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以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行為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研究太原市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jīng)大學四所高校的400名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行為,針對調(diào)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課堂 學習行為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1-0022-04
1 前言
體育課堂學習行為是指學生基于一定學習動機,在一定學習情境中通過一定手段、方式、途徑進行學習的行為。杜勃魯?shù)戎赋觯骸敖箲]、注意以及學習行為對成績的影響占32%~35%,而認知能力和家庭背景只占11~14%。”通過對大學生體育課堂行為的簡約的觀察和了解,發(fā)現(xiàn)體育課堂的學習行為存在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機制以及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什么?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體育課堂學習行為為研究對象,選取太原市(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jīng)大學,)4所高校的400名學生和40名體育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圍繞研究課題,研究通過對中國期刊網(wǎng)、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等的檢索,并查閱許多體育教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社會學等相關書籍,搜集相關文獻,收集與課題有關的大量知識和信息,研究其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經(jīng)過歸納整理、演繹推理、審議評價對文獻內(nèi)容進行分析,以獲取支持本研究的相關資料。
2.2.2 問卷調(diào)查法
通過制作問卷、走訪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jīng)大學四所高校、向有關部門調(diào)查等方式,進行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體育課堂學習行為問題以及亟需解決的問題。考慮到問卷的局限性,本研究還針對真實性的大學生體育課堂進行了縝密的觀察并記錄觀察心得,以獲得第一手資料。
2.2.3 影像法
通過使用相機,手機等攝像器材對所要調(diào)查的體育課堂內(nèi)容進行攝像記錄,以方便日后的分析研究。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數(shù)據(jù)通過Excel2010和Spssl9.0對問卷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根據(jù)學習行為的性質分為以下四個方面: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獨立學習行為、合作學習行為。本次調(diào)查研究對山西省太原市的4所高校的400名大學一、二、三、年級進行調(diào)查,主要根據(jù)回收問卷所獲數(shù)據(jù)進行現(xiàn)狀分析:
3.1 對大學生體育課堂內(nèi)隱學習行為的狀況分析
體育課堂的學習行為會受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計劃、學習積極性、學習歸因在很大程度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應學會積極主動地制定學習計劃,增強學習積極性,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正確的學習歸因,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
(1)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動機
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一定的調(diào)控作用的是學習動機,按照動力的來源分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由于學生所處不同階段,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學習動機。例如希望獲得老師的喜愛而學習,稱為外部動機,外部動機的特點是誘發(fā)性和被動型,學習內(nèi)容并不是他的直接目的。
問卷中對于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動機的問題是“作為一名大學生,你學習體育是為了什么?”,選項包括“A:鍛煉身體;B:獲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C:獲得同伴的喜愛;D:找一份好的工作;E:其他”,對回收的380份問卷的學習動機進行頻率分析,其調(diào)查結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是”代表被選中,“否”代表未被選中。數(shù)據(jù)顯示,在被調(diào)查的380份問卷中,74.4%的大學生學習體育以鍛煉身體為學習動機,25.6%的大學生則沒有選擇此選項,說明鍛煉身體對于體育課堂學習行為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67.2%的大學生選擇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作為學習動機,32.1%的大學生沒有選擇此項。45.1%的大學生選擇了其他作為其學習動機之一,54.9%的大學生沒有選擇。可以看出這三種動機的選擇率要較高,對體育課堂的影響較為顯著。另外兩種動機,獲得家長、老師和同伴的喜愛上,相對要低很多。由表1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鍛煉身體和找一份好的工作是大學生體育課堂的主要學習動機。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學習體育的動機既有內(nèi)部動機即鍛煉身體,又有外部動機,即找一份好的工作。
(2)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歸因
學習歸因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行為或表現(xiàn)。所謂學習歸因,是指學生個體通過對自己的學習行為或結果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許和推論,最終得出的結論。歸因的方向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行為。人們往往會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做出成敗原因分析。一般來說,行為的原因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影響,要么是外部環(huán)境,要么是個人內(nèi)部。外部環(huán)境原因主要有他人的影響、獎勵、運氣等;個人內(nèi)部原因主要有個人動機、人格、情緒、態(tài)度、能力和努力等。如果把行為的原因歸于個人,則個人對其行為結果應當負責。學生將其學習成績好壞的歸因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
在體育課堂學習歸因的調(diào)查分析中,結果顯示,大學生對于其影響體育成績好壞的因素中頻率較高的包括:自己是否努力(82%)、良好的學習習慣(52.4%)、老師講課的好壞(50.1%)、班級學習氛圍(43.2%)等。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課堂對于其學習成績好壞的歸因既有主觀性因素又有客觀性因素,既有個人原因,又有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說明大學生已逐漸的對自己的體育成績成績進行正確的歸因。體育課堂歸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二是獨立性和評價意識的增長;三是自控能力的發(fā)展;四是自身良好品質的出現(xiàn)。
(3)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作為學生學習習慣的一個部分,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可以促進學生實現(xiàn)學習目標、磨練學習意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自身時間觀念和計劃能力的提高。大學生應制定學習計劃,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計劃要有明確的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例如這學期要考第幾名,也可以是短期的,例如這節(jié)課要學會什么;二是大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不能照搬別人的,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具有可實施和可操作性;三是時間安排要合理,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目標,實現(xiàn)目標需要有時間的保證和合理利用;四是學習計劃必須堅持,所謂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就是這個意思。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樣本中關于體育課堂學習計劃是否制定的回答上,制定體育學習計劃的人數(shù)為481人,占總人數(shù)的66%沒有制定體育學習計劃的學生人數(shù)為242人,占總人數(shù)的34%。其中66%的制定體育學習計劃的學生中有46.6%的學生是自己主動制定,剩余的53.4%則是在體育老師、家長的要求下制定。從1:22: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學生不能積極制定體育學習計劃,需要在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下進行,如表2所示:
(4)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
體育課堂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其積極性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關于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查,主要是通過問題“下列哪些事情會影響你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其調(diào)查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上體育課積極性因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身體不舒服、所學內(nèi)容難度大、不喜歡這門課、是否受到老師的關注、不喜歡這位老師、同伴的影響、課堂的學習氛圍、對所學新知識沒有興趣、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其他。
影響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體育老師和體育課程身上,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學階段學生的向師性。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特點。教師具有自身的光環(huán)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教師運用自身的某種品質或是某一特征給學生比較好的印象,以至學教師的其他品質或特征也給予較高的評價,通過改變教師的自我形象來達到課堂管理的目的,影響大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二是大學生階段的思維、興趣性。學生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性的過度,存在著不平衡性,不僅表現(xiàn)在個體的差異上,也表現(xiàn)在思維的對象上,比如不同學科或教材。學生對某個課程興趣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積極性的強弱。因此,體育教師應根據(jù)所教內(nèi)容盡可能多方式體現(xiàn)所學知識的有趣性,盡可能的吸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體育課堂獨立學習行為的狀況分析
這里的獨立學習行為是指體育課堂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揮自我能動性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各種學習行為。主要是通過問卷相關問題的調(diào)查,獲取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行為主動性的狀況。此維度主要包括包括時間管理行為、聽課行為、言語行為、操練行為、體育課堂延伸學習行為。將其行為具體化化為體育課堂學習行為主要從學生的獨立發(fā)言、問題的思考、問題的回答、自主時間的安排、體育課堂練習的完成等方面。
(1)大學生體育課堂聽課行為
從表4可以看到,體育課堂在上課過程中因多種因素影響其上課的注意力,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客觀原因,即分散體育課堂注意力的刺激物的影響,例如室外環(huán)境、手機;二是主觀原因,即學生本身的狀態(tài)。學生體育課上本身的需要、當時的興趣和個體的知識經(jīng)驗等都會影響學生體育課上的注意力。
由于體育課堂的開放性和特殊性,教師在教學和體育課堂管理中應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防止可能分散體育課堂注意力的因素。
(2)大學生體育課堂獨立發(fā)言狀況分析
課堂發(fā)言,是意義學習的階段,是將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融合的階段,是獨立學習行為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知識鞏固的過程。大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情況能夠表現(xiàn)出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學生的獨立發(fā)言反過來也能夠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學習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課堂上應該積極舉手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也是不斷增長知識和加深記憶的過程。通過考察學生在問題“體育課堂上需要學生發(fā)言時,你一般會?”的回答,得出學生體育課堂發(fā)言情況,調(diào)查結果如表5所示:
表5大學生體育課堂發(fā)言情況統(tǒng)計結果
從表5可以發(fā)現(xiàn),占有最大比例的是選項“想說但不敢發(fā)言”,其中人數(shù)為178,占總數(shù)的48%;其次是選項“積極踴躍發(fā)言”,人數(shù)為114,占總數(shù)的31%;再次是選項“只聽不發(fā)言”,人數(shù)為45,占總人數(shù)的12%。由此可見,在大學階段,學生在體育課堂積極主動的發(fā)言情況并不理想。在訪談中,一位體育老師也曾說過:“當我需要學生發(fā)言舉手時,總是零零散散的那幾個,不舉手的并不是不想說,但就是不主動。課后我也與他們溝通,詢問原因,他們說怕答錯,被同學和老師笑話。”老師后來也坦言,雖然自己心里希望學生積極發(fā)言,但是最后可能還是固定在幾個學生身上,怕答錯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影響正常的體育教學秩序,影響體育教學進度。
(3)大學生體育課堂練習狀況分析
從表6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77.3%的大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練習,有22%的學生需要與其他同學討論商量完成,還有剩余的不到1%的學生是沒有按照老師要求進行課堂練習。總體來說,體育課堂練習行為習慣較為良好,這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一是體育教師的現(xiàn)場監(jiān)控,課堂練習具有時間限制,學生需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完成相應的題目;二是同伴的感染,因體育課堂練習具有全局性,全班同學都要進行,這就會給學生自身壓力。
3.3 體育課堂合作學習行為狀況分析
合作學習能使體育課堂感受到平等的心理氣氛,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小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體育課堂合作意識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本文中的合作學習行為相對于獨立學習行為,但并不是完全分離,在獨立學習行為中不可避免的會有合作學習行為的發(fā)生,在合作學行為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包含學生獨立學習行為的狀況。問卷中的合作學習行為根據(jù)體育課堂學習階段的特點主要包括包括互助合作學習行為和小組合作學習行為。具體到相關問題,主要分為小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參與程度,互助合作中的交流與溝通。
(1)體育課堂同伴間的互助合作學習行為狀況
互助合作學習交流是指學習上同伴間的互相幫助,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自己獨立完成,而需要他人的幫助,這時候同伴間的互助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問卷中主要通過考察問題“體育課堂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你一般會怎么辦?”和問題“在你發(fā)現(xiàn)同伴(同桌或朋友)遇到學習問題時,你一般會怎么辦?”來調(diào)查大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調(diào)查結果如表7表8所示:
(2)體育課堂小組合作中狀況分析
小組合作學習是讓學生在異質學習小組中達到各自學習目標而進行合作、互助、促進的學習活動。小組合作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偶爾的合作學習活動,因為它意味著學生能感覺到自己與他人連接在一起,并且他們會覺得體育課堂是一個安全的、能給自己提供支持的團體,而不是一個孤立無援或是必須與別人競爭的地方。問卷通過對問題”在小組活動中,你一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和問題“在小組合作中,你一般會”的調(diào)查來獲得數(shù)據(jù),通過問卷的分析,結果如表9、10所示:
從表9可以看出,體育課堂在小組活動中的角色扮演情況,有44%的學生會為活動出主意,有14%的學生會負責安排活動,有22%的學生則會什么也不干;在小組活動的參與情況的分析得出,有51%的學生會積極主動參與,剩余的49%的學生則是在體育老師的要求下或是很少參與或是不參與。
由此可見,體育課堂的小組合作活動并不盡人意,存在很多的問題,通過對體育課堂的觀察也進一步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活動很少,即使體育教師進行組織,學生的參與度也較低、效率也不高,還會影響到后續(xù)體育課堂教學活動。
4 結論
(1)有關體育課堂學習動機方面,一般是為了鍛煉身體、找一份好的工作;學習歸因方面,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主要受到自己的努力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講課的好壞和班級學習氛圍的影響;在學習計劃的制定上,大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師、家長的要求下制定計劃,但也有一部分沒有制定計劃的習慣;學習積極性主要受到客觀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身體不舒服、不喜歡這門課、不喜歡這個老師、聽不懂老師講的課和是否得到老師的關注等。在學習注意力方面,學生大部分時間的注意力較為集中,但也會出現(xiàn)走神、跟周圍同學講話的現(xiàn)象。
(2)關于體育課堂學生獨立學習行為,由于體育課堂的開放性和特殊性,教師在教學和體育課堂管理中應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就學生的發(fā)言情況而言,有大約一半的學生想說但不敢說,學生怕自己的發(fā)言會受到老師或學生的嘲笑;回答問題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獲得答案,但有較多同學在獲得答案后不敢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而是要等到老師叫到才會起來回答;體育課堂練習情況還是比較積極的。
(3)在合作學習方面,總體來說,在大學階段體育課堂合作學習行為表現(xiàn)較差,雖會主動找同學解決問題,但一般不會主動幫助同伴;在小組合作中,并不能達到所有成員的積極參與,有很多學校小組合作的活動太少,不能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4)總而言之,體育課堂中,不良的體育課堂學習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體育課堂退縮性行為,課上不積極回答問題、提問問題不主動發(fā)言,不積極等;課堂對抗性行為,老師讓做的不做,不讓做的偏做,跟老師對著干。對老師布置的體育課堂任務不做或做很少、課上隨意說話、走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