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音提琴聲部是管弦樂隊的和聲基礎,通過低音提琴聲部與其他低音部樂器的有效配合,可以增強整個管弦樂隊的節奏起伏感。本篇文章簡要介紹了低音提琴演奏與表演則基礎訓練之間的關系,重點強調了加強基礎訓練對,提升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重要性,最終的除了只有感受和領悟樂曲,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理論。
【關鍵詞】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管弦樂隊;基礎訓練
前言
低音提琴作為弓弦樂器的一種,現今已經被音樂領域譽為現代交響樂樂隊在演奏過程中控制管弦樂隊低聲部的中流砥柱。低音提琴強有力的低音可以有效的控制樂隊各聲部在演奏過程中的平衡感,是當代交響樂樂隊演奏的主要特色之一。但是,通過大量的演奏實踐發現,在交響樂隊在演出的過程中,低音提琴的演出效果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因此,改善第一提琴在演奏過程中的演奏效果,成為從根本上改善交響樂樂隊演奏現狀的關鍵環節。
一、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與表演者基礎訓練之間的關系
伴隨著我國社會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最求,我國交響樂隊事業開始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快速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樂隊在經濟利益的促使下,往往會忽視表演者關于低音提琴的基礎訓練工作,其主要原因是,樂隊管理者沒有充分的意識到低音提琴對整個樂隊演奏效果的重要性。
作為樂隊主要的核心樂器之一,低音提琴在在貝多芬第三、第五、第九交響曲的演奏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弦樂器在掌握音準方面十分困難,低音提琴掌握音準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掌握正確的換把方式和換把時間,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低音提提琴手只能憑借直覺進行換把。換把之所以直接影響低音提琴的音準,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演奏者換把時的基本操作存在問題。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換把時應抓準時機向相鄰伴音的把位換把,通過控制按弦手指與同手拇指之間的距離來控制音準。在拇指處于靜止的狀態下,將中指與拇指相對,將按弦手指逐漸向下移動,最后使拇指和食指相對,實現下半把的換把。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換把的過程中,拇指要始終處于靜止狀態。以此可以推理出上半把的換把方法。通過反復練習,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演奏者的換把技巧,從而從根本上改善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1]。
二、從基礎做起改善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
(一)規范低音提琴的演奏動作
正確的演奏姿勢是保證低音提琴嚴重效果的重要基礎,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善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必須對演奏人員的演奏動作進行規范。
在具體的演出過程中,站立式和坐奏式是低音提琴演奏的兩種常見方式。在演奏過程中,無論哪一種演奏方式,都要求演奏者握琴平穩而自然,將身體與琴融為一體。要想使提琴發出優美的旋律,弓體的橫向運動方向必須琴弦所在位置呈直角,所以握弓的手不宜過度用力,為此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不宜緊張,在演出開始之前,應進行一系列的減壓活動。演奏者手腕的靈活性對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低音提琴每個音符的彈奏都離不開手腕的用力。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合理控制手腕的力量,如果過分追求手腕的力度,就會使整個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顯得不自然,因此,演奏者在演出的過程中手腕的動作幅度要小,將手腕動作與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融合到一起,使觀眾覺得整個演出效果渾然天成。需要注意的是,低音提琴在演奏短音符的過程中,對手腕的要求十分嚴格,但不能過分夸大手腕的演奏動作[2]。
(二)保證演出過程中的自然心態
由于低音提琴演奏對于整個樂隊的演出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低音提琴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反而影響了演出效果,因此,保證演出過程中的自然心態,對于低音提琴演奏者來說十分重要。低音提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肘部應自然下垂,只有肘部處于放松狀態,才能使肩部肌肉得到放松,在保證演出者的放松心態的同時,也有利于演奏者主動調整氣息。
(三)促進低音提琴演奏者掌握多種弓法
在如今的音樂領域,低音提琴的握琴方法可大致分為“抱拳式”和“指捏式”兩種,我國北方樂隊多應用抱拳式弓法,我國南方地區的樂隊多使用指捏式弓法。通過長期的演奏實踐發現,兩種弓法都有其可取之處,為此,低音提琴演奏者應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多種弓法,根據實際演出需要進行選擇和應用[3]。
(四)加強低音提琴演奏者之間的專業交流
在低音提琴演奏技術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每位低音提琴演奏者都有其特殊的演奏技巧。在業余時間內,加強低音提琴演奏者之間的專業交流,雙方的低音提琴演奏技術都會有一定的提高。與此同時,還應增進低音提琴演奏者與其他樂器演奏者之間的交流,通過相互學習,增進彼此之間的演奏默契,對改善整支樂隊的演奏效果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低音提琴演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深刻理解樂曲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要想充分的體現樂曲的演奏魅力,低音提琴演奏者應深刻理解樂曲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主要包括: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心理活動以及作者的創作目標等等。在演出開始之前,應充分閱讀相關資料。在演出的過程中,應將作者情感融入其中。當演奏者將自己和作者融為一體之后,才能引導觀眾產生共鳴。
(二)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再精妙的低音提琴演奏也離不開整支樂隊的配合,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必須增強低音提琴演奏者的團隊協作意識。特別是在輕快曲段的演奏上,低音提琴演奏,一定注意不要為樂隊增加負擔。
總結
改善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對我國交響樂事業的快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低音提琴演奏者,應從基礎訓練開始,切實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成為樂隊演出的中流砥柱。
參考文獻
[1]楊智皓.低音提琴在中國民族交響樂隊中的意義[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02(16):193-200.
[2]王希.談中國低音提琴學會對中國低音提琴事業發展的促進[J]. 音樂天地,2013,07(16):40-44.
[3]維克多·巴達諾夫.低音提琴協奏曲華彩樂章創作與演奏分析——以庫謝維茨基~#f小調低音提琴協奏曲華彩樂段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4,04(16):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