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中貫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理念,如何把新課改和情感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是有待研究的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如何發揮情感力量,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情緒 情感 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098-01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種種問題,一方面,部分學生對政治課理論灌輸感到厭煩,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存在抵觸心理;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方法古板,忽視學生情感因素,導致學生對政治課學習失去興趣。如此惡性循環,不但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課成績的提高,而且阻礙了思想政治新課改目標的實現。因此,注重情緒、情感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當今教育界關注的問題。
一 情緒、情感的定義
美國心理學奠基人詹姆斯最早對情緒進行了心理學研究,他和蘭格提出了著名的詹姆斯—蘭格理論,即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詹姆斯提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在他看來,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后才有情緒。而本文所談的情緒、情感是當前比較認可的一種看法: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對個體的認知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二 情緒、情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用的理論依據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要實現激勵、喚醒和鼓舞的目的。因此,注重情緒、情感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目前教育界眾多學者關注的問題。心理學家趙國祥在《心理學》一書中將情緒、情感的功能歸結為以下五點:適應和動力功能、調節功能、信號功能、組織功能和感染功能。這充分論證了情緒、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教學活動是由培養認知能力和樹立情感態度價值觀兩部分組成。這是新時代對學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傳統情感教育理論的開拓和深化。因此,面對當下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的厭煩情緒,教師將情緒、情感規律的運用引入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情緒和情感的教學功能,對引導學生學好思想政治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 發揮情緒、情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
1.對學生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進行理論講授的同時,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而學習興趣的培養又是以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情緒、情感為基礎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根據學生情緒、情感的變化規律,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為所學知識感到喜悅與滿足。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反之,如果教師忽視學生的情緒,采取“灌輸、填鴨”式教學,會給教學過程帶來消極的影響。
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揮學習主體意識。首先,良好的情緒、情感可以激活學生的認知潛力,增強記憶。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學生在作業完成中的不同效果取決于激活水平的高低。過低的激活水平難以激發個體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認知潛力不能完全釋放;過高的激活水平,則可能抑制個體認知過程,阻塞思路。為此,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應合理考慮學生的情緒智力,探尋其規律,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其次,情緒、情感能為學習行為提供內在動力,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論證了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的效應。這一效應的表現之一就是學生學習行為的內在動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期望,并給予鼓勵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學生為達到教師的期望,維持這種情緒與情感,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發揮學習的主體性。
2.對教師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作用
第一,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位優秀的教師應兼具淵博的知識和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一方面,教師帶著良好的情緒投入教學過程中,信任、鼓勵、愛護自己的學生,展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以便有效完成教學過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良好的情緒、情感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被教師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吸引,愛上這個老師,愛上這門課,從而主動投入政治課學習過程。
第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活動是以師生關系為前提,并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的維系下進行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可以運用情緒與情感的親切功能、感染功能、遷移功能、內化功能融洽師生關系,引起學生心理上的共鳴,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模仿是青少年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趨向于模仿他所喜愛的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情緒,以及對思想政治課的熱愛與理論贊同,使學生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信念,認真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緒、情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注重將情緒、情感規律引入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學習高中思想政治課積極性的提高和教師教學能力的發揮,從而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實現政治教育新課改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少華.情緒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
[2]趙國祥.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文躍.情感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