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結構的逐步調整及職業教育層次的日益提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眾多職業院校的競爭,如何從班級管理入手,做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時期中職院校首要考慮的難題。本文以藝術班級為例,緊緊圍繞中職學生班級管理創新研究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中職 班級管理 創新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161-02
在全面倡導和諧社會的浪潮里,和諧校園和和諧班級的構建也是浪潮里的一朵浪花。因為班級是學校管理體系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實施教育工作的基礎陣地,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場地。在學校的教育工作中,班級管理是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學生進入中職教育階段后,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思想上都發生著重大變化。作為一名職業學校藝術班級的班主任應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滿足新時期的社會需求,然后積極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水平,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積極引導作用,真心實意關愛每一個學生,發現學生的問題,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主動追求真知,學會感恩、實現自我、獲取成功。同時,要牢牢捉住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做好學生班級管理工作。
一 當前中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難題
從學生生源上來看,中職院校的學生來源較之擠過中考“獨木橋”的普通高中學校學生生源來講,文化課基礎會稍微差一點,他們大多是普通初中畢業生,學生文化課水平層次較低、素質良莠不齊、心理壓力較大等特點增加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科學分析中職院校學生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做好班級管理創新工作的關鍵和前提條件。
1.學校方面
結合學校藝術班級的實際情況,學生整體素質較差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中職學生是因為學習失敗而選擇中職學校就讀的。他們基本上都屬于“90后”,性格叛逆又極度自尊,有的再加上留守兒童的成長經歷,家庭教育不到位,使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與問題。當前中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兩大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因為生源競爭大,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維持學生生存發展實力,學校本著學生是“上帝”的觀念,對部分學生的違紀行為放寬處理,導致對學生過分遷就,主觀上放松了對他們進行管理的教育和約束,管理力度不到位,進而對學生改造不良思想和行為習慣產生了阻礙。另一方面是因為班主任管理工作內容空洞、過于形式,理論脫離實際。一直以來,學校在開展學生班級管理工作時一味地虛張聲勢,采用“口號式”“文件式”的說教方式,管理手段枯燥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班級管理工作受到影響。
2.學生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當代的中職學生生活條件相比以前較好,衣食住行完全由父母和老師包辦完成,然而一旦遠離父母和老師,面對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時,獨立處理身邊的大小事情,便在內心深處產生了不安情緒。另一方面是因為中職學生的自省、自律意識還有待加強。根據我對藝術專業班級統計數據顯示,有17.6%的同學曾違反過班紀班規;有32.5%的學生對班級內違紀現象也是視而不見,不敢挺身而出;在出現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調查中有35%的同學選擇了先己后人,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班級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
二 中職學校藝術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舉措
1.班級管理要制度化
對于任何一個組織管理有效的單位團體來說,都有其管理發展的一套規章制度或守則,對班集體而言,也應如此。唯有班級認真落實班級管理制度,才能確保班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進而影響班集體中每一位學生的品德操行和學習熱情。因此,班主任應針對班級學生的綜合情況,制定合適的班級組織紀律,規范學生行為,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一,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很多班主任在思想上都愿意接受民主治班的觀念,然而,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的實踐過程中,由于擔心過于民主會使管理的主導地位發生偏移,班主任往往實施專制管理。針對這種問題,我認為,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使規章制度與學生的想法達到統一,這更有利于日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如關于上課講話的懲罰問題,讓學生從影響課堂效率和不尊重老師方面進行討論,制定出相應的懲罰制度。這種方式下制定出來的班級管理制度不但有利于班主任班級管理主導地位的發揮,也有利于班級學生主人翁精神的培養和激發。
第二,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遵守班級規章制度。作為一名負責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一定要明確自身所擔負的責任。既不能游離于制度之外,又不能凌駕于制度之上,而是要以身作則,和學生一起接受班級規章制度的約束。如上課手機必須關機的班規,老師也必須嚴格遵守,當老師上課因忘記關機而影響大家上課時,必須同樣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樣不僅可以維護班級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引導學生嚴格遵守,而且可以為學生樹立高尚的人格榜樣,使學生對自己心悅誠服。
2.班級管理要自主化
中職學校里,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以老師為主導,實施“保姆式”管理,一條龍服務。這種模式下的班級管理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個性品質的尊重和關懷,把學生當成完成教育管理任務的工具,不但浪費老師的工作時間,還會喪失自主管理性,無法取得最優的管理成效。因此,為了全面落實班級管理工作,除了要具備盡職盡責的班級管理教師外,還必須要有一支優秀、能干的學生管理隊伍,并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學生組織的自主管理作用,達到班級管理的自主化、人性化。一方面,班主任班級可以通過民主選舉推薦或自薦的方式選擇班干部,選舉出一批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群眾組織能力的干部隊伍,他們可以做班主任的助手,幫助分擔一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他們所具備的群眾基礎和群眾組織能力有助于日后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具備一定組織能力和號召力,進而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各項班級工作,做學生的小幫手。
3.班級管理要藝術化
第一,加強溝通,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強化班級工作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整頓好班級紀律風氣,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充分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生活狀況及心理發展狀況,班主任主動地與學生進行心對心交流互動,及時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和幫助,真誠地感動學生,跟學生探究現實問題,講授生活經驗道理,跟學生推心置腹、開誠布公,讓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內心的不快都表達出來,與學生建立起友好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好地配合班級工作的開展。
因此,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融入學生中,與學生交流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與溝通,班主任就能發現學生性格形成的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達到優化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面對面交流、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學生開展談心活動,使學生對自己敞開心扉,了解學生的心理障礙和最近遇到的難題,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為學生指明前進方向,進而實現“老師與學生共進,班級與教育并存”的班級管理目的,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
第二,人性關愛,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田。班級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轉化后進生。人難免會犯錯誤,中職學生由于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和缺乏足夠的自制能力,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因此,教師要用人性關愛,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強化后進生的班級教育。下面以我們班的一個學生為例,進行轉化教育分析。
李××是我們班的一個同學,頭腦聰明,藝術天賦極高,但不愛學習、較多的時候以自我為中心、特別愛面子、動不動出口成“臟”,抽煙、喝酒、講哥們義氣,吃不得半點虧,老師批評甚至都要頂嘴,很少看到他開心的笑容。為此,我想了一些小法子:讓他做一次深刻的檢討。在抽煙壞習慣上,我給他制定了一個較詳細的戒煙過程,規定他在兩周內將煙戒了。我給他買了一些口香糖,叫他在來煙癮時拿出來嚼一嚼,抑制吸煙的想法。在他戒煙期間,我每天都會抽一定的時間和他談話:了解他上課表現的情況,作業完成的情況,休息情況等。借助談話機會聞聞他身上是否有煙味,同時也讓他明白,我時刻在關注他、關心他、愛護他。讓他知道,我首先是他的朋友,其次才是他的老師、班主任。經過半個月的努力,他終于成功把煙癮戒除了。
第三,真誠待人,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在這方面,我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經常參與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如班級聚餐、籃球賽、藝術設計作品評比等,平時會經常到課室、宿舍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讓學生能經常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注,逐步培養他們的自覺性,也拉近了我跟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我有親切感和信任感。在日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能較好地配合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讓我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從根本上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質量。
4.提升班主任的個人凝聚力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中的表率,他舉手投足間都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新時期下的教學,學校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德育最為重要。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涉世未深,正處于“是非不分”階段,他們以班主任馬首是瞻。故此,只有全面提升班主任的個人凝聚力,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地位,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把學生培養成“四有”職業人才。試想如果一個班主任的思想素質與知識水平不高,諷刺、挖苦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或接受學生家長的禮品、宴請,不注重自身的形象,生活作風不正等,那么他又怎能讓學生信服呢。因此,新時期下班主任應通過德育教育和自身行為把“德”滲透到學生中去,讓學生把“德”用于自身,成為一個德育之人。
三 結束語
實踐證明,做好中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是進一步深化教學管理改革、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由之路。因此,為更好地解決目前中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的難題,班主任必須端正認識,不斷探索管理新方法、新舉措,深入鉆研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注重學生的發展變化,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化教育,積極地把學生培養成積極樂觀、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優秀人才,讓學生日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王曉慧、陳湘敏.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班級管理體會[J].科技信息,2011(16)
[2]甄力維、張檢軍、黃巍.淺談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J].硅谷,2010(6)
[3]徐志娟.淺談中職學校班級凝聚力的形成[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1(11)
[4]林文萍.中職學校班主任角色的正確定位[J].衛生職業教育,2011(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