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能力是一種閱讀能力,也是理解能力。考試都是從審題開始的,迅速、準確地讀懂題意是解題的良好開端。不少學生在平時復習過程中迫于作業過多的壓力形成了草率看題、粗心大意的毛病,經常聽到有人感嘆“又看錯題了”,這是審題不認真的表現。在復習中尤其要注意加強對審題能力的訓練,要堅持先認真審題,積極思考,注意總結經驗,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審題能力。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弄清問題和熟悉問題
主要是弄清題目的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包括:(1)有幾個已知條件,能否把各個已知條件分開?(2)解題的目標是什么?要求是什么?(3)是否需要一個圖,如果能畫圖,最好畫一個圖,并在圖中標出必要的條件和數據,畫圖的過程是一個熟悉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對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進行再認識的過程。
例1,已知向量 , 的夾角為60°,且 , ,(1)則向量 與向量 +2 的夾角等(2)( )
A.150° B.90° C.60° D.30°
審題路線圖——弄清問題和熟悉問題。
由(2)知可求向量的夾角,
可由 求解,這是求向量夾角的常用方
法,這樣,可弄清問題。
由(1)要求解 ·( +2 )= +2 · 的值,這是我們較熟悉的問題。
由(1)可求 的值,進而可求
的值,這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由上述步驟可求得 的值。
答案:D。
二 注意題目隱含的條件
有些題目中有些條件給出的并不明顯,需要對這些條件進行再加工,也有些條件雖然題目已經給出了,而解題者卻沒有把它作為條件來使用,從而使解題遇阻,需要對這些條件進行再認識。
例2,對函數f(x)=asinx+bx+c(其中,a,b∈R,c∈Z)(1)選取a,b,c的一組計算f(1)和f(-1),(2)所得出的正確結果一定不可能是( )。
A.4和6 B.3和1 C.2和4 D.1和2
審題路線圖——注意隱含條件。
通觀全題,第一感覺是無從下手,再仔細審讀本題,由(1)就會發現“asinx+bx”的特殊性,g(x)=asinx+bx是奇函數,這是已知中的隱含條件。
由(2)可寫出f(1)=asin1+b+c,f(-1)=-asin1-b+c,“asin1+b”與“-asin1-b”互為相反數,故兩式相加,便可求得2c,即f(1)+f(-1)=2c。
觀察(1)的細微條件,發現c∈Z,從而f(1)+f(-1)=2c是偶數,只有D項中兩數和為奇數,故選D。
答案:D。
三 弄清條件之間的相互聯系
當分清有幾個已知條件后,要分析這些已知條件之間有些什么聯系,哪些條件結合可得出新的結論;根據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要思考“你是否知道一個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由已知條件可推出哪些對解題目標有用的東西。
例3,在△ABC中,3sinA+4cosB=6,3cosA+4sinB=1(1),則∠C的大小為________。
審題路線圖——建立已知與同問題的連接點
(1)中的條件無法與所求的∠C建立直接的聯系,一時解題沒有了頭緒。
突破口仍是建立已知條件與所求∠C的聯系,由(1)中兩式分別平方相加,問題就解決了。
解析:由3sinA+4cosB=6且3cosA+4sinB=1平方相
加,得Sin(A+B)= ,所以SinC= ,所以C= 或 。
解到此處后,應注意檢驗上述解的正確性,注意到三角形內角和為π,且角A、B的相互制約關系1-3cosA=4sinB
>0,∴cosA< ,從而A> ,所以C≠ ,因此C= 。
答案: 。
四 新題注重轉化
思考所求解的題目與以前曾做過的哪個題目相似,即這個題目是否好像見過?整體觀察題目,想一想,“是否有一個與你現在的問題有關且早已解決的問題”“是否做過具有相同的未知數或相似未知數的熟悉問題”“如何把生題轉化為熟題”當解題遇阻時,要進行再審題,思考“你是否利用了所有已知數據?你是否利用了整個條件?你是否考慮名包含在問題中的所有必要概念?”
例4,如圖,互不相同的點A1,A2,…,An,…和B1,B2,…,Bn,…,分別在角O的兩條邊上,所有AnB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1An+1的面積均相等。(1)設OAn=an,(2)若a1=1,a2=2,則數列{an}的通項公式是________。
審題路線圖——化生題為熟題。
通讀題干,此題設計新穎,我們能否脫去其神秘面紗,將其化歸為熟題。
根據數列的遞推關系式很容易求通項,(1)就給出了遞推關系式,即S梯形AnBnBn+1An+1=S梯形An+1Bn+1Bn+2 An+2。
(2)式怎樣與上式建立聯系,由S△OBn+1 An+1-S△OBn An=S△OBn+2An+2-S△OBn+1An+1,即S△OBn An+S△OBn+2An+2=2S△OBn+1
An+1,即OA2n+OA2n+2=2OA2n+1∴a2n+a2n+2=2a2n+1。下面就可以利用遞推關系式求通項了。
解析:由已知S梯形AnBnBn+1An+1=S梯形An+1Bn+1Bn+2 An+2
S△OBn+1 An+1-S△OBn An=S△OBn+2An+2-S△OBn+1An+1,即S△OBn An+S△OBn+2An+2=2S△OBn+1 An+1
由相似三角形面積比是相似比的平方知OA2n+OA2n+2=2OA2n+1,即a2n+a2n=2a2n+1,因此{a2n}為等差數列a2n=a21+3(n-1)=3n-2。
答案:an= 。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