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東地方戲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之一,多以三國、列國和唐宋時期故事為主。它通過將歷史人物故事與文學藝術的演繹相結合,豐富人們的社會認知,幫助人們構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廣大老百姓在觀賞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獲得了道德教育。本文先簡要結合相關資料對秦東地方戲做簡單定義,然后分析人們在秦東地方戲的社會認知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達到通過傳統文化藝術促進人們道德價值觀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秦東地方戲;社會認知;道德教育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呼喚傳統道德觀念的傳承和發揚。我們要在繼承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結合當代現實生活,確立具有實踐價值的道德教育體系,塑造人們的人格。秦東地方戲所具備的歷史教育價值以及它的道德教育功能,更應該值得我們華夏兒女不斷地探索和借鑒。
一、秦東地方戲
秦東地方戲通常意義上來講,泛指廣泛流傳于西安以東,也就是西安的藍田縣、臨潼區在內,渭南市所轄十一個縣市區的關中東部地區的眉戶、同州梆子、阿宮腔、碗碗腔、線腔戲、道情、老腔、跳戲和秧歌劇等地方戲。老腔戲的現存劇目有200多個,以三國、列國、隋唐的劇目居多,其內容也多以朝廷的政權斗爭以及軍事戰爭為主;其次就是神話故事,具體表現為男女愛情、民俗、諷刺和純趣味性的節目很少。軍事征戰其本質上是政權斗爭的衍化,具有一致性,都是階級矛盾、民族利益、沖突與矛盾所造成的結果。秦東地方戲就是通過將這些利息糾葛在舞臺上演繹出來,引發人們最直觀的審視與反思。
二、秦東地方戲的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愿志向等做出的判斷與推測過程。社會認知主要就是對他人的性格、表情、行為、相互之間關系的認知,它是通過對被認知者各種線索的歸納總結進行的思維活動。在社會認知方面,人們也不必僅僅只依賴于個人的人生社會閱歷去進行社會認知,而可以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也是個人進行社會認知的一種重要途徑。秦東地方戲是文學藝術中的一種,來源于現實生活,并對其通過虛擬化的舞臺展現達到更典型、更生動的藝術表達。因此,秦東地方戲是人們認識人生與社會的一種參照物,也就是它的社會認知功能。
三、秦東地方戲的社會認知與道德教育功能
(一)有助于人們獲得相應的人生經驗
人們通過對秦東地方戲歷史劇的鑒賞,能夠加深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和對宮廷政權斗爭的認知,并獲得一定的人生經驗。二十四史作為中國正史的代表,通常與百姓有所疏離,老百姓除了利用正常看書渠道了解歷史外,其他的也就是歷史題材的小說、戲曲、戲劇和野史傳聞了。秦東地方戲代表著一種民間文藝,可謂雅俗共賞,它所包含的歷史故事,無疑獲得了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他們可以在邊娛樂休閑的同時又能夠學習民族的歷史文化,獲得雙豐收。
(二)激發人們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追問
秦東地方戲在被人們觀賞的同時,他們所獲得不僅僅是相應的人生經驗,也能夠通過表演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和榮辱沉浮激發人們對現實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從本質上講,人生就是在為自己的理想、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斷的奔波,人們一直行走在艱辛的路上,奮斗到中年才稍有起色,而人生時間也已匆匆逝去。生如夢一場空。而秦東地方戲中的歷史題材,對王侯將相的人生事跡以及是非功過的形象演繹,能夠增強廣大觀眾對人生社會的認知,獲得一定的生存智慧,還能激發他們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反思與追問。例如老腔中的關羽,通過對他戎馬一生的展示,能讓人們認識到忠義的價值。朝代的更迭以及歷史的變遷,讓老百姓也有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權利,他們在評價歷史人物的同時,遵循相應的價值原則和依照劇中人物的故事情節,這樣難免就會讓人們與現實生活相比較,追問人生意義與價值。觀眾在觀賞秦東地方戲的同時,也會無形之中感受到人物角色的影響,明白人生價值的真諦,從而揚長避短,使自己的人生活的更有價值和意義。
(三)幫助人們構建良好的道德觀念
秦東地方戲對人們的社會認知能力、價值觀與人生觀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并非強制性的,而是在觀眾賞心悅目欣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滲透人心的。欣賞的同時,觀眾也會跟著劇中人物的走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在悄然變化,并與劇中人物的故事產生某些共鳴。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或多或少的都具有道德教育的文化功能。秦東地方戲作為一種戲曲藝術也同樣如此。它對歷史英雄杰出人物豐功偉績的贊揚和稱頌,對十惡不赦、罪孽深重的批判和揭露,就是一種懲惡揚善的表現。雖然它的劇目內容繁雜、種類繁多,但它在總體上是教育人們心要向善,成為好人。劇中的人物也常常是一些被人們稱頌、長期膜拜和敬仰的一些英雄人物,比如關羽、張飛等人。他們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就是因為他們對當時的歷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且自身還具備美好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因此,人們在觀看秦東地方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一定的社會認知,還能幫助他們構建良好的道德觀念。
四、結束語
秦東地方戲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元素之一,人們要對它有更多社會認知的同時,不斷學習它的文化精髓。以觀賞學習的方式,獲得更多的人生經驗,激發自己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追尋與探索,構建良好的道德觀念。人們還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使自己的人生獲得更加飽滿的體驗,讓秦東地方戲這朵古老的藝術之花開得更加絢爛。
參考文獻
[1]王衡.秦東地方戲生存危機的表征探析[J].安康學院學報,2013,(08).
[2]王衡.論秦東地方戲的社會認知與道德教育功能[J].大眾文藝,2013,(10).
[3]孫潔.“華陰老腔”研究三章[M].上海師范大學,2010,(05).
作者簡介:薛卓艷(1980— ),女,陜西大荔人,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渭南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音樂教育理論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