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源地助學貸款存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部分學生及家長認識上存在誤區,錯失貸款機會;貸后還款率不高,催款不力等問題。為解決高職院校生源地貸款面臨的困境,應加強學生誠信還款教育和信貸知識教育、“三體聯動”、健全相關懲戒法律法規。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源地助學貸款 誠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055-01
自2007年國家試點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開始,生源地助學貸款就以其因地制宜的特點而蓬勃發展,迅速替代其他形式的貸款,成為學生貸款的“主力”。隨著貸款金額的不斷累積,貸款人數的不斷增加,生源地貸款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貸前教育和貸后管理成為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生源地貸款存在的問題
1.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問題依舊存在
“誰有資格獲得貸款?”是生源地助學貸款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各學校執行標準不一,在高職院校一般是家庭經濟困難建檔的學生可以申請。但由于在生源地開具貧困證明較容易,只要村里或街道辦事處蓋章,鄉里、縣里都會蓋章,因此開具貧困證明普遍比較容易,隨意性較大,使證明的真實性大打折扣。面對這樣的情況,資助工作人員很難甄別,導致一些學生家里并不貧困,卻通過開具貧困證明申請到助學貸款。
2.部分學生及家長認識上存在誤區,錯失貸款機會
部分學生及家長不愿讓人知道家庭困難,寧可向親朋好友借錢,也不愿意申請貸款;部分學生家庭認為沒有還款能力,不敢去申請貸款;有的學生和家長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只想得到助學金,不積極尋求其他解決辦法;部分學生及家長對生源地貸款政策不了解,錯失了貸款機會。這些認識上的誤區和對政策的不了解導致部分真正需要的學生最終未能獲得貸款。
3.貸后還款率不高,催款不力
部分貸款學生貸款時不了解政策,糊涂貸款,不知何時還款、怎樣還款;還有的學生信用觀念淡薄,執行貸款合同自覺性不夠;畢業學生剛工作普遍收入不高,想還款有心無力;還有一些惡意欠款。銀行催款時無法聯系到學生本人和學生家人,也缺乏有效的強制手段。
確保貸款學生到期本息能按時回收,是國家助學貸款業務長期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高職院校貸款還款率的高低會影響本校的助學貸款工作。貸款違約率是衡量高職院校資助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更關系到下一階段高職院校所獲資助的比例。為解決高職院校生源地貸款面臨的困境,應加強貸前教育和貸后管理工作。
二 加強學生誠信還款教育和信貸知識教育、“三體聯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1.重視生源地貸款學生的思想教育
從學生入校,尤其是確定為家庭經濟困難建檔學生開始,要不斷對其進行誠信、勵志、感恩教育,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使他們把外在的誠信內化為自身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準則,并通過自我評價、自我監控、自我激勵等來塑造自己的誠信形象。從班主任、輔導員、各級領導,從課堂到各項活動,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尤其在畢業生離校前,通過組織觀看宣傳片、開展講座、座談會等形式,準確掌握學生最新思想動態和個人信息,強化學生誠信意識和主動還款意識,為可能的后續還款工作做好準備。
2.金融、信貸知識教育
通過發放宣傳冊、開展講座、知識競賽等方式,讓貸款的學生及時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及相關知識,同時介紹銀行金融卡、支付寶的正確使用方法。加強學生對金融、信貸政策的了解,讓其意識到助學貸款不同于助學金。高職院校協助銀行加強生源地助學貸款各項宣傳,為貸款學生提供了解助學貸款具體規定的熱線電話和網絡平臺服務,了解還款渠道。
3.高職院校、各地資助中心、銀行“三體聯動”
高職院校是生源地貸款第一經辦人,要認真核實學生申請資格,確保真正有需要的同學能獲得貸款。動態收集學生個人和家庭信息,及時更新,加強誠信教育,動態監督。如遇拖欠,協助銀行及時聯系學生和家長催收。各地資助中心、銀行也要簡化貸款流程,及時更新學生信息,加強監管,與高職院校保持互動,加強聯系。只有三方攜手,才能更好地完成貸款和還款的全過程。
4.健全相關懲戒法律法規
貸款拖欠現行的政策,只對學生銀行信用度和其他個人貸款有影響。要具有更強的威懾力,還應健全法律法規,對拖欠者實行嚴厲處罰。如對在政府等公職部門工作的拖欠者予以解聘;強制扣除拖欠者工資或存款的一部分用于還款;拖欠者不能享受一些稅務優惠政策等。只有明確法律法規,對拖欠者才能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力,讓他們不敢也不能拖欠。
生源地助學貸款是關系眾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推行生源地助學貸款進程中,高職院校、各地資助中心、銀行要明確各自責任,加強互動聯系,動態監督管理學生。學生和家長應提高誠信還款意識,熟悉貸款相關政策,及時還款,實現生源地助學貸款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鳳軍.高校大學生“生源地貸款”的現實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8)
[2]嵇紹嶺.我國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必然性分析和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5(15)
[3]趙文娟.生源地助學貸款高校貸后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