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強調英語語法的學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針對高職英語學習者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轉變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語法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069-02
語法是從語言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具有組織作用的規則。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英語語法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會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對語法不感興趣并且學習起來也很困難,究其原因有多個方面。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語法學習比較枯燥且大多數知識點在中學都已學過,學生難免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積極性不高、不重視的現象,直接導致語法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另一方面,教師要按照教學計劃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并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通過英語等級考試并非是件容易的事。而導致問題的關鍵是中國的語法教學一直處于陳舊落后的狀態。教師在講授語法時,一般都是按照教材順序,先講語法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后舉例,讓學生根據例句大量地模仿和練習。表面上學生一聽就會,一做也對,但一到綜合運用時,卻經常混淆,錯誤百出。究其原因,除了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外,與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有很大的關系。可見恰當的教學內容,如果沒有相應的教學方法做指導,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使頭緒太多、枯燥乏味的語法規則變得生動具體,使學生在實際語言運用中能較輕松靈活地運用語法是當今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研究探索的課題。本人依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專家的理論為基礎,總結了以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 歸納法
歸納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種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師在講授語法規則時先給學生一些含有所要講授語法內容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這些語法現象并且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比較語法現象,然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語法規則。歸納法的特點是讓學生先學習語言材料,然后通過分析語言材料總結語法規則,而不是由教師直接講授語法概念和語法規則,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法規則,加深記憶。因此,教師要認真選擇語言材料,讓學生從中歸納出語法規則。歸納法比較適用于初始階段的語法教學和新的語法規則教學。這種方法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演繹法
演繹法是教師直接將語法概念講授給學生,然后用例句和語言材料說明語法概念。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學生出現對語法規則理解的偏差。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些語法沒有規律所循,這就要求教師對這樣的語法知識用演繹的方法進行特例總結和技巧總結。例如:want、require、need這三個動詞后接動名詞主動形式做賓語表示被動意義。“The classroom wants(needs、requires)cleaning。教室需要(被)打掃。”但演繹法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強烈的學習興趣。演繹法有利于縮短學生學習的時間,減少學習中的錯誤。演繹法適用于對語法知識的強化復習,教師應依據學生的情況和學習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三 比較法
學生在學習了一些語法規則后常會有一種“越學越糊涂”的感覺,因為他們混淆了幾種相似的語法概念。這是語法學習的障礙。一旦出現這種問題,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而這就要求我們用到比較式的教學方法。這里涉及的比較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英語中相似的語法進行比較,如一般現在時與一般過去時的比較,現在進行時與現在完成時的比較;二是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的語法現象和規則進行比較。比較式的教學方法可在學過一種語法現象后,在學習另一種相似的語法現象時,就兩種語法現象進行比較。比較式的語法教學也可用在語法復習時,教師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法知識并進行區分記憶、鞏固掌握。
四 表格法
表格經常出現在語法教學中,它能清晰地對語法知識進行比較和歸類。有些簡單但不太好記憶的項目,用圖表來概括就會一目了然,給學生以直觀的感覺,能給學生留下較完整、較清晰的印象。由于表格強調內容的一致性,因此表格只能列舉英語語法知識的基本內容,對比較一些特別的或不一致的內容往往有些困難。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用表格列舉虛擬語氣用于條件狀語從句的三種情況,如下表:
五 練習法
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實踐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和應試能力。因此,對教師來說,科學地進行語法練習,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分為三種練習方法:(1)機械練習法。在此練習中,學生不用理解意思就可以做出正確反應,如模仿、替換、重復等。這類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熟記詞、句等語言形式或結構。(2)內化練習法。學生必須熟記語言形式或語法結構并理解意思才能做出正確反應,如造句、改寫句子、改錯、完形填空、翻譯句子等。這類練習的目的是理解語言形式或結構并在記憶里鞏固下來。(3)交際練習法。指學生根據自己所習得和掌握的語法知識做出反應。這種方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這類練習可以通過編對話或說一段話進行free talk。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既掌握了語法知識,了解了語言形式或結構,又學會了靈活運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這樣的練習充分發揮了高職學生性格外向的優勢。學生思維活躍,記憶就會深刻。教師應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活動活化為交際活動。設計巧妙、難度適宜的游戲活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及時點撥,幫助學生在練習中領悟語法規則。
總之,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規律,在運用中掌握語言。切不可在語法教學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語法知識,這樣可能會使學生學成“啞巴英語”,且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但如果不學語法知識,學生僅靠單純地模仿又很難學好英語,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以上這些方法既避免了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在教學中“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訓練,特別是在情景交際中表達能力的培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語法規則變得生動具體,使學生能在實踐中比較輕松地逐步熟悉和掌握語法。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們學會如何學習,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章振邦、張月祥、強增吉編著.新編英語語法概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2]孫鳴.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馮秀紅.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與實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