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提出,中藥材行業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勢在必行。筆者通過到玉林中藥港及玉林天地網實地考察,并向商戶問詢,了解目前玉林中藥材銷售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所面臨的困境,針對調研考察所得結果,進行了相關的電子商務應用分析,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并提出今后電子商務在中藥材銷售行業一些發展應用方向。
【關鍵詞】電子商務 玉林 中藥材銷售 發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189-02
一般認為,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其中一條主線是以徐聞、合浦等地為始發港的南海絲綢之路。玉林憑借境內南流江和北流江溝通南北的地理優勢,成為我國南藥北運的樞紐,是華南地區最早的中藥材集散地。新中國成立后玉林中藥材的交易,從街邊地攤開始成行成市,吸引了五湖四海的藥材客商,逐漸形成氣候。自2000年以來,玉林中醫藥企業數量、藥市交易額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3年玉林藥市交易額已達到73億元。中藥材產品除了銷往國內多個省份外,還遠銷至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成為我國華南和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批發市場。
一 電子商務是中藥材銷售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相對于傳統交易模式,線上交易具有交易面更廣、成本更低、品質更高、風險更小等特點,符合交易雙方的需求,倡導交易電子商務化不僅可以提高中藥材交易效率,避免或減少中藥材在經營企業之間長距離來回周轉,降低成本,還能快速對中藥材價格進行實時監控,調節供需關系,增加市場信息透明度,并進一步促進中藥材生產企業樹立品牌。
網上交易帶來了種種便利,相關部門的有關政策也正著力推進中藥材電子商務發展駛入“快車道”。比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鼓勵采用云計算、物聯網、傳感器、地理信息等信息技術,促進新技術在中醫藥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應用。此外,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以及2013年工信部下發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明確了醫療衛生信息化的重要性。
電子交易平臺的建立也為采購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由于一種中成藥往往需要十多種藥材,各種原輔料幾乎都是全國采購,每樣藥材都直接與產地對接并不現實。因此,企業對電子商務平臺的依賴程度也很高。”一些中藥生產企業人士認為,通過各種電子商務平臺,廠家可以采購到性價比較高且對成藥質量有保證的藥材原輔料,為企業成本控制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 玉林市中藥材銷售市場的現況
玉林中藥港是全國三大中藥材市場之一,是目前國內品種最多的中藥材市場。早在80年代,玉林市火車站周圍就出現了小型的醫藥市場,很多外地客商發現玉林人喜歡用藥材煲湯,藥材的市場需求旺盛,就在火車站附近進行藥材交易。1998年12月,玉林建起了當時規模較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國家最早批準的8個國家級中藥市場之一,也是廣西唯一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占地面積17500平方米,年成交額近10億元。當前,市場貿易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轉口遠銷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是華南地區最早的中藥材集散地。2009年3月,原市場整體搬遷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封閉式中藥材交易市場,規劃用地175畝,投資成本6.5億元,總建筑面積25.5萬平方米。整個市場由27棟大型商業樓組成,既相互獨立,又有立體回形走廊相互貫通連接,總共有店鋪2687間。市場擁有最先進設備的中藥材檢疫檢測中心,形成以玉林制藥和中藥材市場為代表的中醫藥產業化新格局。
投巨資建設的玉林中藥材市場,雖然規模大,基礎設施好,但市場交易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單一的攤位對手交易,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暢,不利于客商業務發展,不利于市場規范管理。2010年5月建成南方藥都網和中藥材天地網,據筆者了解,現在中藥港內的各商家雖然多數都加入了中藥材天地網并注冊了相關的中藥材買賣通賬號,但是該網絡平臺的作用僅停留在為市場提供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上,真正能利用這一網絡平臺來實現中藥材銷售的商家很少。在信息化時代,國內外各類市場趨向于電子網絡商務的大背景下,建設功能強大,集市場信息發布和查詢、網上洽談和交易、質量檢測、商鋪信用評級、市場需求價格分析預測、行業培訓、商戶網站、市場管理、中藥材數據挖掘、中藥資訊查尋、藥品洽談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信息服務平臺是發展趨勢。玉林中藥材市場的這一現狀是無法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的,市場發展將受到很大的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優勢也將會逐漸消失。
三 玉林市中藥材銷售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
1.公眾缺乏電子商務技能,購物方式陳舊
玉林市屬于中小城市,大部分市民和企業還沒有養成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業活動的習慣,買賣方式依然很傳統。市場經營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攤位定點銷售方式,雖然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網絡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業和藥商都不知道要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對中藥材市場可以使用的新技術、新方法的認識不足,難以跟上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現在雖然已有部分年輕藥商會在網上查找藥材信息或使用網絡交換信息,但是老一代藥商還是占大多數的。電子商務在中藥材行業的發展是需要大多數藥商參與的,如何讓老一代藥商掌握電子商務技能是發展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必須解決的問題。
2.藥材樣品與實貨藥材一致性問題
天地網藥材展示中心的樣品是藥材經營戶向購買者展示藥材質量的平臺,這些樣品可能常年都不會更換,樣品的質優不代表交貨的質優,二者的一致性無法在現有的交易模式和管理模式下加以保證。購買者如果僅以樣品的好壞來確定是否達成交易可能會出現樣品與實際交貨藥材不一致的現象。
3.信息傳遞方面的問題
玉林中藥材市場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乃至中西部眾多省份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途徑。但農民種植藥材決策主要來源于市場人員的直覺信息,由于信息缺乏真實性、全面性,從而導致種植的盲目性,影響藥材種植的收益和種植戶的積極性,給藥材種植業帶來消極影響。
4.網絡貿易人才欠缺
玉林市本來電子商務人才就欠缺,而中藥材行業電子商務剛剛起步,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了解中藥材市場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中藥材市場交易是傳統產業,缺乏藥材資源信息化的標準,藥材特征的辨別與交易因人而異。科學規范化的措施和方法不多,無法滿足藥材資源信息化、信息共享化的要求。傳統中藥材市場經營以家族式經營方式運作較為普遍,人員的信息化素養和勝任能力都有相當的差距。市場管理粗放缺少科學合理的業務流程與規范對市場信息化建設影響很大,嚴重地影響和制約了玉林市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的開展。
四 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1.加快公眾電子商務技能的普及,引進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
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建設以及諸如支付、物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首先,應改變傳統落后的交易習慣,讓藥商及企業從意識上接受網絡及電子商務。其次,加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并對藥商進行電子商務技能的培訓,逐漸讓廣大藥商可以足不出戶放心地把東西放到網上賣。
2.建立完善的藥材溯源系統
中藥材既是農產品又是藥品,但是長期以來,中藥材都是作為農產品進行加工和流通的,這就導致藥材品質參差不齊,流通標準缺失,容易出現中藥材造假、以次充好等問題。故應建立中藥統一編碼、中藥材商品等級等相關標準體系并建立多個全國中藥材產銷信息采集點,對中藥材產品進行信息采集,采用統一編碼,為每批中藥材建立唯一的溯源標識,形成完整連續的中藥材種植、生產、流通溯源數據庫,解決藥材標準化生產問題。藥材溯源系統的建立有助于對中藥材質量進行追蹤,將實現中藥材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
3.建立行業信息平臺,實現信息互動
藥材持有者與用藥單位和個人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有效互動,通過信息發布,正確指出市場導向,減少中藥材盲目種植給藥農帶來的經濟損失。信息平臺的建立必將為產、供、銷提供有效導航,也將為產區、企業和政府做好信息參謀,同時還可以極大地提高中藥產業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達光.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研究[J].大眾科技,2011(4):72~73
[2]吳煥煥.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以亳州市為例[J].商業經濟,2009(18):67~69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