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企管理體系概述
提高效率、提升活力是國企改革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國有企業管理的主要管理目標。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們要解決“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問題,關鍵是明確政府角色,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從企業層面來看,則是要解決企業競爭力、效率問題,關鍵在于完善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經營體制。
改革中的國有企業管理核心是:具有使命感的治理管控體系、具有活力的價值創造體系。治理管控體系是以董事會治理為核心的,通過戰略管理、人才管理、審計與合規等方式進行管理。價值創造體系主要來自于各個產業的業務經營的成果。
2國企管理模式的類型
國企管理模式的兩大類型包括:資本運營平臺型國企、產業經營型國企。二者在定位、模式、管理重點、價值實現、側重點等幾個方面有所差異。
2.1資本運營平臺型
在資本運營平臺型企業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其管理的核心是董事會。
以董事會為管理的核心功能,充分發揮公司治理層的價值導向。在資本運營平臺型公司架構中,由國資委領導的董事會、監事會和其他領導班子制定治理策略,委派董事與高管人員形成董事會,確定他們的權限職責。董事會作為公司治理的核心,對公司經營層和下屬公司進行戰略指導和風險控制,使他們在組織、流程、行為、績效等各方面有序運行。
淡馬錫是全球資本運營平臺公司的典范,其成功的秘訣在于加強下屬公司董事會建設。從表2可以看出,淡馬錫的工作重點在于“管人”而不是“管事”,致力于構建有能力的董事會,并要求董事會致力于挑選和定期考核高層領導,并放手讓他們全權負責公司的領導工作。淡馬錫以股東身份指導淡聯企業建立價值觀、拓展重大業務、培養人才和制定戰略發展目標,實現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以董事會建設為核心的模式,也體現在其組織結構中。董事會包括執行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領袖培育與薪酬委員會。下設的高級管理層中包括戰略、投資組合及風險管理委員會(SPRC)、脫售和投資高級委員會(SDIC)、高級管理委員會(SMC),負責評估各種影響現有市場和新市場的商機和風險因素、持續積極管理并打造投資組合、審查與制定整體管理和組織政策。
在實際運作中,董事會體現在其專業性、價值導向上。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主要表現為:母公司主要“管人”而不是管事;董事會結構要保證獨立性、多元化;保證工作時間強化董事會定位;股東價值最大化為導向考核董事業績。
國企的傳統董事會現狀是“股東推動”。然而,各級董事會向“關注未來”轉型才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在治理體系轉型過程中,董事會的工作包括:(1)人員轉變:對董事的職責與能力進行培訓;(2)績效管理:形成董事的績效評估體系;(3)議事規則:建立以會議體系為核心的董事會運作制度;(4)工作方式:制定子公司的計劃、預算目標體系。
董事會治理的愿景是讓利益交疊在一起,但是又不完全一致的個人相互信任,同時又使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擁有足夠旺盛的生命力。為了實現這一愿景,當前國企董事會的第一要務是選對人(S),其二是重視董事的行為和董事的績效(C),其三是基于企業價值最大化建設有效的激勵機制(P)。
從治理目標上來說,要實現權力與責任的平衡,即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創造財富,另一方面盡可能為股東、社會減少不合理的成本。從實現機制上來說,體現在選擇正確的人,即選擇合適的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通過有限制的自由決策,促使他們發揮最大的效能,如為股東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對戰略目標的管理、履行必要的社會職責等等。
董事會以獨立性、職業化和合理的收益,實現管控中對長遠、根本和重大決策的價值。董事會在企業運行中是否能發揮積極作用至關重要,而判斷其效能的標準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獨立、強大的董事才能產生獨立和有效的董事會;其次,董事必須具備足夠的履行職責所需的動機和時間;再次,只有存在根據貢獻獲得報酬的機制才能帶來最大化利益。另外,遵循“一事一議、一時一件”的議事規則有助于董事會決策。
2.2產業經營型國企平臺
對于公共事務、基礎產業等,產業經營型國企平臺建立以戰略管控、運營管控為主要管控模式,基于業務經營價值創造進行深入管理。
在戰略管控為管理模式,需要建立的是以集團與子公司戰略構建、關鍵的人和財等資源有效管理能力。戰略管控是以戰略為中心,通過業務戰略管理、投資管理和事業計劃、管理報告和審計管理、業績評價,完成戰略構建、戰略落實、戰略監控、戰略評價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由人力資源、財務、公共關系、法律、黨群工會、安全紀檢等部門完成戰略支持工作。戰略管控的過程是系統的、專業的,可以分為流程和項目的協作管理體系、以會議為載體的決策體系、知識管理體系。
對于產業經營型平臺公司總部來說,應充分發揮規模化優勢,對主營業務給予充分支持和服務,同時對于聚焦產業,加強監督和風險控制。如圖7所示,產業經營型平臺公司實現的是“有效控制下的發展”,在業務支撐平臺和業務管理平臺的管控下,在一系列決策過程中進行股權經營、產業經營和資產經營。
最后,在國企內部管理中,在當前“互聯網+”的浪潮下,全面的信息化系統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支撐。具體來說,在應用系統層中,總部網站涵蓋了商務智能系統(BI)、競爭情報及輿情監測系統、投資項目管理系統,預算系統、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等等,以協助企業的投資決策和管控協同工作。另外,各個分子公司網站也需要相應的產業運作系統提供支持。在數據與技術層中,涵蓋主數據平臺、數據倉庫和集團服務總線的建立和維護。基礎設施層包括基礎設施、基礎服務與通訊,基礎設施涉及集團型機房、云平臺、網絡、信息安全等內容;基礎服務與通訊主要是指郵件、即時通訊、視頻會議等形式。
為了促使如此龐大的信息化支撐系統的有效運行,IT治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具體可以分為集團信息化領導小組、總部信息化管理部、事業部信息化領導小組、事業部信息化管理部。其中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的是對集團或事業部信息系統的整體管控;而信息化管理部則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