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一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課任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因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本人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探索。
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多年的教學與班主任生涯中我深刻體會到建立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尊重、理解學生、誠心對待學生。
一 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
學生最不愿意與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尊重是基礎,理解是前提,只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理解學生,理解學生才能愛學生,母愛無私,師愛偉大,愛心是春雨,它可以滋潤學生的心靈,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語言、和藹的神態、多樣的獎勵、全面的評價為學生創建一種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營造一個有利于創造活動的心理氛圍。記得有一次在上課時,我一連兩次提問了一個平時不愛吱聲、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并對他的回答給予了表揚;第二天上課我在提問時,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的居然是他,我感到很驚奇,也很高興,馬上讓他回答問題,從此以后,他上課表現得非常積極,學習成績提高很快。記得還有一次,我在上課時發現一個平時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在搞小動作。我并沒有用語言批評他,而是走到他跟前笑著看著他,他覺察到了我的目光,馬上停止了搞小動作,集中精力聽課,下課后,他主動找我承認錯誤,這件事情雖小,對我的觸動卻很大。可見,作為一個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不要訓斥學生,要尊重、理解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師生之間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富有情感平等和諧的交流中,學生才能“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
二 師生之間要以誠相待、相互溝通
學生自尊心強且逆反心理也很強,作為教師如果脫離學生,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架子去說教,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其教育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交朋友,談心、說笑,而且還一起玩耍。我是學體育的,非常喜歡體育活動,而且還愛好唱歌,性格也比較開朗。在課余時間經常和學生在一起跳皮筋、踢毽子,還和學生一起打籃球,有時還和學生一起學唱流行歌曲,這些活動拉近了我和學生間的距離,他們把我當成朋友,有什么心里話愿意和我說,我也愿意聽他們講,并能及時和他們溝通思想,融洽師生關系,關心他們的生活,這樣做使我在教學中取得了學生心理上和情感的配合,學生喜歡我這個老師,就愿意學習歷史。
三 教師如何對待我們眼中的所謂的“后進生”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后進生,性格粗野、情緒急躁、不遵守紀律,這樣的性格多是由于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平時要求孩子不嚴,不聞不問,孩子犯了錯誤就責罵或體罰,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溫暖,就養成了粗野的個性。對這樣的學生教育,嚴厲的責備和不適當的批評都會招來失敗,甚至導致師生對立,對他們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避開嚴厲的直接批評,應和風細雨地說服教育,多看他們的優點,鼓勵為主,有聲的表揚和無聲的批評并用,使他們感到老師尊重他們、老師愛他們。
有一次我正在上課,忽然聽到了歌聲,我循聲望去,發現有一位同學上課聽錄音機入了迷,不自覺地隨著錄音機唱了起來。他的行為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我當時很生氣,真想把他叫起來狠狠地批評他一頓,但轉念一想,如果這樣做,一是影響課堂教學進度,二是容易引起他的對立情緒,于是我并沒有嚴厲批評他,只是點了一下他的名字。等到講完課,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我把話鋒一轉說:“同學們學習了一節課已經很累了,讓我們聽聽歌曲輕松一下好不好?”學生馬上說:“好!”“那我們班上誰唱歌最好聽啊?”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王××”,“那請王××同學給大家獻上一首歌吧,我們大家鼓掌歡迎。”他一聽讓他唱歌,那可是他的特長,在區里還獲過獎呢,于是很自豪、富有表情地唱了起來。等他唱完后,我說:“同學們,說他唱得好不好啊?”“好”,我接著說:“王××同學歌唱得真的很棒,不愧是獲獎選手,老師希望你今后不但在音樂方面更上一層樓,更希望你能在學習方面也有所進步。”過了一天,我又去他們班上課,這次我特意留心觀察他,看到他這次沒有再聽錄音機,而是在看書,于是我不失時機地提出一個簡單問題,讓他回答,并對他的回答給予了表揚,全班同學也都鼓掌向他表示祝賀。自此以后,他找到了學習的自信,每次上課都能專心聽講,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作為老師要信任學生,信任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孩子,如果他面對的是一位嚴厲總呵斥他的老師,即使你是他的父母,即使你真的很愛他,但他對你所說的和要求的也會厭倦。這種反感情緒盡管因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不利于接受知識,相反如果在一個友好、親昵、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對老師的信任感,而且學習效果也會好得多。
我們大家工作的對象是學生,他們天真幼稚,做事缺乏理性的控制,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很正常。但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教師在工作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教師以良好的情緒走上講臺,有助于自己思路的開闊、思維活躍、語言準確、教學方式靈活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并感染學生,使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相反,教師不良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并在課堂上彌漫開來,會阻礙師生情感交流,挫傷學生積極性,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對學生應永遠是熱情地關懷,無論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都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