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促進高職教師的“雙師”發展為目的,提倡在高職院校內部,通過專業之間交叉性知識背景,實行相關專業之間的“串門”,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相互學藝,從而促進高職院校教師“雙師”素質的優質發展。
【關鍵詞】“串門” 雙師 產品造型 模具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023-02
一 “串門”概念
本文中“串門”是指在高職院校中,交叉類學科專業,在專業特色、辦學資源上的共享,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贏發展。筆者以產品造型專業、模具專業為例,通過教師之間的相互“串門”,相互學藝,從而促進教師在“雙師型”道路上不斷成長。
二 “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必要性
1.“雙師型”教師內涵
本文所指的“雙師型”教師的界定范圍只限于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省教高廳〔2004〕16號文的附件《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提出“雙師型”教師應具備以下標準:(1)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含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其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以累計計算,下同)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領先水平。本文中的教師的“串門”合作,主要指其(3)中的應用技術研究,通過產品造型專業、模具專業教師的“串門”學藝,共同促進研究成果向企業化生產的轉移,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
2.“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現狀
經過較長期的努力,我國高職教育在積極地探索與實踐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多樣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是和教育部辦公廳“到2010年高等職業學院‘雙師型’教師要達到專業教師總數的80%”的要求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優化刻不容緩。
3.“雙師型”教師隊伍發展的必要性
第一,適應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行業職業日新月異,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不斷涌現。因而,對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素質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必須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在掌握現代科技、管理知識的同時,還應具有從事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實踐能力。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實踐和技能訓練,使自己具備“雙師型”教師的素質。
第二,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是將設計、規劃等轉化為現實的產品或其他物質形態的專門人才。其顯著特征是對成熟技術、關鍵技術、技術規范能夠熟練掌握,對前沿技術、高新技術能及時了解,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畢業時要持“雙證”(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走向社會。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在生產一線解決有關技術方面疑難問題的能力,能在生產現場動手示范,指導學生掌握生產技能,并具有開發新項目、技術攻關以及從事科研及技術服務的能力。
第三,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的需要。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有一流的師資。師資水平決定學校人才培養水平和學校的競爭力。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院校生存發展的關鍵。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師資培養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學歷提高、輕能力培養的傾向。在教學質量考評中偏重課堂講授水平,忽視實踐和實訓能力,造成了教師教學脫離實際、知識陳舊、實踐能力差、教學效果欠佳等情形。師資隊伍的狀況嚴重地影響了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是高等職業院校改革和發展中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三 “串門”中專業SWOT分析
專業之間能否“串門”取決于專業之間的知識背景有無交集。產品造型專業是培養具有一定創新思維能力,具有設計能力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工業設計公司、家居設計公司、工業產品制造、游戲后期產品設計等企業從事產品三維造型設計、新產品開發、視覺傳達設計等工作。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模具設計、制造、維護和管理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產品造型專業與模具專業在實踐中是需要技藝融通的,“技”是指生產技術、成型工藝;“藝”是指造型藝術、設計美學。技藝正好對應人的理性思維、感性思維,因此在實際中個體很難做到技藝均達到理想狀態,這時就需要串門了。產品造型專業以藝為主、技為輔;模具專業以技為主、藝為次。兩個專業的教師相互學藝,共同合作,一定會大大提高各自的“雙師”素質。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見表1、表2。
四 “串門”中“雙師型”教師素質的培養
1.產品造型專業教師“雙師”素質的提升
產品造型專業教師到模具專業來“串門”,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合作,促進產品造型專業教師的“雙師型”發展。(1)教學中的“串門”合作,如產品造型專業的課程產品造型工程基礎,授課教師在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理論知識點以學生參與實踐的形式實施教學,在產品成型工藝課程單元中,帶領學生到模具專業的模具生產實訓場所參觀學習,邀請模具專業教師現場教學指導,學生直觀地認知了沖壓模具、鑄造模具、融模鑄造工藝,并觀看了模具專業學生設計的模具及生產的塑料模具產品。(2)在應用技術研究中的“串門”,筆者在常州加減品牌策劃公司鍛煉時,曾主要負責設計了常州市高露達礦泉水有限公司的瓶裝礦泉水瓶型設計,在多次與企業的提案比較之后,方案最終確定,瓶型生產出來之后,客戶覺得瓶型在瓶口處容易變形,質疑設計有問題。鑒于此疑難,筆者經驗有限,迅速請教了模具專業的教師,經過模具專業教師仔細查看瓶型,他們給出問題所在,一是瓶子的壁厚過薄,二是瓶子的容積是580ml,兩因素導致了瓶體硬度不夠好。果然,客戶之后做的380ml的瓶型,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在這個事件中,筆者正是通過專業之間的“串門”學習,實現了產品生產中的疑難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深入地了解了吹塑模具的特點,為今后的類似案例的實現積累了實踐經驗。
2.模具專業教師“雙師”素質的提升
模具專業教師在產品成型工藝上經驗比較豐富,但是在產品的外觀造型的創意方面稍有欠缺,設計的產品造型不夠美觀。模具專業教師到產品造型專業來“串門”,產品造型專業的老師可以結合項目載體進行相應指導,講解創新藝術設計理念,進行創意思維與美化設計的輔導,從而輔助其將設計方案藝術化,提高產品的審美性。這樣引入藝術設計理念,使造型藝術和工業產品相結合,可以促進模具專業教師“雙師型”的素質提升。具體合作過程如下:在模具專業的模具設計課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到產品造型專業的實訓工作室——陶藝工作室,將其設計的產品,用陶泥塑造出來,產品造型專業的老師可以對其造型給予指導,增強產品造型的形式感,同時模具專業教師把握產品的可加工性。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可以加強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外,同時兩專業教師也會各自發揮長處,相互借鑒,共同成長。
五 結束語
高職院校內部的“串門”,就可以輕輕松松實現專業教師的雙贏發展,何樂而不為呢?當然,目前筆者所探討的“串門”中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還是比較淺層面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還將繼續加大專業之間的互動,將校內資源更好地運用起來,實現資源的最優化處理,為高職院校的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
參考文獻
[1]龔婷婷.浙江省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現狀和優化對策[D].浙江工業大學,2009
[2]孫芳.浙江省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