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是集企業孵化、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服務平臺,有利于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因此,有必要結合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實際,在發展定位、政策支持、創業能力、融資服務平臺以及創業環境等方面下功夫,以促進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生態鏈的形成,保證大學生創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 創業孵化園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3-0019-03
一 成立背景
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創新、自主創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實施更加積極的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政策,多途徑地激發學生創新激情、創業夢想,全力推動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創業計劃訓練項目,使學生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通過創新項目的開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地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之中,把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與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產學研一體化提供有效平臺。
二 中心功能定位與目標取向
1.中心功能定位
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意識的重要保障,集創新實踐、興趣愛好、技能培養為一體,實現了教學、科研和生產的有效結合。踐行學校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調整優化結構為抓手、以打造科研高地為引擎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業意識和創業實踐為宗旨,服務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
創新創業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培訓與能力培養。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是創業工作開展的基礎,在基地進行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創新創業項目(團隊)的培育孵化基地。以中心為創業平臺,為創新項目和團隊提供場所,開展創業服務,完善創業指導,對條件成熟的項目可以考慮直接與社會對接,讓創業由孵化走向成功;三是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中心設有展覽大廳等創業成果展示區域,有效地營造了創業氛圍,激發了師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2.中心目標取向
大學生創新中心創立的目的是為全校有創新精神、創業項目的創新團隊提供一個激發創新創業實踐的實訓平臺和工作場所。建立與理論教學體系相適應的創業培訓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建立與實踐教學體系相一致的創新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建立產學研合作教育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
第一,面向學生構建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優勢,用技術創新吸引資本投資,用智力換資本,促進和支持學生的課外學術、科技研究及發明創造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學生通過技術市場或其他場所轉讓科技成果,在技術成果轉讓過程中品嘗創業滋味。
第二,面向賽事構建科技大賽支撐平臺。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國家舉辦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電子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和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等系列賽事,高校也相繼搭建了創新實驗室或創業基地,為學生參賽提供物質條件。依托實踐基地,開展創業計劃大賽,使學生在創新設計能力、實踐動手能力、領袖風格和團結協作精神等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三,面向社會構建產學研合作拓展平臺。創新中心的特色在于創新,要為科技創新人才提供科技源泉與技術研發基地。創新中心將創新基地、大學科技園和高新技術孵化器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產學研一體化教育環境,使學生更容易嘗試實際的創業過程。
三 商丘師范學院創業中心運作模式、管理機制、組織形式及特色
1.中心運作模式
創新中心的落成是學校為鼓勵學生創業,選擇和發現創業團隊、參與科技賽事,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而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發掘和扶持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業項目,營造和支持創新、創業的社會文化氛圍,激發富于創意的創業設想。因此,創新中心的創業活動要圍繞項目來運行。創業項目的運作流程大體包括項目創意申報、評審立項、項目實施、項目中期考核、項目終期成果展示等幾個階段。
2.中心管理機制
創業中心作為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的主要舞臺,需要校內教師、學生、社會創業先進典型、企業家和專業人士的共同參與。其運作過程中的管理和協調工作非常重要。商丘師范學院的創新創業中心由學校、學院、各個工作室分層分級負責管理和實施,因此,要采取學校統一領導,學院分管院長負責,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為學生組織形式,以項目為依托,實行“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部門管理、動態管理”的良性機制。
3.中心組織形式
中心實行分層、分級、動態的管理模式,由商丘師范學院學校領導統一部署,各學院分管院長為學科龍頭,下設專家委員會,學校、企業的專家和學者,各個二級工作室和辦公室以及創新中心、學生組織和創新團隊;由校團委協助組織實施,以研究機構、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為平臺,在我校初步形成68個創新工作室,建立完善、科學、系統的項目準入和退出機制。
4.中心特色
商丘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的特點在于已經初步建立起“產—學—研”互動一站式可持續發展模式,通過中心平臺的建設,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創新、創業的知識,通過創新團隊申報項目,從而以項目為載體進行項目的孕育和培養,對有條件的比較成熟的項目可以推薦到實體中為企業先把關,使之更好地、更加快捷、高效地服務市場、服務社會,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輕重緩急去盲目成立公司或盲目做課題或項目。
中心會對經濟社會環境下的企業經營與創業過程進行模擬仿真教學,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規劃、創業流程的知識、工具、方法、服務融入其中,使學生在仿真操作中,了解創業知識和創業政策,掌握創業流程,在鞏固創業理論知識、訓練創業能力、培養創業觀念的同時,感悟創新創業精神,評價創業能力,享受創業服務。
中心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堅持“學習——實訓——測評——服務”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學習:大學生可以不斷學習創業政策、創業理論、職業生涯、經濟社會認知、市場分析、商業計劃、營利模式、風險防范、企業創建等。
實訓:首批入駐的68個工作室可以根據自身優勢,堅持學生自主、教師指導的原則,遴選高水平的項目,切實帶領這些創新團隊不斷實踐培訓,學會資源整合訓練、機會捕捉訓練、項目計劃書的撰寫訓練、團隊決策的訓練、經營分析的訓練等。
測評:創業基本素質測評、創造力水平測評、創業潛力測評、創業能力測評報告等。
服務:課程置換服務、教材出版服務、學生成長及創業規劃服務、創業輔導服務、創業項目交流展示等。
四 商丘師范學院創業中心存在的主要問題
商丘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業園近年來發展迅速,園區企業類型涵蓋文化創意、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金融服務、先進裝備制造、旅游休閑以及物聯網等十大產業。企業集聚效應突出,用人需求明顯,涉及的人才量多面廣,專業性較強,當然創業中心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發展定位與創業支持需要加強
大學生創新中心秉承學校“內涵建設有特色,科學發展上水平”的辦學指針,踐行學校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調整優化結構為抓手、以打造科研高地為引擎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業意識和創業實踐為宗旨,服務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除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之外,還要積極加強與企業合作,根據國家的創業政策、形勢和學校有關要求,制定、實施我校創新創業工作發展規劃及方案。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習、見習、創業教育與實踐。加強學校創新創業工作對外宣傳與拓展,優化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市場及渠道。舉辦畢業生創新創業宣傳活動。積極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業訓練和實踐,為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創新創業指導、管理、培訓及各項服務。維護我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權益。推介我校創新、創業成果。組織開展大學生就業狀況、就業市場變化、行業發展趨勢等相關問題的調研分析,為學校改革與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2.導師制對接力度不夠及項目發展出路缺乏多元化
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地指導青年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創業服務,加強創業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創業項目一開始思路是好的,創新點也很好,只是苦于缺乏技術指導及缺乏資金扶持力度,無論是創業實踐還是創業指導方面所聘請的導師沒有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導師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與校外企業的對接與聯合力度不夠。大部分項目在一到兩年的孵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會面臨退園的選擇,缺乏多元的發展出路。校外已經建立了兩個大學生創業園,學校內創業孵化園的項目經過孵化以后自己茁壯成長起來以后可以獨立門戶,自己發展,自負盈虧,如果條件不太成熟的項目,可以推薦到校外大學生創業園里進行歷練和進一步發展壯大,而不應該一棍子打死直接將其清理出園,我們應該建立起多元化的項目發展出路。
3.加強與校外企業聯合,優化風險投資環境
創業企業的競爭優勢沒有隨孵化器硬件的改善而不斷加強,學校每年拿出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大學生創業,鑒于資金融資和風險投資的利益訴求,由于當前融資方式相對單一,渠道過窄,大學生創業企業經營活動更多地受市場影響,因而利益回報的風險系數很高。只有極少數創業企業能夠獲得風險投資支持,由于近半數大學生在創業時都未曾接觸過風險投資,所以大部分項目還是僅僅停留在閉門造車的境地,只是處于紙上談兵的階段并未付諸實踐,在很大程度上極易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
五 商丘師范學院創業中心發展策略
針對創業中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圍繞科技創新發展目標,結合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的實際和大學生創業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進一步整合政府、高校、社會的資源,因時制宜、因勢利導,著力打造更加完整有效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生態鏈,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促進大學生創業持續發展。
1.挖掘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創業中心功能定位
首先要從學生自身做起,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加強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水平;學校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培訓,開展與專業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和實踐,以創業中心為載體和平臺不斷向外延伸;其次,大學生創業園在高校范圍內其實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在孵化過程中要有重點地培育一批敢闖、敢干、敢拼搏、有創新、有創意、有較強管理能力的一批大學生創業人才。我們不僅要在學校范圍內提供這樣一個創新、創意、創業的場所和舞臺,在校外還要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如此一來孵化園與創業園對接起來將會使同學們的創業項目和團隊有發展的空間和方向,在孵化園做得比較成功的項目就可以直接進入創業園進一步發展壯大。
2.完善大學生創業融資服務平臺
對于大學生來說,創業階段的融資尤為重要,根據校行字〔2014〕92號文件商丘師范學院關于印發《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為確保“大創計劃”項目的順利實施,特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大創基金主要用于學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創業教育活動、資助“大創計劃”立項項目等。大創基金初期來源主要由學校專項撥款,學校每年給予專項撥款50萬元整。社會捐資、企業資助、受到支持的創業成功者回報等作為后續的基金來源。除了種子資金、天使投資、債權基金以及風險擔保等融資渠道之外,還需拓展其他融資渠道,并在融資的廣度、深度和厚度上下功夫。
3.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拓寬創業渠道
首先,應加強宣傳,利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傳媒工具,宣傳推進大學生創業,樹立先進典型,表彰一系列創業新秀和最具創新力創業團體。再次,優化高校創業教育資源,整合社會資本,更新指導方式,建立產學研“一站式”合作發展模式,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制度建設及有效的宣傳等途徑加快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步伐,營造強烈的創新創業的氛圍,培養公信力和美譽度,形成高校范圍內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張其仔.社會資本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2]大學生在杭創業可享受零首付零門檻和零收費[N].杭州日報,2013.09.28
[3]朱靜然、王嵐.河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策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80
[4]姜海燕.構建高校創業教育服務體系的有效著力點[J].高等農業教育,2010(1):33~35
[5]李靜、李壽泉.大學生創業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51~5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