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特別重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展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把語文學習和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改善語文教學方式和發展學生主體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117-01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探究和創作的過程,應充滿興趣、質疑和思考。在閱讀教學中,不要用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探索。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與文本對話,與作者的思想交流。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當前的閱讀教學高耗低效,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長期處于“被閱讀”的境地,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缺乏興趣,導致出現許多不良的學習行為。教師教學中經常一味地要求學生在學習上要用功,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殊不知小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在興趣的牽引下進行的,如果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就不會在意自己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會用心對待自己的學習行為。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焙侠淼恼n堂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在良好情境的帶動下得以發展和延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一上課就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學習的“樂之者”。如我在教《頤和園》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頤和園的視頻,并介紹說:北京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不僅因為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還因為它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優美的風景。頤和園就是其中一處著名的景點。它有哪些美麗的景點呢?讓我們隨著多媒體瀏覽一下,一起感受它的美麗。當學生看完多媒體的圖片,便迫不及待地投入閱讀課文了,為接下來的教學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處于急于求證的心境中,從而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 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授之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之以漁,可解一生之需。教育家陶行知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師的“教”要更多地圍繞學生的“學”而開展。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關鍵在于讓學生學會閱讀,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能自己去獲取知識,才能形成可持續學習。知識每天都在增加,一個人窮極一生也無法學完。因此,只有學會閱讀,能夠主動獲取知識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收集相關的神話傳說,交流收集的神話故事,然后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的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這個話題進行研讀。體會一下盤古創造宇宙的艱辛,自己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討論、談談自己的感受,再把《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父母聽。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從而實現了本課的目標,也真正做到了教學生學會學習,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 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古人云:“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說出心中的不解之惑,學生才會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會有創新,才會有發展和動力。教師要學會用問題做教學的支點,讓學生做發現的主人。例如在《秦兵馬俑》的閱讀教學中,有學生提出:為什么秦兵馬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為什么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精美的藝術品?我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我也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你流連、駐足在秦兵馬俑中,你有哪些認識和感受?如果你是導游,帶客人去參觀,你要怎么介紹秦兵馬俑?在《青山不老》中提出: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他會對老農說什么?“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假如老人去世了,有人為了眼前的利益,砍伐森林怎么辦?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這是學生獨特體驗的真實再現。為了使學生的質疑有目的性、科學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方法,那么問題就會源源不斷、屢見屢鮮,當學生想問敢問、好問之后,學生就會拓展思維的空間,提出有一定思維價值的問題,滿足求知的愿望。
四 設計游戲,“玩”中求知
小朋友天生好玩好動,對新事物都很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學生的童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寓學于樂,有利于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陶行知曾說:“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不可分離。治學以興趣為主,興趣愈多,則從事彌力,從事彌力則成效愈著?!蔽覀儼l現有的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不用督促就很努力,比如有的孩子游戲機玩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足球踢得非常好,而且不知疲倦,這是興趣所致。例如在《奇怪的大石頭》中,通過游戲再現了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繞石頭捉迷藏的。游戲結束后,學生便理解了為什么轉來轉去都找不到李四光的原因了。又如在《小攝影師》教學時,我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起點,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根據課文內容為劇本,分別請各組學生來表演鞠躬、打量等動作,其他學生點評表演的動作;說一說小男孩“咧開嘴笑了”到“哭了起來”,說說表演和觀看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閱讀的重要性,這是學習、吸收知識必須具備的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