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的網球普修班學生進行了為期18周的程序教學法對比實驗研究,研究表明:運用程序教學法比常規教學法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學生的各項技術都有明顯提高。說明程序教學法將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了傳統教學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使教學過程達到完善而系統化,從而明顯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程序教學 高校網球 正手擊球 反手擊球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1-0035-03
本文通過在高校網球普修課教學中對學生正、反手擊球技術應用程序教學法的教學實驗,來研究程序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性,并以此為切入點,確定網球技能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從而提高網球教學的質量,進而為今后體育教師的教學與訓練方法的改進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1 網球程序教學法的結構及具體操作過程
網球程序訓練法由訓練程序、評定標準、檢查手段和訓練方法四種構件組成。程序訓練法是以訓練程序為控制依據,訓練程序由訓練內容、聯系形式、時間序列三種要素組成。編制訓練程序要求將龐大、繁雜的訓練內容按照系統分解成小訓練內容單元(步子),并由其編制具有相關性、邏輯性特點的訓練內容體系,聯系形式是指在特定時間范疇內不同訓練內容銜接的方式,或者不同時間范疇內不同訓練內容的銜接方式,主要分為三種,即直線式教學模式、分支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本研究采用直線式程序教學模式,其編制與操作步驟如圖1所示:
1.1 網球技能程序教學法的試驗設計
本研究以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2014級大學一年級網球普修班學生40人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2014級網球普修班學生中的2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5人)為實驗組按照程序教學法進行教學實驗,其余2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5人)為對照組按照常規教學要求進行教學。
實驗前對兩個組的學生進行了基本情況調查見表1。
實驗之前了解到兩組學生在入學前均沒有進行過網球技術的學習,通過表1可以看出兩個組學生在身體形態的測量和身體素質技能的測試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兩個組分組合理,基本情況相同,從而保證了實驗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
程序訓練法以訓練程序為控制依據。訓練程序是將訓練過程的時序性與訓練內容的邏輯性融為一體的有序集合體。要實現程序教學對教育全過程的控制,就要把授課內容科學、合理地分解成若干個部分,并把這些若干個部分按其難易程度和技術結構編排程序。本文根據上海體育學院網球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來編制教學程序,具體如圖2、圖3所示:
1.2 網球技能教學中運用程序教學法的具體設計
1.2.1 正手擊球技術程序教學法設計
網球正手擊球技術在網球所有技術中最基本的一項技術,也是在比賽中使用率最高的一項技術。通過對正手擊球技術動作的分解,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準備姿勢一后擺和引拍——揮拍擊球——隨揮跟進。依照這個順序,我們制定出網球正手擊球教學階段學習任務程序示意圖(見圖4)。針對各學習程序中學生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實際學習中遇到的障礙,我們又制作了相應的教學輔助措施及相應的糾正措施(見表2、表3),以便幫助學習者克服困難、盡快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1.2.2 反手擊球技術程序教學法設計
在網球技術學習過程中,網球反手技術的學習一般都會比正手技術學習要難一些,尤其是對于初學網球的學生,因為網球反手擊球技術動作對身體的協調用力能力要求更高。通過對網球反手擊球的技術動作的分解,可以把網球反手擊球的技術動作分解為:準備姿勢——后擺和引拍——揮拍擊球——隨揮跟進。依照這個順序我們制定出網球反手擊球教學階段學習任務程序示意圖(見圖5)。針對各學習程序中學生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實際學習中遇到的障礙,我們又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輔助措施及相應的糾正措施(見表4、表5),以便幫助學習者克服困難,盡快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結果
為了解程序教學法對學生網球基本技術學習效果的影響,我們邀請網球專業人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的正反手技術進行相關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檢驗分析,結果見表6。
2.2 分析與討論
通過表6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正反手數據成績均好于對照組,這說明實驗組采用的程序教學法有顯著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程序教學法將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改變了傳統教學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在程序教學中,由于學生腦子里有了教學程序,對動作的學習有個固定模式,這樣便可以隨時檢查自己對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在學習過程中,程序本身會立即反映出學習的結果,這樣經常的信息反饋可以使學生沿著正確的學習方向學習,及時對錯誤動作進行糾錯和改進。
正、反手擊球是網球基本技術中最基本的一項技術,為比較程序教學法與常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選修課技術教學后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我們對兩個班的學生的正、反手擊球技術動作進行了定性分析。結果表明兩組學生正、反手擊球技術動作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技術動作的穩定性與正確性方面。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實驗組嚴格按照程序化教學步驟進行教學,學生只有按照動作規格完成前一動作技術要求后才能進入下一技術動作單元的學習,因而減少了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動作。此外,程序化教學還利用教學中的反饋信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學生都是按照一定的進度學習,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
3 結論
(1)通過對高校網球普修課學生正反手擊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各項技能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明顯提高。程序教學法比常規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
(2)程序教學法能夠將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和化繁為簡,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網球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