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學校教育忽視音樂學科教學的重要作用,更談不上發揮音樂實踐性作業的育人功能。在新課改背景下,音樂學科的教育熏陶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隨之,提升音樂實踐性作業的有效性,也成為音樂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對音樂實踐性作業的作用進行了思考,并就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設置實踐性音樂作業、充分發揮音樂作業的熏陶與教育作用提出了一些可性措施。希望能給小學音樂教學以有益的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作業;優化;措施
傳統教育理念忽視小學音樂教學的熏陶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只有基礎課可以給學生留作業。這種行為的產生與學校、家長及整個社會的應試教育觀念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認為音樂只是一門輔助性學科,不需要留什么作業,這種思想顯然有失偏頗。新課標為學校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學校不僅要重視文化課的教學,更需要重要藝術類學科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對音樂學科的學習,學生可以增強審美能力,張揚個性,增長才能,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因此,優化小學音樂實踐性作業、發揮音樂作業對學生的熏陶與教育作用,是新課改背景下擺在小學音樂教學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小學音樂實踐性作業的作用
(一)小學音樂作業具有愉悅性
與其它文化課不同的是,音樂作業具有愉悅性。因為音樂作業不需要讓學生用文字或者解題的形式將音樂知識進行課后的訓練。而是讓學生將音樂作業融于自己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例如學生學習了《一對好朋友》之后,筆者布置學生在課外與同學一起進行表演,也鼓勵學生回家之后給家長演唱。類似這樣的作業練習,可以有效發揮音樂的愉悅功能。激發學生參與音樂審美活動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小形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激發審美情感。
(二)音樂作業具有體驗性
學生音樂作業的過程,也是欣賞美與接受美的過程,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參與對音樂的體驗與感悟,這對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熏陶與教養作用。例如,四年級有一首歌是《只要媽媽露笑臉》,學生學習這首歌后,能夠懂得母親的辛苦,理解媽媽,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這種美好情感是在學生的體驗中才能得到熏陶與形成的。
二、設置小學音樂實踐性作業的策略
(一)作業形式多樣化,提升學生素養
教師設置實踐性音樂作業,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要遵循發揮音樂作業的熏陶教育效果的原則,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去完成作業。一是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集體表演形式的作業,也可以設置小組合作演唱的練習等。這種合作形式的音樂作業,可以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發掘學生潛在的音樂天賦,也可以在演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充分享受音樂帶來的身心愉悅。二是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外與父母合作完成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增進對父母的情感。例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后,可以布置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演唱。也可以讓家長將自己童年時代的歌曲教給孩子,使學生受到良好教育。
(二)注重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成長
實踐證明,每個孩子對音樂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每個孩子的音樂天賦也不相同,不是任何一個人在音樂上都會有所造就,有所建樹,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音樂家。因此教師在設置音樂實踐性作業的時候,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的音樂能力去設置,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去設置。實踐性作業要本著分層設置的原則,給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音樂作業。例如,在由小組合作完成的實踐性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讓音樂能力較強,會唱歌的同學來唱歌,讓擅長于舞蹈的學生來伴舞,擅長樂器的學生來伴奏。使學生的個性才能都能得到有用武之地,都能得到施展的機會。這樣,各類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音樂作業的練習中來,激發了學生完成音樂作業的興趣與動力,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對于富有音樂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些創造型的作業,如布置學生課后結合編曲來創編舞蹈,給歌曲配打擊樂伴奏,也可以根據歌曲新編歌詞,給兒歌編旋律等。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鑒賞能力以及表現音樂的能力。對于音樂能力不突出的學生可以布置難度相對較低的音樂實踐性作業。
三、實施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信心
人的心理最深切的訴求就是得到別人的贊許與肯定。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對于教師的評價非常關注與在意,教師在學生完成音樂作業的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對學生的積極表現與閃光點或者取得的進步,要進行及時的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將音樂學習融于自己的生活,讓學生把音樂學習作為生活的需要,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在音樂作業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感受到學習音樂成功的喜悅,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與審美能力。
總之,對音樂實踐性作業的設置,要遵循音樂作業多樣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原則,并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的激勵性評價,鼓舞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在實踐性音樂作業中不斷進步,提升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韓蓉: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吳憲奇: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29)
[3]王燕:淺析激勵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3)
[4]趙曉蘭:《攜德之手 與音同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小學科學 ( 教師論壇 )》,2011(05)。
[5] 石慧:《新課標下的小學音樂教學轉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5)。
[6] 謝妤:《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科教文匯(上旬刊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