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掌握聲樂演唱技巧是聲樂學習的基礎,而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才是學習聲樂的目的。只有技巧與情感同時存在的演繹,才能稱得上是完整的演繹。然而現多數人卻重技巧輕情感,忽視了音樂情感表達的重要性。音樂感覺應從初學時開始培養。
【關鍵詞】聲樂演唱;情感表達;重要性
所謂聲樂演唱,就是在演唱技巧的基礎上抒發作曲者、作詞人創作音樂作品時所寄予其情感的表達。可見,演唱技巧是基礎,情感的抒發才是目的。然而現如今有更多的聲樂學習者,只一味地關注技巧,忽視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嚴重導致了聲樂演唱的不平衡。聲樂初學者尤為如此。
一、聲樂初學者音樂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一)重技巧、輕情感的培養易造就演繹的白開水化
筆者通過收集資料文獻發現,談到聲樂技巧的重要性的文章、教材數不勝數,在此沒必要再去多說明。然而很多聲樂教育者、聲樂學習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于強調演唱技巧。在僅僅只有45分鐘的課堂里,老師和同學們都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在聲樂練習曲上,只留一小部分時間用來處理歌曲,然而處理歌曲時講得最多的還是聲音、技巧。這樣的教學、學習,對于聲樂初學者來說,會給他們一個偏離聲樂訓練軌道的印象:我只需把演唱技巧掌握了就可以了。他們在下面練習時,會花全部的時間去研究氣息怎么用、聲音從哪里出來、泛音怎么產生等等,而很少去研究,這首作品的音樂背景是什么、詞曲作者是誰、創作意圖是什么、情感應該如何去表達等。更是在演繹聲樂作品時,腦子里想得更多的還是聲音,沒有對音樂的想象,更別提抒發情感。聽者就如同喝白開水一樣,一口吞下肚沒滋沒味的。所以,聲樂學習不容忽視音樂感覺的培養,作為教育者更是要無數次給學生強調情感表達的重要性。
(二)演唱技巧與音樂感覺并重培養才是聲樂學習的重要手段
在聲樂學習當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一個方面。只注重演唱技巧的培養,容易造就演唱時技巧與情感相脫節;只注重音樂情感的表達培養,易造就演唱時因基本功的不扎實,影響情感表達的細膩性。技巧與情感是聲樂演唱中相輔相成、相互統一的關系,二者應并重培養。初學者在接觸聲樂時就應認知二者之間的關系,并重訓練,養成演唱的好習慣。
二、如何培養自己的音樂感覺,更好的抒發作品的情感
從練聲訓練中培養音樂感覺。一切良好的演唱習慣都是從練聲開始的。聲樂訓練當中,練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訓練手段,不管是初學者還是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聲樂學習者都不容忽視。那么音樂感覺從練聲中去培養也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通常在練聲時會有很多簡短的練聲曲,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情緒來訓練。比如,我們訓練較多的“U”(54321),可以唱出喜悅、悲傷、痛苦等情緒。這就需要聲樂學習者充分調動內心的情緒感受,在表達時,需從表情、身形以及聲音中去表現你所要表達的情緒。
從生活中積累情感。生活就是我們聲樂學習者很好的養分,可以從中攝取我們想要表達的任何情緒情感。作為一名藝術追求者,應該有一顆細膩的心,細心觀察生活當中的人與事,善于捕捉人們在對待事情時所產生的細微表情、心理感受、情緒情感,積累起來。在演唱時就可以充分調動這些來表達作品。
從書本中拓展知識、增長見識。書本是聲樂學習者攝取養分的另一個途徑,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有利于初學者了解廣闊的世界、廣泛的知識。在拿到一首作品的時候,通常需要我們做很多案頭工作。比如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事跡事、了解作品的歌詞表達等等,都需要我們從書本當中尋找。做好了案頭工作,有利于聲樂學習者準確把握作品的風格,完整的演繹作品的情感表現,初學者更應如此。
從模仿開始。模仿是聲樂學習者都需要經歷的一個學習過程,任何學習都應當從模仿開始。當初學者在拿到一首聲樂組品時,可以通過試聽歌唱家們是如何把握這首作品的情感,可以逐字逐句的進行模仿。現如今一首聲樂作品往往會有多名歌唱家演唱過,初學者應該多聽各種版本,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版本進行模仿研究。模仿有利于初學者更快更直接的表達作品,但不能只有形式而不走心,情感的表達更重要的還是從內心抒發。
三、結束語
學習聲樂最重要的就是初學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是每一位初學者所要達到的目標,音樂感覺的培養更應該得到初學者的重視。良好的音樂感覺有利于歌唱者對作品的表達和詮釋,更有利于初學者在今后的聲樂學習生涯中走得越來越遠。
參考文獻
[1]金鐵霖. 金鐵霖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217.
作者簡介:駱文靜(1990-),女,漢族,籍貫:湖南郴州,單位,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藝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