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住宅建設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人們越來越重視住房,對住宅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談談住宅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住宅建設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人們越來越重視住房,對住宅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個項目開始設計前,根據不同的品質定位、居住人群、地理位置、環境因素,制定該項目一個主題,首先考慮住宅建筑應該有一個設計方向,以滿足不同的受眾群體,凸現自身的設計理念和特點,做到在眾多的設計中有自己獨特的設計個性。
2.建筑設計的基本理念
2.1 確定住宅建筑主題
第一,以人為本,綜合考慮。住宅建筑的最終服務目標是人,所以任何形式的設計,應該是易于人群使用,在各自不同的主題思想,充分發揮設計理念的作用,尋找主題的特征和要素,從總平面、立面、設備、管道、景觀等多角度考慮綜合因素,避免只注重局部因素。應考慮新技術的先進功能,如監控系統、電子商務服務系統、設計節能節水系統等應用,相對保持住宅建筑的先進性。第二,為了滿足技術指標。住宅建筑的經濟指標不僅決定了住宅建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住宅對居民的舒適度。
另外注重建筑與藝術的結合。住宅建筑人活動頻繁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結合主題進行藝術創作,它不僅體現在景觀設計上,也體現在單體和群體。將單體、群體和景觀環境完美結合,保持獨特的韻律和文化品質,以獨特的藝術主題和符號來裝飾建筑,整齊而不呆板,改變而不凌亂。實現建筑、藝術、文化、景觀的完美結合。
2.2 打造住宅建筑外觀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體的方式出現。賦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應該從總體大局出發,考慮外觀設計與周圍建筑環境相協調,彼此協調且能融入周邊的環境,避免只考慮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圍環境的因素;群體住宅小區的設計應當注意色彩與小區主題的協調一致,平面、立面布局賦有變化,在滿足通風、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
從單體效果上,應該注重和諧,在造型上、色彩上、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題的元素符號,突出造型、色彩、材質的特點,豐富住宅建筑的主題表現力,體現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對色彩加以提煉,表現色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塑造建筑風格。
今天的居住建筑已經不僅僅限于居住,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文化因素與建筑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所以挖掘文化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將城市歷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設計中,可以極大的豐富居住建筑的內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層次。
2.3 住宅建筑合理、實用的功能
質量完善美好的內在生活環境,包括符合美學尺度的建筑空間,便捷的生活系統,安全的居住環境,完備周到的服務設施,需要從很多細節設計人手才能打造一個好的住宅。
(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區
客廳:在現在居住建筑中,客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盡量減少交通面積和交通走道,提高平面系數,注意學習、會客、進餐、家庭休閑娛樂的功能需要,留足開間、進深的尺度空間,滿足家庭不同成員的需求。
臥室:根據現代家具的尺寸合理布置,考慮有最佳的采光、通風朝向。
廚房:要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以及操作順序方便,注意上下水、熱水、天然氣管線綜合布置,在設計中了解表、閥布置位置,執行防火、防暴要求。
衛生間: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衛生間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住宅的主要給排水系統、熱水系統等都集中在衛生間中,而且裝修要求也較高,所以,在設計衛生間時,要注重衛生間空間尺度的合理性。
書房、健身房:隨著社會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在家庭中要設計有充電和調節生活節奏的環境設計,所以就有必要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設計書房和健身房,該空間設計應該有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風環境。
公共空間:在住宅建筑中還應該適當考慮家庭成員公共空間,方便家庭成員個性愛好的發展,如綠化、寵物飼養等方面的愛好。
(2)平面方案的質量功能
采光:不同地區應該按所在氣候分區滿足日照要求,其住宅平面布置間距一定要通過計算,避免無直接采光住宅的戶型,在北方寒冷和嚴寒地區猶為重要。還應該避免光污染和樓房間視線干擾的產生。通風:盡量采用自然通風的住宅戶型,在不能滿足直接通風的住宅戶 型中,應該考慮側向通風,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風不暢,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氣體的集中排放。衛生間應盡量考慮自然通風。并按規范設計通風道。
(3)平面方案的設備功能
完善的住宅設計必須有好的設備配套。包括給排水、采暖、供電、電視、電話、網絡、門禁等設施。其中弱電智能(網絡、通訊、保安、服務系統)住宅建筑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將居住、休息、交通管理、通訊、文化、公共服務等復雜的要求結合起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把各種變化因素考慮進去進行設計,比如實現物業管理自動化、水電抄表收 費的主動化、放火防盜和應急服務的自動化、門禁、電梯、路燈的管理自動化,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品質。
(4)公共設備系統
在總體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系統如變電所、水泵加壓房、交換站(鍋爐房)、消防控制室、燃氣調壓站等,還應該考慮數據交換站、保安監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在現在的住宅建筑中物業服務會所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應該考慮為住戶裝修預留足夠的空間余地,以便住戶的更新改造和個性的發揮,在設計荷載、結構形式、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綜合考慮。
3.住宅的可持續發展
(1)缺少存儲空間
現在的中國正在與世界經濟接軌,這也對開發商和建筑設計師們提出了新的課題,要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必須采取新的方式應對當前出現的新問題。在今后的住宅設計中,建筑師們應充分考慮儲藏空間的問題,解決存儲空間的最好方法是建造內置的壁柜,讓住宅設計更符合用戶的要求。
(2)缺少必要的電源插座、電話接口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家用電器以及電腦和家庭辦公用品的普及運用,住宅設計在這方面的設計缺陷就顯現出來了,房間內缺少電源插座和電話接口,讓在家辦公一族和回家娛樂游戲的大人和小孩頗為苦惱,自己再在家中布線,不但造成室內線路雜亂,影響室內整潔美觀,而且還存在不安全的隱患。
(3)住宅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大開間住宅戶內無承重墻,在設計上留有可改造余地,住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空間進行分隔,因而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是一種較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小康型住房模式。大開間住宅問世以來,在國內一些城市取得很好效果。住戶非常滿意這種大空間的可靈活布置的住宅,并發現入住后戶內的平面分隔布局戶戶都不一樣。可見,大開間住宅空間劃分的靈活性深受人們的喜愛。但目前在我們國家這種可靈活分隔的大空間住宅還很少,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4.結束語
由于我國經濟實力并不發達,傳統的設計方法造成很多財產浪費,實施可以實現合理配置、資源利用的設計方法勢在必行。高層建筑是一個高效化、集約化的綜合系統工程,設計師必須從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開始,建立一個宏觀的、合理的結構設計理念,制定合理的結構設計標準、經濟措施和原則,這樣不僅滿足各類建筑物的設計要求,而且提高了人類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