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學改革日漸深化的今天,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取得了進一步發展,鋼琴集體課作為一種新型鍵盤課程,是現代科技與傳統鋼琴教學結合的產物,與“一對一”鋼琴教學存在一定的差別,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然而,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現階段,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質量及效果并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鋼琴人才的培養。文章將結合新疆高校對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特征及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有效性對策,以期為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順利進行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現狀
鋼琴集體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在我國已經經歷十幾年歷史,在豐富課堂演奏形式及教學內容、提高學生鍵盤綜合運用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是鋼琴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然而,在鋼琴集體課中,尚存在一些值得我們認真梳理、反思及總結的內容,且在新疆高校教學中,該教學形式多集中于音樂教育專業的零起點或低級別學生,以及一些公共課程的學生,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影響較為深遠。因此,加強對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現狀的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一、鋼琴集體課概述
(一)概念
鋼琴集體課是現代科技與傳統鋼琴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型鍵盤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鋼琴彈奏技巧之外,還需要滲透樂理、和聲、編配及即興伴奏等內容,通過學習鍵盤彈奏,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整合與深化學生的音樂專業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產生
鋼琴集體課產生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數碼鋼琴除了彈奏時可控制音量或使用耳機完全靜音彈奏之外,并逐漸實現了由手指發送力量不同而產生的強弱有別的音響效果,在控音與觸鍵方面已接近于傳統鋼琴。將電鋼琴、教師控制儀及多媒體播放臺等設備放置在同一空間內,構成了具有現代教學意義的鋼琴集體教室,此教學形式便于教師講解、彈奏與示范,更便于學生現場練習,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程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伴隨著現代音樂教育思想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音樂教育對自身及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并了解到鋼琴教育與音樂教育之間的關系。為此,通常采取鋼琴形式進行學習,使得傳統一對一鋼琴授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鋼琴學生數量。因此,鋼琴集體課融合了現代音樂教育思想及現代高新技術,相對于傳統鋼琴教學開拓了一種新型方法與方式。
二、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特征及現狀分析
(一)特征分析
現階段,通過對新疆高校鋼琴集體授課各方面實際情況調查研究發現,該課程授課人數一般在15到20人,一些院校對于集體課要求不同,使得學生劃分標準也會有所差別,例如:新疆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后,將車尼爾作品740作為具體劃分標準,在此基礎上劃分鋼琴集體課和鋼琴小課兩類,其余院校通常是針對沒有鋼琴基礎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開設該課程。針對教學內容來看, 與音樂院校鋼琴專業的授課內容基本一致,一般由基本功訓練、練習曲、復調、中外樂曲、奏鳴曲五個版塊組成,由于授課群體大多為沒有基礎的學生在教學進度上與音樂院校鋼琴專業的學生有所調整;針對教材來看,新疆高師院校在教材使用方面多采用傳統教材,如:拜厄、車爾尼練習曲系列、鋼琴基本教程、高師院校鋼琴教程等。
(二)現狀分析
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在整個鋼琴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不錯成績,但也由于不同因素的影響,集體課教學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及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式方面
誠然,鋼琴集體課的出現及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學生學習環境及氛圍,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受到教育形式及課時的影響,教師難以全面地了解每位學生對鋼琴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更無法進行細致點評,教師點評和指導的是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而非針對性問題,針對改正的方法也僅能夠做到點到為止,無法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原則,不利于學生對鋼琴知識和技巧的消化和理解。
相比較傳統鋼琴教學,鋼琴集體課教學主要是通過數碼鋼琴開展教學,由于多數數碼鋼琴鍵力度相對較輕,在聲音上缺乏層次感,基于此,學生常會難以把握音色及力度,使得學生無法在心靈上與鋼琴彈奏產生共鳴,由此挫傷了學生練琴的積極性,逐漸形成消極學習情緒,影響學生鋼琴學習效率和質量。
(2)教學內容方面
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在教學內容方面,更加強調與進度的一致性,忽視了對學生特點及性格的關注,就部分個性較強的學生而言,在此模式教學中,難以有效發揮自身創造力,影響學生個性化特點發展,不僅會影響學生興趣,而且不利于鋼琴教學改革和發展。在具體教學中,新疆各大高校往往將高師院校教材作為教學依據,并沒有針對普通高校編制針對性教材,通用教材不適合普通高校學生,難度過大,使得學生無法全面接受,而教材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核心和基礎,教材內容存在問題,勢必會阻礙教學改革深化,且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等方面均產生消極影響。
(3)教學評價方面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日趨深化,新疆高校招生規模也隨之而擴大,鋼琴集體課人數逐漸增加,由于人數過多、且教學具有特殊性,使得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難以面面俱到,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整合和統一,與鋼琴集體課教學要求相違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鋼琴集體課教學無法達到預期標準,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不僅如此,在教學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體系對教學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管理,新疆很多高校內部缺乏完善的考核機制及評價機制,對鋼琴人才培養產生消極影響,無法為教學活動開展指明方向。
三、提高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有效性對策
(一)集體課需要堅持的原則
第一,基礎性原則。針對沒有鋼琴基礎的學生來看,要堅持基礎性原則,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鍵盤基礎知識教學,并在此階段,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整合,例如:鋼琴性能操作、基本彈奏方法及踏板原理等,均可以納入到集體課教學中,以強化學生對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
第二,因材施教原則。鋼琴課程作為一門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課程,針對高校學生來說,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根據本專業特色及學生個性化特點,調整教學思路及教學模式,充分將層次性、基礎性等滲透到教學中,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目標及任務。
(二)樹立現代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性
教師思想、觀念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現代社會背景下,教師要樹立綜合發展觀念,不僅要重視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還要兼顧學生各項專業技能的訓練,從而培養復合型音樂人才。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懂得鋼琴集體課教學的重要性,作為鋼琴教學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只有在鋼琴集體課中努力學習,才能更好的掌握鋼琴彈奏技能;同時,學生通過掌握鋼琴彈奏技巧,逐漸具備了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夠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另外,教師還應該對鋼琴教學時段進行精心準備和安排,例如:可以將鋼琴伴奏課和演唱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進而構建復合型鋼琴教學模式。
不同于傳統教學,教師要調整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積極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啟發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啟迪學生思維,并結合教學內容,創建相關教學情境,突出學生主體性,并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深入到學生中,及時發現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支持和引導,提高學生鋼琴彈奏技能。
(三)調整集體課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結構
教材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靈魂。為此,針對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新疆高校管理者可以通過組織專家、教師共同對集體課教學形式、內容等進行深入研討,從而在更新教學觀念的同時,使教師達成對集體課教學的統一認識,更新與調整集體課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發展需求,并在鍵盤教研室內成立集體課課題小組——編寫教材、申報課題,制定一套適合本地區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另外,時代在發展,鋼琴知識日新月異,改變鋼琴集體課教師知識結構是提高教師能力的關鍵,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選派教師定期去有集體課教學先進理念與成功經驗的院校觀摩、進修或深造,并在學成歸來后將其滲透至集體課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
(四)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教學方式和方法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一方面,可以采取個別、小組及集體結合教學法,授課形式不僅要局限于集體課形式,針對不同授課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傳授新知識時,可以進行集體授課,教師可以對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強化理論與作品的結合性;針對個別教學而言,主要是針對學生演奏進行詳細的點評,并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使學生互相學習,提高學生彈奏技巧;針對小組教學來說,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共性問題,通過三者有機結合,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提高教學針對性。
另一方面,運用齊奏、合奏及接力等方式,可以有效的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與合作意識,例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齊奏,演奏完成之后,教師指出共同優缺點,而后,可以采取比賽形式進行演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五)構建完善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鞏固教學效果
要積極改變傳統單一教學評價體系,鋼琴集體課與“一對一”教學存在一定差別,但就評價來看,本質上是一致的,因而,在構建教學評價機制過程中,對學生評價不能夠僅限于學生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師要明確認識到集體課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一定的鋼琴彈奏能力,并且兼顧實際應用(如自彈自唱、即興伴奏等)及學生情感態度變化,將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參與度、協調度等滲透評價體系當中,豐富評價指標,使評價指標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鋼琴彈奏能力,及時發現學生在彈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充分指導作用,積極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同時,還需要增強評價主體多元化,除了師生評價之外,還可以進行生生互評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自身,逐漸完善鋼琴彈奏技能,從而推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具體評價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模塊化評價機制,在完成某一模塊教學后,對學生進行評價,以強化學生鋼琴彈奏技能。
綜上所述,新疆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作為一門重要課程,授課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了解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從教學方式、內容及評價體系入手,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為培養更多綜合性與應用能力強的音樂師資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呂琳.關于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與改革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7).
[2]辛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深化高師鋼琴集體課改革[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9).
[3]景禎.普通高校鋼琴公共選修課有效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
作者簡介:王媛(1971—),女,籍貫:山東省龍口市;1994年畢業于新疆藝術學院 鋼琴演奏專業。職稱:講師學位: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