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師教學屬于一門循序漸進的學科。鋼琴教學目標在于培養與訓練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舞臺實踐能力以及合作演奏能力。將合作性教學理念納入高師鋼琴教學當中,旨在引導學生與聲樂、器樂、鋼琴正確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供學生更多舞臺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個人演奏水平。本文從合作性教學的重要性、合作性教學實踐等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在高師鋼琴教學實踐中,大力推廣合作性教學理念。
【關鍵詞】合作性教學;高師鋼琴;實踐
當今社會是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合作已成為職場人士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運用合作性教學就是實現這一重要任務的有效途徑。在鋼琴教學中,運用合作性教學理念可以推動教師采用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如何學習演奏,如何掌握鋼琴個人表演與他人合作表演的方法。合作性教學理念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合作性學習的能力;可以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學水平。而高師鋼琴教學的改革正以實現這一目標為宗旨。
一、合作性教學理念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合作性教學是個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兩個或兩個以上構成的學習幫扶對象,互相之間進行良好溝通,形成一致目標,相互學習、相互信任,取長補短。
合作性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以合作為基礎,以提高個人鋼琴演奏技能為重點,培養個人與鋼琴、器樂及聲樂的合作技能。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與相互學習,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如研究作品風格、聲音色彩、聲音速度與力度等等。運用合作性教學思路促使學生提高個人演奏技能,推動技能較差的學生快速提升演奏水平。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相互之間可以緊密合作,增強相互之間進一步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當今社會,任何個體都不是單一且孤獨的,都是無法獨立存在。任何個體都在與周圍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存在而得以發展。社會是個大集體,而處在這個大集體中的人于互動中生存,彼此之間都有可能需要相互合作。錘煉鋼琴演奏合作技能旨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提升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與水平。
二、合作性教學理念實踐
通常情況下,師范類院校重在培養一專多能的教育人才。鋼琴類專業的學生中,有很多演奏技能不太高,而只有少數幾個學生有能力參加獨奏演出。有很多學生由于技術水平較差,幾乎喪失登臺演出的信心與機會。但是對于一位鋼琴學習者而言,不管其技能水平如何,登臺表演都會給其帶去靈感與經驗。舞臺實踐極為重要。針對演奏技能不高,缺少上臺表演勇氣的學生,教師與其多多溝通交流,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主動與他人共同上臺進行合作演奏,以此給予此類學生更多鍛煉成長機會。
在高師鋼琴教學中,運用合作性教學理念進行鋼琴排練課,實施分組教學、器樂合作、聲樂合作、四手聯彈、雙鋼琴演奏等演奏教學手段,帶領學生多參與合作演奏,指引學生去獨立研究問題并學會處理問題,鼓勵演奏水平不高的學生大膽上臺表演。合作學習理論是以班級授課為基礎的教學理論,可以作為體系完備的班級授課課程的理論指導。而鋼琴集體課是新型模式,它與傳統授課模式差距較大。因此,在進行鋼琴集體授課時,可以把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其中,以提高教學與質量與成效。
(一)分組教學
根據不同的演奏技能,將學生分成一級、二級、三級等級別。依據不同的級別,實施分組授課模式。分別介紹相關背景知識:鋼琴四手聯彈、雙鋼琴演奏。傳授給學生如何應對表演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如何解決合作曲目練習時,遇到的相關問題。規定課后,學生要兩人一組去查閱所彈曲目的背景知識。兩人協作練習時,規定學生記錄下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待返回課堂后,主動與老師商討解決。此做法旨在提升學生演奏技能,幫助學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外,在合作訓練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相互切磋技能,增進彼此感情。要求兩人一組的兩個學生在校期間一直固定合作訓練,這樣長此以往彼此之間就會形成默契,達到心靈的溝通。
(二)樂律合作
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生練習不同的伴奏曲目。將簡單的聲樂作品安排給一級程度的學生進行練習,因為它韻律清晰,朗朗上口。學生與演唱者進行合作練習,可以學習到基本的美聲發聲方法,可以發現合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解決問題的指導意見與建議。
(三)器樂合作
針對學生們的不同喜好,選擇不同樂器進行伴奏。教師在介紹管樂器時,需要從以下方面介紹:樂器特性、吹奏方式、記譜方法等。教師介紹弦樂器時,要重點闡述演奏音量、樂曲演奏規定等方面。介紹民族樂器時不可忽視對樂器的特殊演奏法、樂器特性等基本知識介紹。待介紹完樂器的基本知識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樂譜的結構、曲子的完整結構。發現伴奏中的難點問題,安排學生開展分段合作練習。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演奏技能上的問題、相互合作存在的問題,敦促學生與表演者多多溝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合作性教學思路到高師鋼琴教學中有著很大的必要性。因為它可以改進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合作性教學理念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掌握鋼琴演奏知識外,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深入了解。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組。作為學生,要樹立勇敢上臺表演的自信心,主動參加合作表演練習。多翻閱資料,獨立思考與處理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多挑選優秀
曲目以供學生課后練習,開拓他們的視野。學生要多聽各類曲目,勤加練習,多參與合作,多上臺表演,才能快速提升演奏技能,才能為日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韋琴芬.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分析[J].大舞臺,2015,(7).
[2]暢言.淺談高師鋼琴教學[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3).
[3]王曉娜.合作性教學理念在高師鋼琴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2).
作者簡介:楊笛(1983-),女,漢族,重慶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鋼琴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