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當前一體化教學的背景,結合筆者在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實踐中的具體經驗,闡述對一體化教學的認識。主張在一體化課堂教學中提倡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一體化教學方法,并加入微教學等新型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力爭得到職業院校的大力推廣,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教學模式。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雙師型教師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3-0075-02
職業院校主要以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操作技能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及企業對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要求,要求所需的人才理論與實踐兼顧,這樣既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又能夠進行技術創新。因此,職業院校需逐步進行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以適應社會企業需求。
一 一體化教學的概念及作用
一體化教學就是理論結合實踐,教學場地、教材、教師等實行一體化,也就是所謂的理論結合實踐,實踐滲入理論,理實結合。要逐步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死板地“教”,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地“學”,從以課堂為中心轉向以教學實踐為中心。該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很好地解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多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靈活運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增強教學內容針對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傳統教學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背離
大部分理論教師實踐經驗匱乏,教學中往往根據自我的理解或者書本邏輯進行死板的教學,這樣容易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背離,學生所學習的內容脫離生產實踐,或者陳舊老化,不能很好地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通過傳統死記硬背的形式培養出的學生,往往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經驗匱乏,在實際生產中缺乏創新精神,不能滿足現代化建設中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容易造成教學理論和實踐相互脫節,相互背離。
2.傳統教學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夠,相反對于實踐操作相當愛好。傳統教學把理論和實踐教學相分離,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清楚理論學習的應用價值,失去學習動力,影響教學效果。脫離理論的實踐就是簡單地重復練習,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脫離實踐的理論枯燥乏味,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良好職業情感的形成,影響實際教學的效果。
3.傳統教學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企業的用人需求
當今的社會和企業不僅要求技術人才能夠熟練操作機器,熟知生產原理,還要能夠進行技術上的創新,提高生產效率。理論和實踐相背離,只會把學生變成 “復讀機”,不僅不能有效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能力,還會禁錮學生的發展能力,阻礙企業發展。
三 如何進行一體化教學
1.合理地設置一體化教學課程
一體化教學要有效地開展,需要有與專業實際教學相吻合的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一體化教材都應進行逐步地完善、更新,以滿足企業社會用人的需求。教育理念、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在教學課程中體現得越完美,教學效果就越好。原有的課程體系、結構以及內容較為陳舊,已滿足不了社會、企業的實際需求,嚴重阻礙了一體化教學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集合專業的教學能手,結合當前的國家職業標準設置合理的一體化課程。只有一體化課程得到科學的設置,一體化教學才能夠有效地展開,并逐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培養出社會、企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2.改進一體化教學課堂管理方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體化教學比較靈活,因此需要改善相應的課堂管理方法。由于多媒體教學、微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法的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甚至手機等現代化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一體化教學管理要比傳統的課堂管理困難得多。在課堂上如何把大家有效地管理起來尤其重要。課堂教學中可以實行小組長負責制進行分組式管理,教師重點培養出能力較強的學生協助教師進行教學管理,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又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設備、材料要嚴格進行課前檢查,學生操作中的安全要特別注意,這是有效開展一體化教學的前奏。教學工具、材料在一體化課后要集中進行整理,積極做好設備維護,以滿足一體化教學的需求。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不僅能夠有效地掌握技能知識,還能夠逐步提高處事能力、與人溝通能力,以及共同協作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教學中通過訓練教師的巡回檢查,以及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每個教學任務完成后組織學生針對每個教學任務書寫學習心得,加深學生對學習任務的理解。通過這些靈活多樣的課堂管理方式方法改革,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編寫適應企業需求的一體化教材
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進行一體化教材的完善,只有編寫出滿足社會、企業需求的且與專業相配套的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一體化教學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傳統的教材由于特別強調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忽略實用性與時效性,教學內容往往較為死板、陳舊,很難適應當前企業、社會的實際用人需求,滿足不了職業院校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因此,與當前一體化教學相配套的一體化教材的編寫是進行一體化教學改革推進的前提條件。在編寫一體化教材時編寫者應結合教學大綱及國家職業標準,編寫出科學性較高、實用性較強、具有極強的教學針對性,以適應現代社會和企業需求的一體化教材。在編寫一體化教材時還應該做到:(1)以當前社會、企業實際用人標準為依據,以滿足生產需要為原則,以當前學生的實際就業為導向。(2)培養社會企業需求的人才不應脫離國家標準。(3)在教學結構安排上,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進行教學安排。實際的教學中要做到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教學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教學中應豐富教學手段及教學案例,使學生學習時樂在其中,使教師在樂中教學生在樂中學,輕松學習教學知識。筆者將計算機組裝與計算機組網兩門課進行了合理取舍,并結合企業實際生產需求加入新的實用型教學項目,形成了現在已被學院采用的組裝與組網一體化教材。
4.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積極培養、逐步建設一支具有理實結合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當前一體化教學實施的關鍵。一體化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理論知識豐富,還要實踐技能嫻熟,能夠把理論融入實踐,實踐結合理論,理論指導實踐。職業院校應利用當前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的春風,下大氣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逐步引導教師利用節假日參加國家培訓,直接進入工廠進行生產實踐,做好產學結合,培養出能夠勝任本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實戰型、“雙師型”師資隊伍,為一體化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5.建設一體化教室
在教學中要做到從教師的教到學生主動學的轉變,一體化教室的建設必不可少。只有創造出科學的情景與氛圍,把生產實踐環境直接模擬到教室中來,才能夠充分地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只有當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一體化教室了,我們才能夠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保證教學中教學相長,理實結合,真正實現空間和時間的統一,提高一體化教學的效率。
四 結束語
科學技術在迅猛發展,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培養出一體化實用型技能人才是當前職業教育的首要目標。只有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才能適應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一體化教學在探索實踐中逐步完善,逐步成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法。采用一體化教學有助于職業院校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并逐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促進學校的發展,培養出適應社會、企業實際用人的需求,具有很強創新能力的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張華主編.課程與教學論[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7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苑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5)
[4]夏瑩.淺談職業教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J].時代教育,2013(1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