首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學校的教學質量嚴格把關,同時結合學校開設的課程,對學校的定位予以明確,以上述理論為指導開展必要的就業指導工作。其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要和目前社會的發展相聯系,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相吻合。除此以外,高校在對學生開展必要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實事求是,根據學生的發展對其進行全面的指導,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論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標。做好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有利于高等教育向更廣闊的維度開展,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的繁榮昌盛。所以,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是一項能夠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面對目前新的社會形勢,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與此同時要對就業指導方式進行必要的完善,同時完善教育指導內容,創新就業指導方式,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水平,實現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
[注釋]
①⑤張侃.大學生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5):119,120.
②夏建國.關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高職論叢,2008(6):47.
③郭江平.增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4(2):75.
④丁建.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08(5):142.
[參考文獻]
[1]李曉波,李洪波.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肖利哲,王雪原,武建龍,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陳德明.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合力機制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3).
[4]林海峰.大學生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11(10).
[5]陳沖.大學生就業難背景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2(Z1).
[6]韋喬元,韋文榮.談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教育探索,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