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抒情女高音是美聲唱法中女性的一種聲部類型,由于其音色和聲音型號的獨特性而吸引了許多聲樂學習者去學習和演唱。但由于部分演唱者缺乏對抒情女高音演唱技巧和音色把控上的認知,從而導致一些具有抒情女高嗓音特點的歌者在演唱或表演過程中時常出現一些常見的歌唱狀態誤區和因此突顯出來的相應技巧問題。所以,演唱者在作品表達的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以達到良好的音樂作品表現狀態。
【關鍵詞】美聲唱法;抒情女高音演唱;方法啟示
前言
本文通過對抒情女高音概念劃分上的一些闡述,并從幾種藝術特色上來分析,以歌曲實例來剖析抒情女高音演唱上的幾點問題,通過探究得出新的演唱啟示。希望能為仍在聲樂道路上學習的歌者提供一點有利的文字參考,并帶動表演者不斷完善自身藝術作品表達。
一、抒情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lyric)是以抒情歌唱為主的一種女高音聲音類型,音域一般為(C1-C3) ,其音色輕柔,行腔連貫、舒展,以細膩的情感來展現劇中人物的多種情感。中國聽眾較為熟悉的一些代表角色有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蘇珊娜、《圖蘭朵》中的柳兒、比才《卡門》中的米卡埃拉等都屬于這一類聲部。以抒情女高音演唱為主的歌曲比比皆是,同時這種聲音類型也成為許多作曲家最鐘愛的一類。
抒情女高音在演唱過程中應呈現出一種優美富于歌唱性的聲音特色,且對歌曲的表達要可承載劇中的人物情感,能推動劇情發展,促使聽眾在對作品進行欣賞過程中可以透過獨特的音色表現深入到作品所營造的氛圍中,感悟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繼而引起他們的共鳴。此外,抒情女高音的作品演唱對歌者的聲音線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歌者在作品表演的過程中應始終秉承著漂亮柔美的聲音線條,能帶動觀眾更好的感悟到作品的獨到魅力,達到良好的作品表演狀態。
二、抒情女高音的藝術特點
(一)聲音條件上
鑒定一位歌者是否屬于抒情女高音聲型,一個部分取決于歌者的先天嗓音條件,另一部分是則是由聲音訓練活動所決定的。因此,氣息的運用和聲音的掌控是抒情女高演唱的難點。
(二)演唱風格上
美聲唱法中的抒情女高音與其他聲音類型相比,在注重聲音技巧的基礎上,更為注重演唱的情感和對曲目的理解。要求歌者感情豐富,音色優美,咬字清晰,注意意境,是發聲藝術和歌曲藝術的完美結合,要求多為給觀眾營造一個線條優美表現力豐富的聽覺效果。此聲部一般為擔任獨唱的表演形式。。
(三)角色欣賞上
從人物角色的角度來看,抒情女高音更為適合故事性豐富的作品表達,作曲家通常借由這一聲部塑造天真脆弱而多愁善感的少女角色,或是表達對愛人思念之情的善良女性之中。這些女性體裁的角色能讓觀眾產生對音樂的美感和對劇情的期待,再加之抒情女高音詠嘆調那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引入,更為許多故事純真美好的歌劇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三、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技巧
以意大利偉大的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劇《托斯卡》中的經典女高音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為例,這是一首屬于大號的抒情女高音作品。音域在小字組 b—小字二組 b(或小字三組 c)之間,要求演唱者音色渾厚宏大、富于激情,大部分聲區位于低中高聲區,音區過渡明顯,音域寬廣,聲音型號更大,共鳴色彩強。在本人平時練習這首詠嘆調的實踐過程中,我發現聲音型號偏大的抒情女高音一般都有著比較好的嗓音本錢,共鳴腔也相對較大,音色和音量上都比花腔女高音或者正抒情女高音更大更洪亮。但正是由于聲音尺寸較大的問題,也導致我們的高音并不是那么輕松容易駕馭,良好的嗓音天賦有時會誤導我們演唱時不太注重聲音運用方法的科學性,甚至會依靠嗓音條件去喊高音而不是唱高音。尤其在這首歌曲里我碰到了:吐字不輕巧,中聲區不結實,情感不連貫,氣息難支撐,高音無法釋放這幾個問題。
通過前兩節的分析和探究之后,作為抒情女高音聲部的演唱讓我有了以下幾點啟示:
1.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嗓音條件屬于哪個聲區,選擇歌曲時根據自己的能力量體裁衣,演唱適合自己聲音的歌曲;
2.抒情女高音的表現力不是以強烈的戲劇張力和大幅跳動的音區為主,而是以在悠緩的旋律中表達真情感染聽眾取勝,這要求我們不要過分注重音量大小,使力過猛,應該把演唱重點放到音色的表達上來,沒有戲劇女高音的張力不要緊,有時抒情女高音的輕巧自然往往更能傳達樸素的情感,揚長避短,彌補聲音上的不足;
3.抒情女高音在演唱普契尼的作品前一定要細細體會人物的特色。咪咪、托斯卡、巧巧桑,三者同為抒情女高音演唱,但各種情感和人物特征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演唱《人們叫我咪咪》的技巧來照搬到《為藝術,為愛情》的演唱上,每走進一個人物都是對自己演唱技巧的升華。如果對托斯卡的人物背景沒有充分認識,又怎能唱出她萬般無奈的心聲。
4. 在抒情女高因演唱過程中要求歌者應注重咬字的準確性及吐字的規律性,繼而在作品演唱過程中可通過精準的表演方式提升整體演唱水平。
5. 在抒情女高音演唱過程中聲音的控制有助于作品中情感元素的展現,因而在此基礎上,歌者在作品演唱的過程中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繼而形成良好的演唱狀態。
有了這些啟示,我們在以后對普契尼作品的演唱中就要避免音量過猛、高音炫技、不注重人物等問題。抒情女高音重在“抒情”二字,只有明確演唱聲音的重點,才能正確表達歌曲風格,著重加強歌者演唱技巧層面的訓練,最終達到良好的演唱成效。
結論
綜上可知,女聲歌者在作品演唱過程中應盡量克服由于缺乏對抒情女高音細節上的認知而導致的相應演唱問題。當代學習者應該不斷提高對不同聲部的演唱技巧和特色的重視程度,且通過對各類聲部的代表作品賞析來不斷完善自身演唱技巧的不足,汲取各方之所長,以敦促我們在聲樂道路上能夠取得不斷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馬靜嫻.探究格魯貝洛娃花腔演唱藝術中的“線性”審美[J].黃河之聲,2011,11(01):25-27.
[2]張連葵.花腔女高音演唱技巧及其與民族聲樂藝術的融合[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3(02):126-131.
[3]李海涓.美聲女高音與京劇青衣兩種唱法的互相借鑒[J].音樂創作,2013,18(06):125-127.